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抗感染

[求助] 怎样判断是切口感染还是脂肪液化?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阴性,应该不是医院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5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脂肪液化不属于院内感染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手术部位感染中的注意事项有提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7# madengrong1972

登录以后,页面上头的第三行显示下面中的查看新帖,点击就是
发帖 欢迎回来 XXX, 你上次访问时间是在 2009-10-6 08:48, [fly]查看新帖,[/fly] 标记已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属于院内感染。因不符合感染诊断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确实是脂肪液化,就不属于医院感染。但有时临床医生出于某些考虑可能会将感染伤口也写成脂肪液化,这是就要睁大眼睛,辨别真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确实是脂肪液化,就不属于医院感染。但有时临床医生出于某些考虑可能会将感染伤口也写成脂肪液化,这是就要睁大眼睛,辨别真伪了。
依依 发表于 2009-10-7 14:25

说的有理!
什么时候临床能正视手术部位感染并能切实改进相关的流程,就是我们院感工作落到实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分“脂肪液化”和”切口感染”。“感染” 主要以 红 肿 热 痛为主,体温多数会升高,(老年人可不明显)。“液化” 则表现为切口空虚感 ,按之流出 淡黄色 或 淡红色 清亮的液体,无明显红 肿 热 痛,体温多数不升高。若是脂肪液化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的脂肪细胞或脂肪球。如果的确能判断是脂肪液化,当然不属于医院感染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确实是脂肪液化,就不属于医院感染。但有时临床医生出于某些考虑可能会将感染伤口也写成脂肪液化,这是就要睁大眼睛,辨别真伪了。
依依 发表于 2009-10-7 14:25

在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里“由由外科医生或主治医师诊断的SSI",如果外科医师不诊断呢? 就算你睁大眼睛。。。?;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1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原则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多发生在术后5~7d,大部分病人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2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推测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有一定的关系。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3 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原则
  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根缝线,内置以盐水纱条引流,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顺利愈合,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病人住院时间,从而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及时敞开切口,充分引流并以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及时行Ⅱ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4 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除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缝合时不留死腔外,以下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1)慎用电刀。对于肥胖病人需用电刀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图快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破坏。(2)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3)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打结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切割脂肪组织造成死腔形成。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于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渗液,24~48h后拔除。(4)对于肥胖病人,术后以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的干燥有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形成。

评分

参与人数 2 +1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toto + 1 谢谢分享
星火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诊断需要直接查看切口情况,以病历记录为依据就只好凭感觉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几位老师的跟帖,受益匪浅,14楼对我们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及预防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有指导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wshh1957老师关于脂肪液化的讲解,很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渗出液涂片,好主意啊,谢谢各位老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确是脂肪液化,那肯定不属于医院感染!但二者之间的区别,某些临床医生往往容易出现"偏差"!: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渗出液涂片后怎么固定?还是不需固定尽快送检验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手术医师即使发现是伤口感染也不愿报感染,只是说脂肪液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请问这张卡要放在病历里面吗?我们原来有张大的,内容和这个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脂肪液化不属于感染,如果有红、肿、热、痛应属于感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上面老师的报告卡,好象内容与我院差不多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下载学习了: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