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楚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是多重耐药菌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择了是,理由如下:1、我对微生物学懂得的只是皮毛,而我们微生物室的老师们他们是行家,我听他们的,根据国家的要求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进行上报,我们按要求督导落实,MRSE他们上报;2、另外根据多重耐药的定义来算----耐三类以上的药物其耐甲氧西林就包括了三类以上的药,所以我认为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才选择了是,但仔细一看是MRSE,应该不是理由:卫生部明确指出《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针对上述多重耐药才按多重耐药处理,表皮的多重耐药定植和污染可能性大,危害稍小,不是多重耐药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多重耐药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皮葡萄球菌是第一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基因组被测序和分析的。
到目前为止,两个完全测序菌株包括表皮葡萄球菌ATCC 12228,这是一种用作抗生素药敏试验的参考菌株。和表皮葡萄球菌RP62A,来自与导管相关败血症血培养。表皮葡萄球菌RP62A也被称为和ATCC 35984一样,是能有生物膜的。
两个菌株的全基因组的分析显示ATCC 1228有2.499 MBP和RP62A有2.616的MBP基因组。
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含量的变化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RP62A有其他转移基因。除了在复制起始区。多个基因参与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最引人注目的是,ICA基因复合体,参与细胞间多糖黏附素(PIA)介导的生物膜的形成。是在RP62A菌株在反转区左边界。
而ATCC 12228缺乏该基因簇。
ica操纵子介导生物膜的形成。在基因组中,一些基因岛被检测出携带耐药性或毒力相关性状。
基因组“岛屿”被理解为对已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的细菌染色体的遗传因素。他们经常在周围的DNA,进行移动基因GC,并插入在染色体位点如tRNA位点。
大多数的基因组“岛屿”是来自移动遗传基因。因此,在表皮葡萄球菌,νSEL和νSe2的基因组“岛屿”来自整合质粒。
νSEL是RP62A镉抗性基因复杂的编码,而νSE2是一个大片段DNA特定ATCC 12228携带其中两个表面相关蛋白,这表明该菌株与宿主结构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三分之一“岛屿”,νSEγ,在表皮葡萄球菌基因组在同一地点,编码1β酚可溶性modulins(PSMS),这是已知的与人类的先天免疫系统起相互作用的。
两个菌株的SCCmec不同的“岛屿”。而菌株RP62A港口SCCmec类型11盒,表皮葡萄球菌ATCC 12228包含了一个不寻常的SCC元(命名为sccpbp4)编码,而不是复杂的MEC,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bp4。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不进行超抗原和毒素的基因,这或许可以解释更多的急性和亚慢性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过程。
然而,细菌包含一系列编码促炎溶血素和其他分泌胞外酶如脂肪酶,酯酶和蛋白酶,并可能参与宿主防御入侵,逃避,和吸收营养物质,进而对宿主结构破坏。
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基因组测序,是一个持续的水平基因在物种和属边界转移的强有力的证据。因此,表皮葡萄球菌RP62A被发现含有编码聚γ谷氨酸(PGA)胶囊帽操纵子和代表在炭疽芽孢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芽孢杆菌的噬菌体SPO和相同的SCCmec盒在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一步暗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基因组的外源DNA掺入获得性基因的存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韵幽香 发表于 2013-2-4 11:14
按照《医疗机构耐药菌MDR、XDR、PDR的国际标准化定义专家建议(草案)》定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  葡萄球 ...

太好了,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学习有用!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MRSE的致病力和毒力没有MRSA强,在医院中分布很广,比例远比MRSA多得多,耐药性虽高但致病力不强,我认为在特定区域进行消毒隔离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因为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本人认为MRSE应属于特殊耐药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MRSE肯定是多重耐药菌,只是MRSE的致病力和毒力没有MRSA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皮葡萄菌因常在皮肤和粘膜上定植,在一般情况不致病,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污染菌。它能产生什么感染?其耐药性如何?它与其葡萄球菌的共性及不同点是什么?其致病性和毒力强度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一系列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希望大家对这一问题继续拍砖。是耐药菌请说出理由?如果不是呢?也请说明理由?很有趣的话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乡 发表于 2013-2-4 22:35
表皮葡萄球菌是第一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基因组被测序和分析的。
到目前为止,两个完全测序菌株包括表皮葡 ...

对表皮葡萄球菌进行了很好的探讨,但其耐药性如何?请继续开展这一话题的讨论。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皮葡萄球菌究竟能导致哪些感染?它对哪些抗生素耐药?其作用机理是什么?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点评

你的话重复了,自己删除  发表于 2013-2-6 0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抛砖一下:表皮葡萄球菌能引起多种医院感染,究竟能引起哪些医院感染,其作用机理和流行病学有何特点?请大家接龙思考。

点评

一个帖子可以说完的就合并在一个贴子里  发表于 2013-2-6 0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耐甲氧西林的MRSE应该属于多重耐药菌。说不清楚理由,本人知识有限,反正我院是按照多重耐药菌来处置的。期待专家的详细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劳任怨 发表于 2013-2-5 11:35
个人理解:耐甲氧西林的MRSE应该属于多重耐药菌。说不清楚理由,本人知识有限,反正我院是按照多重耐药菌来 ...

很好的回答,敬请按我提供的线索。再查阅一些资料,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很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它的流行病学特征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CEO:我们是否对一问题作一些理论性基础研究呢,如果我们进行这方面的一些基础研究,个人认为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说不定还能很好地指导临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MRSE是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至于是否为多重耐药菌,还要看它对其他抗菌药物是否耐药,但MRSE的耐药基因往往和其他耐药基因相链接,表现为对其他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也耐药,呈现多重耐药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各位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择不是。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MRSE是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不一定就是多重耐药的啊。《指南》中只是重点明确了MRSA,并没有说所有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都属于多重耐药菌。不知道这个观点对否?期待标准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即MRSE,不是多重耐药菌!
因为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已明确: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