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草原星空

利用论坛平台---让草根和评审专家达成共识!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老师您的提议非常好!您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好!不同的科室人员掌握院感的知识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呼吸科、ICU等人员如果不知道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应该扣分的。在检查中,专家检查的重点也应该根据不同对象进行提问相应的院感知识和技能操作。不同的专家的经历不同,检查的经验多寡,对标准的理解深浅和正确与否,面对的检查的不同的级别的医院的条件等,对扣分的标准的掌握和理解是不同的。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不断学习和理解标准细则,逐字逐句的学习和理解,反复的学习,逐字推敲,准备文字资料,做好日常工作,让实际工作与文字资料保持一致,上下一致,让每位职工高度重视等级评审工作,都去理解标准细则,按照要求去做,这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辛苦,培训,教育,指导,检查,提问,考试,评价,反馈,整改等联合并用,最终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雨润竹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12-8-16 19:19
“专家指出不足的同时,提出整改措施。”——个人觉得这点很重要!在基层医院,有时候个别专家只提出存在不 ...

非常同意沧浪老师的观点,基础医院学习的机会不多,信息量有限,通过专家的检查和建议来提高当事医院的专职人员的水平,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只说问题和不足,就是不给指路,使当事人很迷茫,本来认为自己做得还不错的,专家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问专家,他们也不说怎么做,很是郁闷。希望今后检查指导型的专家多一些,使检查一次,能提高一次,不断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6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至今可没说过那家医院的做法是标准版的,但目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每家医院的管理模式千差万别也应该容许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都是专家,真希望类似这样的问题在论坛里多一些,也可以帮助我们迎接检查中准备更充分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8-1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雨点儿 发表于 2012-8-16 14:42
回答正确的我有奖励。。。

实施细则第三章: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的相关指标,都应属于安全指标。

点评

要说的具体一点嘛  发表于 2012-8-18 1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的雪松 发表于 2012-8-16 19:59
草原老师您的提议非常好!您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好!不同的科室人员掌握院感的知识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呼吸科 ...

不好意思,我个人的理解即使ICU和呼吸科的医生不知道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也没太大关系,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掌握合理用药原则进而自觉履行就可以了,如果全院医生都能够合理使用抗生素(我只是说如果,因为这种假设目前几乎不存在),即使强度超过规定的标准,就有理由扣这家医院的分吗?我认为值得商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yxm243 发表于 2012-8-16 22:01
愿望非常好,但有几位专家不断在修正自己对标准理解的偏差?不是不愿意,而是他(她)意识到偏差了吗?好像 ...

您不觉得这就是咱们讨论的目的吗,也许下个月您就接到通知去外省参加评审工作,那时您可千万回头看看咱们这个帖子哟(开个玩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6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致评审专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也好,还是执行上的错位也好,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往往忘了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评审的目的是什么?不外乎是为了质量持续改进;高考的目的是什么?不外乎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但最后到了执行层面,评审成了投机取巧,想方设法得高分,而不在于真正的改进。导致这个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评审专家的水平,评审专家水平以外的东东,整个评审的各个链条,也许都脱不了干系

点评

直指中国特色的痛处!  发表于 2012-8-17 16:2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雨润竹 + 2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6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2-8-16 22:33
不好意思,我个人的理解即使ICU和呼吸科的医生不知道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也没太大关系,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掌 ...

个人理解的偏差,还是草原版主分析得更科学客观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阵子忙于应付三甲复审,快忙晕了。最让人纠结的是评审标准院感科及临床科室的风险因素评估,还有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查医务科资料。可是,风险评估很多地方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叫临床更加犯难啊!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查医务科资料。到底是谁在发布啊!预警机制有固定的格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雨点儿 发表于 2012-8-16 19:16
让评审专家给你点指导性的建议还是可取的,整改措施那应该是你自己做的,专家都替你做完了,那你就是书记 ...

做个专家秘书,也不能做书记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2-8-16 09:16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再放上一段颇具嘲讽意味的话:如何让猪上树? 方案一,远景 ...

小沈阳的裤子,开始跑偏了吧?

点评

绕一圈再回来  发表于 2012-8-17 1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2-8-16 19:39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管是哪个科的医师,重要的是要合理使用抗菌素,如果真的合理了,强度自然会降低。
至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意义:可以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强度。
论坛真是好地方,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谅解,哈。
按照老师您意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包括住院患者的范围及使用的频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YIFAN 于 2012-8-17 09:54 编辑
LIYIFAN 发表于 2012-8-15 12:46
本论坛细菌耐药版主的帖子:卫生部专家称“滥用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
本论坛樵夫版主评论的帖子:我国抗 ...


放心,我出差,没地方找书,请老师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雨点儿 发表于 2012-8-16 19:53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论坛只是学术交流的地方,这里讨论交流的内容不可能作为你迎接检查的依据!

学术是可以交流的,政策是要严格执行的,评检结果要先接受后可申诉的。不然不会成为一个比较合格医院感染管理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2-8-16 19:39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管是哪个科的医师,重要的是要合理使用抗菌素,如果真的合理了,强度自然会降低。
至 ...

经常听人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使用剂量大、使用方法不当等;这样的话题在我们专业的培训班上也经常听到的。当前“内科治疗外科化、外科治疗显微化”,心内科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开展也是代表医院水平的重要技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也是造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提的非常好,我们正面临等级评审,说实在的象我们这样的县市级医院的院感管理离标准真还有一定距离,真心希望评审专家能从实际出发,本着以查促进,以查促改的目的,而不是找医院的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赞楼上老师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LIYIFAN 发表于 2012-8-15 11:4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胡教授可能是起草人之一(文件没写),没有说心内科主任 ...

我想我的理解:1楼楼主的意思,心内科医生针对该问题不是最重点要完全掌握的意思,针对不同部门院感掌握的侧重面不同而已,如果所有的人都掌握了院感所有知识,那院感也不会处于目前这种境地啦。我们常常接受检查,同时也出去检查,最大的体会是针对不同部门提出该部门重点所要掌握的知识。比如,像手卫生、MDRO的防控是需要人人掌握的;外科医生特别要掌握SSI的防控,内科医生可能更要掌握好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通俗易懂,不是提出深奥的内容),ICU医务人员要掌握三根管的防控和MDRO的防控,护士重点掌握消毒隔离等内容。
要考倒一个人绝非难事,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内容考倒(该科重点没掌握好,才是考倒的关键)。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不能一味的要求5个指头一样长。
总之,个人觉得你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境界,如果每位医务人员都像你这样,那未来中国在滥用抗生素控制方面就很有希望啦。

点评

还是您表达得透彻!  发表于 2012-8-17 16:2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雨润竹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