本帖最后由 sunlight(乔) 于 2011-12-30 18:47 编辑
嗮嗮我的2011年工作总结,请大家多提建议
sunlight(乔) :贴出来了,大家看着方便哦!
2011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总结 今年医院感染管理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按照省卫生厅二级医院评审评价标准的要求,加强各环节质量管理,强调预防为主,有效控制薄弱环节,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 一、建章立制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前提 1、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的保障。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对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责及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进行重新修订及完善,共修改各项制度十余条,并发放到各科室,使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医院感染管理能依法监控、规范管理。 2、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质量考核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医院感染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修订,对各个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考评、指导,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科主任、护士长,共同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评价。 3、制定医院感染标准化操作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要求,以流程的形式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使整个工作流程透明化。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医院感染标准化操作规程,共分为8大部分,53项内容,下发到科室,方便医务人员对于程序的学习和执行,实现规范管理,提高执行力。 二、全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 一直以来,院感科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当做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来做,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分期、分批有计划的进行培训。 1、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各科室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需掌握的感染控制知识也存在差异,因此利用晨会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培训人员280余人,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手卫生知识,隔离的分类,职业防护,标准预防知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及发生暴发的紧急控制措施及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等。 2、消毒供应中心的培训:消毒供应中心今年1月份成立,为使她们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培训后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答题,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规范。 3、发放学习资料:对于全院需掌握的感染控制知识,汇编成院感应知应会学习资料,发到各科,共发放330余份,做为医务人员学习与院感知识的辅导资料。 4、院感知识答题:依据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防控意识的薄弱环节: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答题,参加培训人员297人。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医疗废物知识;消毒供应中心有关知识;预防和控制非结核杆菌医院感染的措施;医院感染的诊断要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 5、保洁人员的培训:保洁人员做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环节,我科一直非常重视保洁员的培训,9月份对保洁和洗衣房人员进行了培训,参加人员17人,针对保洁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保洁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初步了解清洁、消毒、无菌的概念,遵守清洁、消毒、隔离及保洁工作等各项规章制度,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强化保洁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其逐渐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技能,以达到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6、岗前培训:对所有新来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法律法规、手卫生、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知识等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应知应会内容的考核。通过培训,使新来院人员掌握基本的院感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有效执行防控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 7、创办医院感染管理简讯:为使全院医务人员对我院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加医院感染法规、新观念、新理念的学习,6月份设计并出刊了我院第一期医院感染管理简讯,把上半年各科的院感监测指标进行了汇总分析,使医务人员了解我院感染控制现状及感染动态,并下发各科,现已出刊2期。希望院感简讯能成为院感科和各临床科室沟通和学习的平台,宣传医院感染文化的阵地,促进我院的院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 医院感染监测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1、2010.12-2011.11月份全院医院感染情况:出院10931人次,发生医院感染130例,医院感染发病率1.19%;例次感染133例,例次感染率1.22%;漏报3人,漏报率2.26%。 2、医院感染病例: 内科89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8例,下呼吸道感染14例,泌尿道感染11例,胃肠道感染11例,其他部位感染5例。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率9.88%。 外科12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7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1例。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率75%。 产科1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9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率0。 妇科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例,下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率0。 儿科12例,胃肠道感染4例,上呼吸道感染7例,下呼吸道感染1例。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率18.18%。 3、环境卫生学监测: 每月对各科治疗室、产房、手术室、供应室等进行空气细菌学监测,采样418份,合格407份,合格率97.377%。 治疗室、门把手等物体表面采样298份,合格279份,合格率93.62%。 医务人员手采样189份,合格148份,合格率78.31%。 4、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监测: 对各科使用中碘伏、酒精采样96份,合格96份,合格率100%。使用中灭菌剂采样13份,合格13份,合格率100%。 5、内窥镜监测: 对胃镜、肠镜、腹腔镜及活检钳采样66份,合格66份,合格率100%。、 6、氧气湿化液的监测: 使用中湿化液采样36份,合格34份,合格率94.44%。 7、妇科门诊使用中冲洗液监测; 对妇科门诊使用中冲洗液采样监测,采样10份,合格10份,合格率100%。 8、目标性监测:针对我院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开展了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监测,制定了监测方案,预防和控制措施。定期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分析,以了解产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控制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9、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问题,制定合理的感染监测与防控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于2011年9月7-8日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本次调查住院患者216人,实际调查216人,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2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率0.93%。 其中35例细菌培养中共检出病原菌18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屎肠球菌1株,大肠埃希菌7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白色念珠菌2株。 10、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监测: 密切关注我院病原菌耐药与科室分布情况,与检验科细菌室密切合作,加强监督指导工作,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2010.12--2011.11共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15例,其中内科12例,儿科3例。痰培养标本检测8例,尿标本4例,血培养标本1例,咽拭子1例,脐分泌物1例。检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2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大肠埃希菌ESBLs+2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2株,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例,溶血性葡萄球菌1株, 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指导科室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检查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避免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 四、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基础 按照等级医院的要求,我院今年1月在原来供应室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成立消毒供应中心。我科配合消毒供应中心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工作。 1、完善布局及流程:按照等级医院评审和卫生部消毒供应三项标准的要求,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院供应室进行彻底的改扩建,在原来供应室的基础上,改造为消毒供应中心,请外院的院感专家协助重新设计了流程和布局,做到流程合理,分区明确,物品由洁到污,各区之间不交叉,不逆行。 2、人员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培训后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答题,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规范。 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包括消毒隔离、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追溯、职业安全防护、无菌物品下送制度、各区管理制度、器械物品回收操作规程、物品清洗操作规程、检查包装操作规程、灭菌操作规程等制度。只有严格的工作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保证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 4、定期质量监测:每月进行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如止血带、湿化瓶。对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各个环节给予指导,保证器械的清洗及灭菌质量。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灭菌植入型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性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五、加强医院感染督导检查,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1、发现医院感染疑似病例及时调查:1月份急诊科发现几例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报我科后,下科室实地了解情况,经逐一分析排查,不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证实为药物不良反应,不属于院感病例。 2、加强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件的审核指导:发现卫生许可批件过期、卫生许可证批件号和实物不符、证件索要不全的情况,及时通知药械科主管人员,保证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安全。 3、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今年发生职业暴露4例,均为妇产科手术室,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培训指导尤为重要,医务人员应掌握相关知识与防范措施,有效预防自身感染。科室要配备充足的防护用品,现重点部门如口腔科、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已配备面罩、护目镜等必备的防护用品,基本能达到防护要求。 4、加大医院感染质控考核力度:每周下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发现医院感染控制不符合要求者,当场告知,及时改进,并扣科室当月质量考核分。内科扣20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院感染报告卡迟报、医疗废物外包装未贴标签、内镜室清洗记录与操作时间不符、酶洗液用量少和实际诊疗人次不相符等;外科扣4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务人员手监测细菌数超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监测物体表面细菌数超标等;妇产科扣45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使用中消毒液无浓度监测、氧气湿化瓶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目标性监测登记表未报、手术通知单感染性手术标识书写不规范、监测物体表面细菌数超标等;儿科扣18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空气培养监测细菌数超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循环风消毒机未及时清洁等;急诊科扣9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疗废物外包装无标识、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未进行手卫生等;口腔科扣9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次性纸塑包装袋未达到灭菌、纸塑包装封口不严等;消毒供应中心扣2分,医务人员手监测细菌数超标;检验科扣1分,快速手消毒液过期使用;B超室扣1分,医务人员手监测细菌数超标。通过扣分以引起科室和当事人的重视,以达到持续性质量改进的目的。 六、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严格管理。加大了医疗废物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了医疗废物外包装标识,对各科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情况进行抽查,发现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有不符合要求,通知护士长,纳入科室当月的质量考核。尤其是产房的病理性废物要做到科室记录和医疗废物交接记录相符合,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从4月1日起由太原市环保局统一印制,一式四联,每月底交市环保局及市特种垃圾管理处,我院留一份存档。 六、存在问题: 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尤其是医生及医技人员,手卫生意识较差。 2、目标性监测还需进一步深化。 3、少数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标准掌握有欠缺,有医院感染病例迟报漏报现象。 4、院感病例细菌培养送检率低。 5、环节质量在少部分医务人员中思想意识淡薄。 院感科今年为配合等级医院的评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院感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重视每一个工作环节,重视细节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医务人员的参与意识,才能达到持久性的质量改进。 院感科 2011年12月12日
2011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总结.doc
(47.5 KB, 下载次数: 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