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潮水

[资料] 卫生部印发《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很及时啊,下载学习啦,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10-2-7 16:15 编辑

回复 21# 冉冉

血透室现在划为Ⅲ类区域,空气培养细菌应<500cfu/m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透析治疗室
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
件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
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为什么要设置地漏呢?这个可藏污纳垢的地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6、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
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sAg、HBsAb 及HBcAb 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
的接种。对于HBV 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
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每6 个月复查
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 感染指标。
许多二级医院没有能力做HBV-DNA 、HCV-RNA 和HIV 怎么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4# liuxingyu6
传染病报告中仅有乙肝两对半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体症的不用上报,携带者只要登记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透析废水应排入医疗污水系统。应该是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血液净化治疗专业人员资格
血液净化室(中心)必须配备具有资质的医生、护士。透析室工作人员应通
专业培训达到从事血液透析的相关条件方可上岗
是哪一个级别的专业培训呢?我认为最起码应该是省级专业培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safihu
非常同意你的意见,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方面,这些制定《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专家还必须进行专门的学习才行!否则还在引用过期的规范作模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具备检测能力的三级医院检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9# 布衣

那太不方便了,如果某个地区没有三级医院怎么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496
  • 最近打卡:2025-04-17 08:13:35
发表于 2010-2-7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透析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这种检测怎么有提到,有必要吗?难道环境的清洁程度不重要而是空气的检测能起什么作用?希望有些地方能够改一改。另外在发表之前,是否征求一下各位老师的意见呢?这样出台的规范才更值得推敲,不是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缭绕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5-02-11 09:29:49
发表于 2010-2-7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各位老师所说,国家出台规程、规范等应严禁,应请我们医院感染专家老师参与哦。不过,已经出台丙肝透析器不再复用,已经是进一步了。也谢谢老师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能够按照标准执行,就会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王周 发表于 2010-2-4 17:14



    老兄,您这句话可不够专业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
请教老师们:这话怎么理解?
天天ぁ 发表于 2010-2-6 15:04



    我想是他们校对时的疏忽,或作者写此条内容时复制粘贴的疏忽,把“要求细菌数<200 cfu/ml,”忽略后就容易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safihu
分析的很透彻,这些标准制定时是否邀请了院感专家参与?好像没有,否则不会出现与目前院感标准存在冲突的地方。标准的下发应该通过了卫生部的,为什么卫生部没有要求院感专家参与撰写,作为一个行业最高标准,存在这么多问题,值得让我们思考!希望以后其它学科不要再出现这种状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3
  • 最近打卡:2024-09-29 16:08:15
发表于 2010-2-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透析机冲洗消毒要不到七八个小时,一个程序下来大概不到2 小时。我们医院现在执行的就是一人一用一消毒。因为卫生部专家在追究霍山感染的原因时候提到,不同病人之间连续透析,没消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规程连《传染病报告卡》都自搞一套,和国家卫生部规定的现行的报告卡不同,漏掉不少必填信息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857
  • 最近打卡:2025-04-15 21:56:58
发表于 2010-2-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当中发现编码编重复了,请大家给予注意!



第三篇  血液净化临床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章  血管通路的建立


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


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

(一)适应证

......


(七)内瘘的成熟与使用

.......

(七)并发症与处理

1、血栓

1)病因:常与内瘘使用不当有关,多发生在血管狭窄处。高凝状态、低血压、压迫时间过长、低温等是常见诱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继续向各位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明确规定就好管理先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