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楚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是多重耐药菌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7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多重耐药菌,表皮葡萄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三类抗菌药物耐药可以判断为多重耐药菌,应引起临床重视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即MRSE,不是多重耐药菌.理由非常赞同5楼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回答,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多重耐药菌,但未在卫生部多重耐药菌监测之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讨论真的是太好了,可以让我们这些院感新手学到不少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理由:1、从多重耐药菌的定义。2、如果有确切的理由证实感染是由此种细菌引起,就应该执行多重耐药菌的相关措施。如果只是标本的污染菌,即一次血培养为此种细菌时,可能是污染菌,但也要做为定植者对待。因为皮肤上常见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比如表皮葡萄球菌,但微生物学的机理上说明,MRCNS的耐药机制与MRSA相同的,可能与mecA基因在金黄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之间转移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根据药敏,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就是多重耐药菌,而致病性、毒力等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3其他。理由如下:MRSE一般情况下没有MRSE致病厉害,而且卫生部2011年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的几种MDROs中,MRSE不在范围之列。其次,如果病房出现耐万古霉素的MRSE或泛耐药的病例,建议还是按照多重耐药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 发表于 2013-2-4 11:15
投票不是的理由: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即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体表皮上的一种细菌。在人体的皮肤,阴 ...

表皮葡萄球菌在正常情况下是属正常菌群,但在滥用抗菌素的情况下,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即多耐菌。再来看看目前监控的多耐菌,不都是这样转变来的吗?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皮葡萄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我院在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多有检出MRSE,我们要求按多重耐药菌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尤其追溯到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同时督查产科及产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看到标题,说实话,并未引起足够的兴趣!
今天静下心来看了一下,还是蛮有意思的哈!
我想,从单纯定义角度看,是,从防控角度看又不是,从临床角度看就难说了,
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抗生素紊乱及复杂的微生物时代,现在不是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是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老师们的争论就是一种学习,对此提高了兴趣,是该好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是!仅凭这一项不能确定为多重耐药菌,指南上提示诊断依据是对三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提醒。我们也在监测,对泛耐药和多重耐药的感染病人,我们也在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耐甲氧西林”是指对所有青霉素(甲氧西林、奈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和双氯西林)耐药而且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另外,甲氧西林耐药的出现通常伴随着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MRSE如果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话就应该是多重耐药,如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或克林、林可霉素等等三类抗菌药物(而不是3种)耐药。因此个人认为应该根据药敏结果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鬼才版主的话题: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SE),由中国药科大学丁选胜教授主编的2011年版的《抗生素安全合理应用手册》中提到:
   近年来随着留置静脉导管、植入人工心膜瓣、人工晶体、等侵入性操作的增加,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不断上升,成为医院重要的感染病原菌,并且,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出现了多重耐药,由于表皮葡萄球菌分泌的毒性因子较金黄色葡萄球菌少,导致其致病的主要因素是表皮葡萄球菌黏附于植入体内的生物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它不仅使宿主体内的的免疫反应呈抑制状态,促使表皮葡萄球菌增值,而且其黏液阻碍了亲水性药物的抗生素进入军体发挥杀菌作用,使感染呈慢性、持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邓玉丽,林小菊《我院近5年表皮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及菌株耐药性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3):263-265的论文中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365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各个感染部位进行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和耐药性的检测。表皮葡萄球菌检测率逐年增加,菌株的分布以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伤口和血液。321株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MRSE)逐年递增。MRSE对头孢霉素类、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仍小于20%,对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小于50%;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大多数药物依然保持较低的耐药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主要与主动外排系统的存在、生物膜的形成、细胞膜渗透性下降、药物失活酶的产生、表皮葡萄球菌的基因突变等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SE)的药物治疗: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以及替考拉宁是最有效的药物。对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可以联合应用利福平。亦有利用甲硝唑治疗败血症效果较好的报道。亲脂性的利福平可以有效的穿透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的生物膜,组织渗透性好,对表皮葡萄球菌有高度的杀菌活性,但由于其单独应用时致病菌易产生耐药性,且仅可口服给药,故一般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另外也可选用磷霉素、阿米卡星联合用药。但需注意糖肽类与阿米卡星联合应用时对肾脏的毒性问题。对于由MRSE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使用诺氟沙星治疗效果较好,对于迁延不愈者可使用头孢哌酮。
   资料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丁选胜教授主编的2011年版的《抗生素安全合理应用手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