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楚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是多重耐药菌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5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判断多重耐药菌:临床使用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就判定是。比如:一患者伤口分泌物检验结果:阴沟肠杆菌,化验单显示对三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就判断是了,不知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监测包括在内,虽然不常见,但也应该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让我真正掌握了什么是“耐甲氧西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感染 发表于 2013-2-5 13:57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即MRSE,不是多重耐药菌!
因为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已明 ...

呵呵,我认为多重耐药菌不能仅根据某一《指南》来判断。而应根据该菌的耐药特性来判断。目前对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诊断往往不明确,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是否属于多重耐药菌,我建议多查些资料,进行讨论。我们用事实来说话,不是更好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 发表于 2013-2-5 17:15
呵呵,我认为多重耐药菌不能仅根据某一《指南》来判断。而应根据该菌的耐药特性来判断。目前对表皮葡萄球 ...

是,需要多查些资料增加信息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去考虑这个问题。不要从一些《规范》中去找答案,建议大家多查阅一些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文献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在变异中,疾病谱变化中,我们如何看待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该作些什么样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 发表于 2013-2-5 12:06
CEO:我们是否对一问题作一些理论性基础研究呢,如果我们进行这方面的一些基础研究,个人认为可以得出一些有 ...


感谢大家的参与!也非常钦佩鬼才斑斑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同时也非常感慨论坛的巨大魅力,一个愚钝的问题竟然引来这么多深奥的理论探讨,有一点一天不登录SIFIC就OUT的感觉
发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第一,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是不是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样,意味着对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种类耐药,也就是多重耐药(显然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第二,表皮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是获得性的吗?2011年欧洲CDC和美国CDC制定了关于多重耐药、泛耐药和全耐药的专家共识,将多重耐药定义为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每类中至少有一种)的获得性不敏感。注意其中一个关键词:获得性。这是不是判断多重耐药的一个关键之一?天然多重耐药菌有没有?如果有,应该就不属于多重耐药菌吧?MRSE是不是天然多重耐药?第三,如果MRSE是多重耐药菌,为什么没有获得MRSA同样的关注?仅仅是因为定植?致病力不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定植?欢迎大家继续参与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楚 发表于 2013-2-5 17:42
感谢大家的参与!也非常钦佩鬼才斑斑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同时也非常感慨论坛的巨大魅力,一个愚 ...

下面这些问题是否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1、表皮葡萄球菌有些什么生物学特性?它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何区别?为何大家在日常临床工作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毒力和致病性关注不够?
2、在医院感染的监测中,大家发现过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吗?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定植情况清楚吗?
3、表皮葡萄球菌在些什么耐药特性?它的耐药基因有些什么特点?它对抗菌药物的外排性如何?它的遗传因素、基因水平转移的机制、基因组的进化功能、发病机身、参与定植和生物膜形成的因素、逃避宿主防御的功能有些什么特点?
4、表皮葡萄球菌能引起哪些医院感染呢?认识到其危害性吗?
建议大家对这些问题多查阅一些文献资料,以求对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有个全面的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是属于多重耐药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 发表于 2013-2-4 11:15
投票不是的理由: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即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体表皮上的一种细菌。在人体的皮肤,阴 ...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即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体表皮上的一种细菌。在人体的皮肤,阴道等部位寄生,属正常菌群类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偶尔致病。”
学习了,谢谢木子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疑问:在葡萄球菌属中,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凝固酶阳性菌,而其他的葡萄球菌都是凝固酶阴性菌。在事实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然而从大家的回复中可以看到,大家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属性还是比较陌生的。这一现象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
理由:卫生部《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对多重耐药菌的定义是: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MRSE显然不在其列,表葡是条件致病菌,不足以引起暴发、流行,而MRSA却属于致病菌,并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引起感染暴发,成为致病元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细雪 发表于 2013-2-5 22:14
不是。
理由:卫生部《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对多重耐药菌的定义是:

“表葡是条件致病菌,不足以引起暴发、流行”,有循证证据吗?这样就下结论,或许有人不会服气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属下惭愧,无法论证,我们单位曾有这两种菌查出,我对MRSA只是稍微强调了点,结果风平浪静;而对于MRSA,我则如临大敌,采取了力所能及的措施,才阻止住暴发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细雪 发表于 2013-2-5 22:58
属下惭愧,无法论证,我们单位曾有这两种菌查出,我对MRSA只是稍微强调了点,结果风平浪静;而对于MRSA,我 ...

所以还是诚心向各位专家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我学习了好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细雪 发表于 2013-2-5 22:58
属下惭愧,无法论证,我们单位曾有这两种菌查出,我对MRSA只是稍微强调了点,结果风平浪静;而对于MRSA,我 ...

哈哈,不可有麻痹思想。的确现在对MRSA研究得多一些,而对MRSE关注较少。其实这两种菌都是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个人认为对这两种菌有必要进行流行病学文献复习,加强对其的重视。欢迎大家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MRSE属于耐药菌范畴,但是2011年版卫生部颁布的指南中没有将该菌列为监测范围。贵院是否监测所有耐药菌呢?如果是,就应该监测。其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很多的,不容忽视的一类多重耐药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6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多重耐药菌,不管是发生了感染还是定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