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icchina

【请您参与】卫生部将组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专项检查,您认为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5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西安交大事件,某种程度上触动了院长,但我个人觉得院长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举一个小例子:临床科主任当选省相关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理事、委员,院长在院周会上会讲的,可是,感染管理科主任当选的话,院长是不会想到在大会上讲的。
     卫生部关于西安交大事件的通报里提到:“(三)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工作。”读到这的时候我感觉: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不正是胡老师给我们院感人灌输的理念吗?在胡老师和众多老师的努力下,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这次真的步入科学管理的轨道了,真得好好听一听我们真正的院感专家的建议了。各位老师的努力真的没白费劲,至少听到的是一个声音啊!至于胡老师让大家对这次检查提建议,各位老师讲得都非常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通报西安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中说主要问题有:一、二、三、...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新生儿科在建筑布局、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
   
    请问:什么是错误的消毒方法?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关于婴儿奶瓶的消毒方法(177页中)只给出了压力蒸汽灭菌一个方法,奶瓶的消毒标准是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而其消毒效果监测标准(细菌总数)又在哪里?是参考203页的餐具消毒标准?拜托大家谁能找到?我可找不到(餐具消毒标准)啊,只是参考第26行的“纺织品标准”(是印刷还是校对错误)?
   
     还有,如果再要较认真劲儿,《规范》中也找不到奶嘴的消毒方法呀。177页17行第一个字又误写成“奶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也没有称“奶嘴”为“奶头”啊-——又是印刷或校对错误?——这么重要的《规范》自己都错漏百出,又拿什么来规范我们呢?——这是我一直迷惑的问题。
   
    他们检查中的所谓超标以什么为标准? 这次对手、物体表面是怎样监测的?消毒后?——那有啥用? 工作中?——哪有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825
  • 最近打卡:2025-04-07 07:57:58
发表于 2008-10-15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朽 于 2008-10-15 15:04 发表
我设计的检查方案是:
1、院长参加培训次数;
2、院长办公会讨论医院感染工作的次数;
3、医院在感染控制方面的投入数;
4、院感科的人数;
5、院感科的待遇;
6、院领导检查院感工作的次数;
7、感染管 ...

严重支持和赞同,要是这样检查,一定会触动院长的。: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设计的检查方案是:
1、院长参加培训次数;
2、院长办公会讨论医院感染工作的次数;
3、医院在感染控制方面的投入数;
4、院感科的人数;
5、院感科的待遇;
6、院领导检查院感工作的次数;
7、感染管理科外出学习次数;
8、消毒灭菌、废物处理、污水处理的设备投入 ;
9、临床科主任的院感知识掌握情况;
10、院感科的工作就按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查。

以上都看会议记录、查原始凭据。

                        ------------坚决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设计的检查方案是:
1、院长参加培训次数;
2、院长办公会讨论医院感染工作的次数;
3、医院在感染控制方面的投入数;
4、院感科的人数;
5、院感科的待遇;
6、院领导检查院感工作的次数;
7、感染管理科外出学习次数;
8、消毒灭菌、废物处理、污水处理的设备投入 ;
9、临床科主任的院感知识掌握情况;
10、院感科的工作就按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查。

以上都看会议记录、查原始凭据。

坚决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得如何,与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确实很有关系,而医院领导对此的重视程度往往又取决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说的都很有见地!我只有鼓掌赞叹了!:lol

一枝梅管理员担心徒有形式的走场秀,就看检查的组织者、参与检查的专家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了,是想真正推动感染管理工作,还是附和政治倾向的面子工程。

老朽老师的方案就不错,医院的关键人物都在被检查之列——院长、临床科室主任,可以激发长效机制,也可以真正看出感染日常工作究竟是否得到了有效支持及落实。

检查时间二级医院不少于1天,三级医院不少于2天。这样的话,弄虚作假是逃不过专家的眼睛的;组织机构建设是必查项,是否是独立机构?待遇如何?这里我把一句大家常说的话到过来“有位才有为”,有其位才可以谋其政(可以看原始文件如干部管理档案及半年内职务津贴等)。

大家对此次专项检查寄予厚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引以为戒,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洗手的依从性、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提点建议:1、检查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结构及组成;
               2、考核院领导对“院内感染管理办法”的重点内容知晓率;
               3、查看医院手术室、供应室、ICU、腔镜室、产房、新生儿室、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等布局流程及工作人员日常无菌操作状态;
               4、注重医院动态管理的检查,查看感染控制科的查房记录,问题纠正情况。
               5、医务人员对感控知识的认知力度,重大事件的报告及防控措施——实地查看或提问;
               6、检查各种消毒灭菌方法和现用浓度;
               7、快速手消毒剂检查平均领用量;感控科外出学习查看学分及报销票据(查经费落实)。
               8、医院曾经并不重视院感(共识),本次任务应该更多考核院长及业务院长感控防治力度,从更本上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安全的理念。

评分

参与人数 1 +8 威望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8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在这次专项检查中我个人认为重点检查以下几方面:
1、医院主要领导对院感工作重视程度如何?
2、科室是否独立。
3、专职人员配备情况。
4、专职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情况。
5、重点部门管理。
6、消毒、隔离执行情况,这是项最基础的工作,但是在实际中落实的比较差。
7、器械清洗、消毒设备配备情况。(特别是腹腔镜、内镜清洗消毒设备)
8、医院购进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一次性物品,器械清洗、消毒设备,院感科审核、验证工作很难开展,阻力很大。(重点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朽 于 2008-10-15 15:04 发表
我设计的检查方案是:
1、院长参加培训次数;
2、院长办公会讨论医院感染工作的次数;
3、医院在感染控制方面的投入数;
4、院感科的人数;
5、院感科的待遇;
6、院领导检查院感工作的次数;
7、感染管 ...

言简意骇,精辟而体现重点,强烈赞同。院感人大多尽职尽业,工作的好坏重在院领导的支持,临床科室的重视,医务、护理等部门的配合...院感专项检查一定得查他们。另最好出几套试卷考考他们,不能尽查院感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除了以上老师讲的几条,还应注重新生儿的流程是否合理,进入是否按手术室管理,洗手、换鞋及更衣流程,是否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入,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制度,是否指定专人管理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特殊性病原菌的监测等,新生儿是否按早产儿、重症早产儿、重症新生儿、普通新生儿、隔离新生儿(呼吸道及接触等)设病室,配方奶是否按要求配置,新生儿一切物品是否一人一用一灭菌等。我认为还是没有从基础的消毒隔离等上落实到位。一个病区94人也太多了,也不好管理,极难控制人员的交叉问题,护士不可能按要求分感染与非感染分组护理的,特别是无陪新生儿室,孩子喂奶的时间都很紧张,加之新生儿治疗也多等,我想还是由专家到医疗单位带有技术指导性去查,我们从事感控的人很希望这种方式去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yfy 于 2008-10-15 20:47 发表

言简意骇,精辟而体现重点,强烈赞同。院感人大多尽职尽业,工作的好坏重在院领导的支持,临床科室的重视,医务、护理等部门的配合...院感专项检查一定得查他们。另最好出几套试卷考考他们,不能尽查院感科。

:victory: :victory: :victory:强烈赞同!!!:ok :ok :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要考察医院一把手对《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了解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要查医院领导对院感工作的重视情况,领导不支持,院感的人累死都不行奥,责任大,出力不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对卫生防疫的投入逐年增加,CDC做消杀、检验、督查等公共卫生工作还要收费,但却没有给过院感控制一分钱,而且也不允许医院为感控投入收费。只赔钱不赚钱的工作,开展的越少执行的越差越省钱,反正检查有诸多办法对付,感染暴发的几率太小,而造成危害和面临处罚的损失又不一定高,最重要的是万一哪天出事了还不一定是谁当院长呢。看看那些收入大户的科主任们多牛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暗访+明查,重现场、轻资料。
1、查制度落实情况,查高危科室、门诊、一般病区:看医务人员完整的操作过程,如胃镜检查、清洗消毒流程,口腔科诊治某一患者的过程、医生查房与操作、护理人员的操作等——手卫生、无菌观念等。
2、手卫生设施及执行情况,有的医院为了节约成本,不是没有水池,就是没有肥皂或皂液,没有干手物品等,许多医院领导算这些帐,一个医疗纠纷赔款几十万要买许多皂液,他为什么不算这个帐?
3、抗生素使用,看费用构成情况,有无过度检查与过度治疗,不必要的有创检查也是医院感染的隐患,有些医生坏良心,病人感染他有理由多用药,当然维生素类换个名称抬高价格,照样有回扣。
4、一次性物品使用,查进贺单、领贺单,使用人数,收费情况,尤其是导管室,当心造假单。
5、查床位使用率,床护比,加床多,隐患大,抽调全年的某几日患者总数,与全院正式床位比。
6、手术器械、供应室器械清洁度与灭菌情况,看这个清洗、消毒灭菌流程。
7、布局、流程、床间距。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缭绕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楚楚 的帖子

赞同楚楚老师很好的建议!!:victory: 不同意见有:
1、资质深的专家先议定、吃透检查标准,但不要先下发,不通知何时检查,来个突击摸底全面检查,掌握真正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限期整改要求,限期内不整改,加重处罚。
2、对二级等基层医院漏报率仍比较高,或者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综合性监测不到两年的医院,不查漏报率,难以强调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迟报、漏报对及早发现问题带来障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查与不查漏报率看医院开展工作情况而定吧!
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六章  罚则作了非常详细、明确的规定,是时候拿出来使用了,免得过期作废,起不到制定法规的意愿,可惜啊!:'(
第三十三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一)未建立或者未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
(二)未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以及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违反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
(四)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
(五)未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六)未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职业卫生防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65
  • 最近打卡:2025-04-05 22:20:18
发表于 2008-10-1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这些年检查急诊都是暗访,很搞笑,听说检查专家还得来个声东击西:lol 不知本论坛的专家有没有体验过!:lol 我家隔壁的那家大医院号称是急诊中心,管理年反馈时就直说应该加强急诊!哈哈!
我觉得院感检查也应该微服私访,这样才能看出道道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医院院长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程度,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地位权限、人员配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