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3# 楚楚
问题1:第97 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的监测指证:1、2、3、4、5中,没有一条是关于评价消毒效果的,而且也我很开心地看到没有每月的日常监测了。但是后面的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监测均为消毒处理后采样,那怎样对应监测指证中1、2的关系?都消毒处理了,怎样来监测感染暴发流行时的环境因素?怎样证明有危险的病原体存在?
问题2:第14 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关于婴儿保温箱湿度“潮湿地区或季节(相对湿度55%~65%,早产儿婴儿保温箱湿度60%~70%)时湿化槽内可不加水”。在湿度前是否应该加“>”符号。
问题3:第6 ICU环境管理中,(二)洁净ICU有定期对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监测,每季度少于1次。这个监测频度和范围与“规范”不同,而普通ICU和产房等就没有相应地提到要做监测空气。而且这一章中很遗憾没有看到最受争议和实际上最不统一的连续使用氧气湿化瓶的更换频次,“老”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每日更换,而新的护理规范是每7天更换,我们不知以谁为依据。。。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