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楚

[原创]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血源性疾病筛查有依据吗?应查哪些项目?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4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桃子妖妖
先由医院支付,年终由卫生厅统一拨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也没有找到具体的法律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HIV免费检测通常是在CDC做的,被检测人采取自愿的原则。哪家医院有免费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小雨点儿

关于术前检查的问题,国家是有明确的规定的。从感染以及职业暴露的角度看待,也应该筛查的,况且健康人体检也都有这类的项目。 知情同意是原来的规定和做法,现在是“知情不拒绝”的处理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手榴弹

麻烦您把这个规定的文件或文件名称告诉我,有了依据我们才好制定政策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术前开展艾滋病、性病检测没有法条依据,只对采供血、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方面有要求,但现在不开展检测,如果出现医疗纠纷如何举证医院无过错?我们希望国家出台这方面的规定,以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啊。。。,。。。。新的侵权法和最近的肝炎监测说明都很使医院两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也是术前、产前常规进行乙肝、丙肝、梅毒、HIV等检测,这样有利于安排手术和标准预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创操作前有必要做术前四项吗?

我们医院以前只有手术病人和输血病人要求做术前(输血)四项,即HBV、HCV、梅毒、HIV。
前段时间,医院收了位艾滋病人,该患者做完手术后,部分参与诊疗的医护人员都多少有心里障碍,患者使用后的器械、被服等物品,也特别做了处理,器械进行了双消,被服、手术衣等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了。(供应室规范中,艾滋病人的器械可以同其他器械一样处理,但大家害怕供应室人员工作不认真负责,清洗中出现交叉污染,所以双消,被服、手术衣同样怕洗衣房人员不认真,所以,直接销毁)
这件事后,大家对血源性传染病人都特别警惕,我们新规定,所有有创操作前必须做术前四项,一是让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根据患者情况更好的做好个人防护,二是对器械、物品的处理有指导意义,三是避免医疗纠纷。不知道我们的规定是不是很有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前有必要“术前四项检查”
     手术前艾滋病检查是俗称的“术前四项检查”之一,目的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或感染了这种病。
医生认为,手术前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查,是为了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也更好的防止这些疾病的医源性传播。
    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杨大章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在我们医院,术前艾滋病检查现在是常规项目,每一个手术病人都要作。”
医源性传播是艾滋病血液传播途径之一。血液传播是感染HIV最直接的途径,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尤其是“窗口期”的血液(即献血者已被病毒感染,但还未出现抗体的阶段所献血液,不能被现有的检测手段查出);使用了被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针灸针、口腔科器械、妇产科的接生用具以及外科手术用的刀子、剪子、钳子等。另外,在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介入检查和治疗时,都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及其他病毒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术前四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位专家说:“最近,一位老人住院动手术时就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病史中有在其他医院输血的记录。这样,我们对她的治疗就格外慎重,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措施,而放弃了原先的手术方案。”
     推荐阅读:艾滋病进入人体后是如何伤害人体的呢?[详情:艾滋病进入人体后的“破坏路线”]
按照医疗管理制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对其诊疗的安排以及所用器械、物品和代谢物的处理都有别于普通患者。在医院,患有传染病的患者不能同普通病人住同一房间,手术时也要安排到特殊感染手术室。携带这几类病原体的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都要经过特殊的消毒程序,如使用单独的消毒包,除了一般的消毒流程外还要多次消毒,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验。
    专家们还强调,切断医源性感染,不仅对住院病人,而且对于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医务人员每年受锐器损伤的比例高达11%~24%,其中因锐器损伤而导致的感染中,艾滋病占3。2%。同时,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以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时,遭受感染的几率会增大。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四项检查,如果发现阳性患者,可以警示医务人员格外注意。
专家们还认为,术前四项检查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一个病人输血或动手术后发现感染了艾滋病,是输血和医源性感染所致,还是患者接受治疗或入院前已被感染?这就需要与患者手术前或输血前检查的资料进行对比。如果查了,责任就好分了;如果没查,那就说不清了。”
    推荐阅读:什么是艾滋病最好的疫苗?[详情:安全套是艾滋病最好的疫苗]
    预防医源性艾滋病
   ①对输血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严厉打击非法献血者。
   ②普遍推广应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针灸针,使用后严格毁型;手术器械、内窥镜和其他相关设备要严格消毒。
   ③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较高地区,有必要对给病人做手术的医务人员和病人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④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器官或组织或人工受精传播艾滋病病毒。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害怕供应室人员工作不认真负责,清洗中出现交叉污染,所以双消,被服、手术衣同样怕洗衣房人员不认真,所以,直接销毁


为什么会在工作人员之间会出现不信任的现象?若是这样的话,日常清洗消毒工作还能有质量保证吗?若是仅以此为借口,说明大家还是对这个概念没有科学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拙凌

我们医院供应中心、洗衣房是和其他医院集中管理,都不在我院,而据运送人员说,他们医院确实有不负责任的人员,我们也和他们医院多次协调,希望有些问题能够避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做术前四项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们医院也是的,只要是择期手术病人,必须要术前完善这些检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HIV对热敏感。56℃30分失去活性,但在室温保存7天,仍保持活性。不加稳定剂病毒-70℃冰冻失去活性,而35%山梨醇或50%胎牛血清中-70℃冰冻3个月仍保持活性。对消毒剂和去污剂亦敏感,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35%异丙醇、50%乙醚、0.3%H2O20.5%来苏尔处理5′能灭活病毒,1%NP-40和0.5%triton-X-100能灭活病毒而保留抗原性。对紫外线、γ射线有较强抵抗力。

没有必要特殊,应该好处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律依据好像没有找到,我院也是术前常规检查。我想主要也是提醒医护人员注意别职业暴露,和举证倒置有关,这样的检查就会造成烂检查的后果,增加病人的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同行参与讨论,因前段时间我院收住了一名妊娠合并梅毒(筛查发现)的孕产妇,为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我提议开展术前、产前及侵入性检查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HIV等监测,但苦于没找到法律依据,迟迟未能下发红头文件,现在我已将该项工作让贤于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还是有依据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附件六《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就列明了这几项,附件七《临床输血申请单》也列明了这几项,所以在以后的执行中就要求开展这几项检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7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术前、产前都进行乙肝、丙肝、梅毒、HIV等监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有规定术前检测HIV、乙肝、丙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