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医生被刺应该谴责谁
孟宪红(职员)
据健康报报道,1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0余名医务人员被患者家属刺伤。中国医师协会立即发表“关于强烈谴责伤害上海新华医院医务人员事件的声明”,对事件中受伤的医务人员表示慰问,对犯罪嫌疑人给予强烈的谴责,并呼吁各有关机关切实履行职责,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本应是病人最亲密的伙伴,但是近几年来,医生受伤的事件屡屡发生。在这些事件中,我们应该谴责谁呢?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每一位医生都希望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病人尽快恢复健康。但是“医学是一种可能性的科学”,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医学上更多的是缓解而非治愈,这是由医学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不是医生的问题。当然,一些重症病人在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用之后,人财两空的结果往往令家属难以接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处于一个法治的社会,不满和质疑应该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倘若一有不满即兵刃相向,那和野蛮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如果医生连自身安全也无法保障,又怎能给病人以安全呢?
公安部、卫生部三番两次就打击医闹、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联合发文、开会,但是其执行力度如何呢?往往是医院打了110,警方也出警了,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次医务人员被伤害事件的发生,也是在110出警以后。在有警员在现场的情况下,患者家属悍然直接冲入医院心胸外科病区行凶!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现场警方的执法能力,不得不怀疑警方的可靠度,不得不“感到遗憾”。
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虽然国家近年来对卫生的投入显著增加,但这些投入绝大部分是在县级及以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发展,依然还是在走原来的老路子。由于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病人的医疗费用仍然很沉重,“辛辛苦苦十几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现象仍然普遍。医院作为窗口单位,便成为这种新旧体制交替、新旧矛盾喷发的“火山口”,医生身处一线,往往代“体制”受过,成为被伤害的对象。
当然,医生也应该自省。纽约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会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久久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回过头来看看当今中国医生,大部分只记得“治愈”而忘记了“帮助”和“安慰”;只认为治疗做好了,一切皆OK。结果,医学越发达,医生越冷漠。事实上,“治愈”只是“有时”,医疗技术再先进、再发达,也绝不能解决全部健康问题,“帮助”和“安慰”也是医学的重要部分。作为病人,其心灵是格外脆弱和敏感的,医生的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作用。但真正善于换位思考、善于给予病人帮助和安慰的医生占几何呢?恐怕比例不是很高吧。也正是医生的不善于沟通、不屑于沟通,也激发了许多医患矛盾。
痛定思痛。笔者在此也呼吁各有关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应该切实履行职责,保护医生人身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也希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能够加快步伐,早日实现“病者有其医”,让医患关系的坚冰早日化作春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