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血标本的采集 (2篇回复)
- 关于血标本的采集 (0篇回复)
- 快速分离多重耐药菌的好帮手:显色培养基 (15篇回复)
- 为何设立送检率呢? (9篇回复)
- MW&E TRANSWAB培养基 (2篇回复)
- 各位老师给点建议哈:药敏试验拟增加一些临床常用药物, (10篇回复)
- 术中胆汁、阑尾切除分泌物正确留样送检方法? (3篇回复)
- 检验单上如何体现多重耐药菌 (27篇回复)
- 猪霍乱沙门氏菌 (2篇回复)
- 假丝酵母菌是属于什么菌属? (15篇回复)
- 白带培养出鸡葡萄球菌?是否有意义? (4篇回复)
- 感染病人的微生物学送检率要求是多少? (22篇回复)
- 尿培养分离出棒杆菌,困惑!耐药菌? (12篇回复)
- 大便常规检查,用什么样的容器送检更合适? (15篇回复)
- 【转帖】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出的指导性方针 (20篇回复)
- 痰培养检出这样的细菌算多重耐药菌吗? (7篇回复)
- 咽拭子标本是由医师采集还是由检验人员采集?有无法规约束? (11篇回复)
- 泌尿道分泌物检出真菌有意义吗 (5篇回复)
- 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是多重耐药菌? (10篇回复)
- HLAR病人管理 (4篇回复)
- 一位医生送检的标本是尿道分泌物,怎么办? (12篇回复)
- 标本容器应放在什么位置 (8篇回复)
- 贵院的一次性雾化吸入器价格大约是多少,一次性使用吗? (7篇回复)
- 请问各位老师,为什么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培养多重耐药呢? (11篇回复)
- 碰上上级医院医师这样指导下级医院医师,怎么好? (11篇回复)
- MRSA构成比计算方式 (6篇回复)
- 血培养阳性来自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的几率 (2篇回复)
- 在统计送检率时是统计人数还统计送检次数 (11篇回复)
- 梅里埃ATB系统里的数据能否直接导入WHONET软件? (7篇回复)
- 胃镜室清洗槽 (7篇回复)
- 为什么检验科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应清洗、消毒,再按医疗废物处理? (14篇回复)
- 基因诊断并非“万金油” 德国呼吁对基因诊断规范管理 (9篇回复)
- 宏基因组学:查明微生物身份新手段 (3篇回复)
-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流程 (28篇回复)
- 关于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 (6篇回复)
- 新生儿口腔检出铜绿假单孢菌,求解! (9篇回复)
- 医学检验不能丢了显微镜 (16篇回复)
- 不是只要细菌室培养出这些细菌就认为是多重耐药菌呢? (10篇回复)
- 细菌培养出现2例前列腺液中金葡菌阳性,请问老师此结果可信度有多少? (7篇回复)
- [讨论]该患者分泌物送检无细菌生长,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28篇回复)
- 通过这张化验单如何看出是否是多重耐药菌?为什么? (21篇回复)
- 细菌一样,药敏结果不同 (4篇回复)
- 关于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一些问题 (9篇回复)
- 多重耐药的判断 (9篇回复)
- 宏基因组学在病原体检测的优势与不足 (41篇回复)
- 关于病原学送检方面的问题 (21篇回复)
- 关于血培养(5楼、6楼、7楼有解释) (7篇回复)
- 你知道宏基因组学技术吗?(6楼有JAMA文献全文) (7篇回复)
- 宏基因组学专著推荐:Metagenomics Methods and Protocols (2篇回复)
- 怎样改变观念——理解标本涂片的重要性! (19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