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莫沙比利

关于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体会”的分享和质疑(讨论更精彩!不容错过!)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沙比利 发表于 2012-6-16 15:05
呵呵,想不到会有那么激烈的讨论,是好事啊.首先说明这篇文章不是出自于我的手上,我是从知网下载的,看后我也觉 ...

国内期刊的审稿程序往往是时间长,审稿专家也往往应付了事,导致的结果是很多有问题的文章被正式发表了。更有一部分期刊为的就是收取版面费来创效益,文章质量在这些编辑们的眼里就不那么重要了。

国外学术期刊的审稿程序往往审稿周期时,质量高。审稿专家们会仔细审阅稿件,他们视这些工作与自己的“学术信誉”相关。我曾经询问过我在美国UCLA的老板,问她是如何审稿的。她告诉我,她会一般会连续三天,每天看一遍稿件,然后再思考如何去评阅文章和写审稿意见。她说,如果文章质量差,一般审稿会比较快,找出缺点,再reject就OK了。她说,如果稿件质量高的话,审稿时间就更长了,因为她要尽可能地帮助作者去完善稿件质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草原星空 + 4 从您身上看到了希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拙凌 发表于 2012-6-16 13:57
差距当然是有了,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达到这个高度啊。就这篇文献而言,他选择的参考文献有什么不足呢?

这篇文章只选了两本专著作为参考文献,是远远不够的。

一般而言,要选择国内外耐药监测的同样年度的结果进行对比。

此外,至少要引用一下CLSI的规范为参考文献,告知作者你用的是哪一年的版本呀。因为CLSI是每年都会出药敏判断标准的。如2012年的版本就是M100-S22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 版主是专业搞微生物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妖怪的原形。
我院细菌室在去年创三甲时申请购买VITEK  2 COMPACT,代理商报价180万,院长吓了一跳,这么贵,不买了。
本文不够严谨的地方,还有1;未检出念珠菌属,在痰培养中,应占不小的比例。2;统计结果很笼统,未见到EXCEL的表格。WOHNET的优势恰恰是统计分析处理。本文作者可能根本不会用WHONET软件。
这是一篇为了晋升职称而糊弄的论文。
三打白骨精.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草原星空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6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细菌耐药老师精彩点评,向严谨治学的细菌耐药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6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6-16 16:13
这篇文章只选了两本专著作为参考文献,是远远不够的。

一般而言,要选择国内外耐药监测的同样年度的结 ...

细菌耐药老师您太有才了!太专业了!从事院感的人员对微生物的知识是欠缺的,所以能够经常听到您的讲解也是很大的收获啊!

点评

过奖了,谢谢!看到这篇文章有感而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于 2012-6-16 20: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6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细菌耐药老师和掕拙老师精彩辩论,收获不小,希望论坛有更多像此类问题的精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7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确实问题很多!!参考意义不大!但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之现状,谁之过??职称评定不管你是大都市还是偏远的山区,不管是三甲医院的专家还是乡村的赤脚医生都得要求职称论文!可能吗?符合中国的国情吗?要求人人都具备科研素质,都去搞研究??以我这边为例,还有县级医院连微生物室都不具备,检验人员也还有从其他行业比如文工团转业而来,更有甚者检验人员是锅炉工短期培训的!作工再加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笑贫不笑娼的价值观体系下,杂志社要生存,要赚更多票子呀!所以胡校长讲了中国90%的文献是垃圾也就不奇怪了!院士、教授造假也就层出不穷了!300%的利润,杀人放火也敢,更何况是论文小小的一篇,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草原星空 + 2 国情让我们无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12-6-17 01:00
这篇文章确实问题很多!!参考意义不大!但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之现状,谁之过??职称评定不管你是大都市还是 ...

野渡无人老师说得是实情,中国的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从我们自身来说,学习和掌握怎样做科研、怎样写文献、怎样让阅读文献、怎样才能识别垃圾文献、怎样才能不被垃圾文献的观点误导,这是我们做循证感控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具备的慧眼,就我自身而言,我非常惭愧的是,我不具备!所以,个人以为,这样的讨论更显得弥足珍贵,我们急需这样的氛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野渡无人 + 3 理性思维,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6-16 16:13
这篇文章只选了两本专著作为参考文献,是远远不够的。

一般而言,要选择国内外耐药监测的同样年度的结 ...

国情和体制是这样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感觉对一个基层医院的检验人员来说,有这样的意识和想法是应该肯定的,假如她在进行科研时,向我们论坛中的专家,比如您进行请教,指导她进行完善,可能对她的提高就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的发表了,而是个人整体对科研的认识、态度、水平的提高,比如我,过去真的不知道规范的科研怎样做,在我参加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论文答辩后,在导师反复多次的讲解和指导下,才掌握了一些方式方法,因此能够遇到一个高水平的老师那也是一种幸运和幸福,衷心希望您能够多多的给予我们这些感控新人进行指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野渡无人 + 2 谦虚使人落后,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7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说:“采用WH ONET5. 4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但阅读整篇文章,我没有看到WHONET5.4软件统计的任何结果,其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文中也没说明,该文究竟想得出一项什么结论发,这项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我不明白。
在这里我要提个问题给大家思考:我们在做课题研究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是为什么?想获得的结论又是什么?对学科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
通过阅读这个贴子的每一个回贴,我感觉到向感控人员普及一些统计学知道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做课题研究的基本功,我们不容忽视这个基础问题。其实大家的统计学基础提高了,文章的质量将会有大的提高。如何提高统计学水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基础教材还是该认真读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野渡无人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6-16 10:11
再上传一份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的PPT,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bbs.sific.com.cn/thread-80676-1-1.html
老师您好!真诚的希望您能帮我看看我们的细菌监测资料(半年),对临床是否有指导意义,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8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口腔医院门诊,对耐药问题研究的少,等我们住院部过来后要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以后多请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8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乡 发表于 2012-6-16 18:48
细菌耐药 版主是专业搞微生物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妖怪的原形。
我院细菌室在去年创三甲时申请购买V ...

截图1339949228.jpg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面对职称晋升论文的书写的确有不小的困难。通过老师们的专业点评,受益匪浅!殷切期盼微生物室的细菌耐药老师、拙凌老师以及更多的老师们在论坛里进行类似专业性的指导。
记得年初讨论检验科应该有专人从事微生物这块工作的时候,我们检验科主任以及科室的工作人员都异口同声的说:等我们自动检测仪买回来就好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如同老师们讨论的,过于依赖仪器,对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还没有更高、更清晰的认识。当时,我就举例说了我们的市级两所医院检验科目前还是采用的纸片法,意在说明技术水平的提升是目前当务之急的,但是,碍于位低言轻啊,而且自己又不是很懂,现在好了,有了老师们的指导,自己知识的储备向着更加完善的地步又迈进了一小步!谢谢老师们,非常高兴接受如此精彩的培训!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野渡无人 + 2 普遍现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作为感控专业的人员,非常期待能够经常借助您这样的微生物学专家的火眼金睛,帮我们明辨人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非检验专业的院感人员来说,细菌耐药性监测这块确实是个难点,对于老师们的精彩讨论,对我们这些院感人员来说真的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收藏此帖,慢慢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各位老师的讨论,收获很大,希望耐药菌监测这方面的发帖和讨论会多一些,这样也是对我们这些在此方面比较欠缺的人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8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彩的辩论!从中学习了很多,希望各位前辈多做些细菌耐药性相关知识的讲座。也希望各位专家办班培训相关内容,毕竟这部分内容不是很好搞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收藏了,感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热闹哦,微生物方面的东东我不懂,好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文鞭影 于 2012-6-19 11:07 编辑

       对楼主发上来的文章,耐药版主的看法很犀利。支持!市、县级医院中心医院的资料总结一般都是围绕完成日常工作进行的用肉汤法做常规细菌的耐药监测是不可能的。首先无人付费(无专门经费支持),其次材料也是问题,操作烦锁花工自不待说,结果临床价值与纸片法比性价比就一定很高?当然不排外个别特殊人的特殊标本尝试了肉汤法。
       文中所言“肉汤法”,大概是厂商提供的专用药敏板条的肉汤。此“肉汤法”非彼"肉汤法”。与文作者对肉汤法药敏试验理解有误和行文不准有关。

“三、耐药的药物是不应该写入药敏分析结果的。”似应为“天然耐药的药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