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抗感染

[求助] 怎样判断是切口感染还是脂肪液化?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7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口脂肪液化不属于感染,为什么还要用抗生素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婉若秋水

很好的资料,下载学习后准备推荐给临床医生。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秋水老师!这篇文章太好了,可以在下次的培训中作为一项内容,让我们的医师知道什么才是脂肪液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如何处理?

下面是几家基层医院处理的办法,大家从感控角度分析下:
1、“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用微波理疗加芒硝、大黄外敷治疗,遇到肥胖病人,术后48小时便用上大黄,芒硝(1:4)外敷,或伤口有硬结时用上...”
2、“局部的脂肪液化,挤出渗液,药物局部封闭(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ml),隔日一次,一般封闭两次就好;”
3、“清理干净伤口内线头,如组织新鲜用白糖换药,蝶形粘膏拉合....”

----以上这些办法你们用过吗?请大家评判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用过利凡诺尔沙条填塞,白糖也用过,再加上红外线照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些都是什么治疗方法呀,都没听说过,也不符合感染控制的要求。不会是类似张悟本的人杜撰出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ysdz


    民间验方?从感控角度,可能不符合标准预防和无菌原则等。但个性化治疗,可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过用办法2。封闭前先清洗伤口、把坏死组织剔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用过,别说没用过,听都没有听过哈,嘿嘿……
我们一般喜欢用TDP进行照射,局部组织的清理、挤液、换药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些难愈合的伤口据说用白糖效果很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庆大霉素封闭,是否违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用白糖治疗脂肪液化的确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的脂肪液化通过加强换药,或二期缝合很快就好了呀,我们用过50%高渗糖局部湿敷,没有用过白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糖怎么灭菌呢?高压,环氧乙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依依


     这些治疗方法既不是本人杜撰,也不是故意危言耸听,而是在基层医院常用的治疗方法——象治疗方式1和3,在基层妇保院、中医院、卫生院极其常见,甚至在一些学术报刊杂志也有报导,如治疗方式1其依据是中医理论,但这种方法绝对不符合感染控制的要求,和现代感控理念相驳,但至今还大行其道,这让感控人员如何应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秋水


    问的很对,局部使用抗生素,已经不推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绿谷


    白糖如何灭菌?这也是我的第一反应!结论是白糖无法做到灭菌,高温不行,环氧也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绿谷

70%以上浓度的糖是有抑菌作用的,我20几年前用过治疗褥疮,效果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糖-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白糖—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38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方法,治疗组在单纯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配合白糖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缩短了渗液消失时间4-5天(P<0.01),愈合时间缩短5.1天(P<0.05)。结论应用白糖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方法简单安全,取材方便,疗效显著。
【关键词】  白糖治疗  红外线治疗  切口脂肪液化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较常见并发症,腹部手术切口若术后3-7天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内混有少量脂肪滴,积血及坏死组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体温正常,但局部未见红肿现象,切口内无脓液,临床上称脂肪液化。我科自2003年1月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局部用白糖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腹部妇科手术和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8例,年龄21岁—77岁,平均年龄49岁,肥胖体型者30例,占78.9%,其中剖宫产25例,子宫切除术13例,均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重度贫血者。随机选择2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处理基础上局部用白糖治疗和红外线照射;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方法处理。两组患者年龄、肥胖程度、渗出液量等匹配,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16例,单纯应用常规方法处理,诊断切口脂肪液化后,视切口渗液多少,部分或全部拆除缝线,每日换药1-2次,每次换药用1-3%双氧水清洗伤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消除坏死组织,内置庆大生理盐水纱条引流,待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行2期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封闭死腔,至切口愈合出院。治疗组22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将白糖洒在创口内引流纱条上,再用红外线直接照射伤口,其距离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照射时间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治疗完毕用无菌敷料遮盖包扎,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处理同上。

        2  结果
        切口渗液消失,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治疗组3-8(5.6+1.3)天,对照组4-21(10.1+4.9)天,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缩短4-5天,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 =3.96,P <0.01)。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8-19(13.3+2.8)天,对照组8-33(18.4+8.0)天,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1天,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 =2.67,P <0.05)。
        3  讨论  
        切口脂肪液化处理恰当,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上常规处理脂肪液化的方法,疗程长,愈合慢。近年来,采取一些改进方法,如切口内置负压引流[1],局部应用烧伤散[2]等,报道了缩短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程。
        白糖是从甜菜和甘蔗中提取的,性味甘,性平,无毒,白糖溶解是个物理过程,在人体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并通过多种生化反应为人体生理活动供能。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脂类结合形成糖脂,还是核糖、粘多糖的重要成分,是肉芽组织、细胞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白糖经红外线照射溶解成高渗环境,可改变周围组织的渗透压,使创面水肿减轻,局部渗液减少,使细菌脱水,破坏细菌的原生质膜,菌体蛋白质变性而死亡,故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3]。
        红外线照射治疗促进切口愈合:红外线的波长8-15 um,最适合人体吸收。人体吸收红外线后,吸收部分的红外线转化为热效应。红外线的热效应使皮温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微循环的灌注量增加,改善了组织的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改善了切口周围的供血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的再生能力,减少渗液的形成,控制了炎症的发展,并使其局限化,加强了切口的愈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正在需要这方面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