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321
- 最近打卡:2024-07-30 10:30:00
|
1.粗还是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是必须的,粗和细是一对反义词,两者没有褒贬之分,恰到好处的使用则会帮助我们,否则则会适得其反。粗中有细、细中有粗,粗细结合,方符合辩证的思想。关键是如何提升自己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了。
2.各医院的感控工作目标,需要力所能及,但一定要做到不出大的纰漏,不犯媒体已经通报批评的事情;
关键点的问题,我们不能含糊,要分得清孰轻孰重。要讲原则,但也要懂得适时灵活。比如植入物和手卫生,对于我们来说,两个都非常重要,但个人认为,植入物的管理,我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向领导提出,我希望它在最快的时间内整改到位,因为一旦感染,对患者危害太大,而且打起官司,我们必输无疑。手卫生,我会天天说,在每个科室说,但我不会给领导说,我也不会天天处罚,天天通报。要做到依从性到95% ,那是需要时间的,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3.要学会借助外力。有些事情,看看能不能让护理部、防保科、医务科等协调或帮助解决;
正如其它帖子中老师提到的ICU护士的长指甲,交给护理部多好,何必给自己惹不痛快。比如感染病例漏报的问题,何不找医务科协助解决,“病人出现症状了,医师也给治疗了,没有诊断怎么行”,这病例质量会不会是丙级呢?
4.学会利用机会和讲究工作策略;对于医务人员,多鼓励,少惩罚。如果要惩罚,最好是借上级检查的结果来进行。严格管理,是需要的。但是我们感控科,手上没有胡萝卜,经常挥着大棒,容易招人嫌;
做的好的一定要当面表扬,让他知道我们看见了,我们很认可,而且我们还把他们的做法推广到其他科室呢。(人人都有得到认可的需求)。做的不好的一般私下说,想处罚也不要紧,瞅着上级检查、领导检查的机会,直接处罚。弄得好的话,被处罚者还要落我们的人情呢,我们被他连累了呀,下次他再犯错误了,我们提醒他,他一定会改的。
5.练好内功,不断扩充和更新感控相关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院内、外的形象。有条件的单位尤其是二、三级医院,可以多写学术论文
没有十足的底气不要轻易开口,凡是开口了,就有理有据,让他人无法反驳。比如我们外科围术期抗菌素使用的问题,我会告诉他们“第一,患者属于高龄;第二,患者有植入物;第三,患者术中出血量多;第四、麻醉评分3分。抗菌素术前第一剂在术前2小时40分钟使用,术后第一剂在术后7小时后使用,这样怎能达到预防目的。(他以为我只会看医嘱呀,我一定会看手术记录单具体的手术时间,我也会看护理记录单填写的输液时间,他们未必清楚患者的麻醉评分,但我们会提出来,因为这个可能是SSI的高危因素呀)。再比如,告诉外科主任,您的气管切开病人已经发生肺部感染,应该及时送检,明确病原体,协助治疗,另外i,根据文献报告,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建议使用头孢三代/头胞哌酮舒巴坦+呼吸喹诺酮类,而不是您目前使用的头孢硫脒+甲硝唑;还要抬高床头30°,增加口腔护理次数等等。很高兴的是我的干预意见和同时来会诊的ICU主任意见基本相同。他们多少也应该改变对我这个护理出身的院感人员的看法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