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楚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有奖挑刺]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zhangfh
是啊,我也觉得按出院病历的一定比例抽取较合理,明天问一下我院一周有多少出院病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4——婴儿肺炎分型标准中单词Pneumatoceles、band forms翻译商榷

Radiology
Two or more serial chest radiographs with at least 1 of the following
New or progressive and persistent infiltrate (新的或进展且持续的浸润)
Consolidation  (实变)
Cavitation (空洞)
Pneumatoceles, in infants ≤1 year old(肺大泡≤1岁婴儿)

《新编全医药学大词典》翻译Pneumatoceles肺膨出。

词典Pneumatocele
(Med.) A distention of the scrotum by air; also, hernia of the lungs.
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Pneumatoceles

医学辞典pneumatocele /pneu·ma·to·cele/ (noo-mat´o-sēl)
1. aerocele; a tumor or cyst formed by air or other gas filling an adventitious pouch, such as a laryngocele, tracheocele, or gaseous swelling of the scrotum.
2. a usually benign, thin-walled, air-containing cyst of the lung, as in staphylococcal pneumonia.
http://medical-dictionary.thefreedictionary.com/Pneumatocele

百科全书pneumatocele [′nü·məd·ō‚sēl] (medicine)
Herniation of the lung.
A sac or tumor containing gas; especially the scrotum filled with gas.
http://encyclopedia2.thefreedictionary.com/Pneumatocele

在婴儿肺炎,特别是小婴儿、新生儿、早产儿肺炎可以见到局限性的“肺气肿",如果在肺尖部,第一肋上有肺尖影成为“肺尖疝”,如在肋间,肺膨胀致使肋间肺组织向外膨胀称为“肋间疝”。所以此处Pneumatoceles翻译为“局限性肺膨胀”或“肺尖疝、肋间疝”比肺大泡更确切。
肺大泡仅见于葡萄球菌肺炎,常与肺脓肿、脓气胸并存,不应该是肺炎的分型标准。当然这只是从儿科临床角度考虑,未必正确,呼吸专业、影像专业如何翻译,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gjs661 老师,您这个问题太高深咯,我们这级医院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呢。但是以个人来看,Pneumatoceles就翻译成肺质膨出就好了啊,但是这个词好像用于新生儿比较多吧?不知道是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 于 2010-7-14 00:34 编辑

感谢楚楚老师回复我的问题!不过有的问题似乎回答的并不明确,SOP的特点就是明确、量化,对操作的理解不产生歧义,所以还请明示。
1.美国IDSA2002年发布的《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指南》认为输液管路的更换间隔时间一般不短于72小时,那国内套用美国的更换时间合适吗?与护理的规定冲突了?
2.哪种硬镜?使用何种裸露消毒方法?保存一周还能使用,安全吗?楚楚老师回答的是消毒干燥后有包装的物品不但次日使用不用消毒,很多中度危险性物品消毒后包装都可以用一周,但这是硬镜啊,消毒后管腔怎样干燥?保存一周使用有循证依据吗?
3.手部微生物采样标准中为什么要用2只棉拭子分别涂擦2只手,同放于1只试管内?与《消毒技术规范》不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3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谈谈我学了SOP后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SOP有些内容是以前没有规定的,《自制医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标准SOP》为临床用水管理提供了依据,如:妇科用普通冲洗水,细菌总数≤100cfu/ml,口腔科漱口水细菌总数≤50cfu/ml等,这些都是以前未明确的问题,现在出了参考标准有利于管理。
   《隔离病房设计及管理》详述分类:压差、换气次数、气流方向等,连“回风口设在患者床头部下方离地15cm处”都规定明确,对各医院隔离病房建设或改建及管理都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指导各医院使用尚不熟悉的常用检测方法。
     临床上常有一些概念模糊,在SOP中做了明确的阐述或规定。如:常将一次性口罩通用。防护用品使用中,详细注明外科口罩与医用口罩的区别和使用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SOP:洁净室空气细菌监测布点探讨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 于 2010-7-14 00:16 编辑

医院洁净系统医院感染管理 附: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布点与标准    1.局部百级、周围千级:手术区布放5点,周边区布放8点。此布点方法来源于《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10.3.8参照洁净度级别(含尘浓度)测点布置执行。根据10.3.13.细菌浓度检测3:当测定浮游菌浓度时,细菌浓度测点数应和被测区域的含尘浓度测点数相同,且宜在同一位置上。也就是上述布点方法。当用沉降法测定沉降菌浓度时,10.3.13.4细菌浓度测点数既要不少于被测区域含尘浓度测点数,又应满足规定的最少培养皿数的要求。即百级区域不少于5点(不是只能5点),又要满足最少的13个培养皿数;而周边区千级含尘测点8个,最少皿数5个,两个要求都达到只有就高不就低,也就是手术区13个培养皿,周边区8个培养皿,而不是整个百级间13个皿。布点方法建议参照李素英主编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手册》附图

图

此理类推,千级手术间手术区最少点数3,最少皿数5,因此布点也有变化。

   观点不同请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学习的,没资格发言,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的,但流动的空气中监测的结果可重复性不高,个人觉得布点多少实际意义不大,关键是严格的日常管理和个人防护才是减少术后感染的直接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一本工作指导书,老大一定下了很大的辛苦!谢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买一本《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网上能购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P内容补充建议

学习SOP后,收获颇丰,已在其它帖中发表。有点建议不知对SOP的完善是否有用,写出与大家探讨:
1.医院内肺炎预防SOP:覆盖了手术病人、使用呼吸机患者、卧床病人,如再将气管切开病人肺炎的预防纳入就更全面了。
2.手术部位感染预防SOP:手术中应加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虽然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毕竟是预防手术感染的最重要措施。
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SOP: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处理都想到了,置管时也应加入“无菌操作”这一条。
4.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SOP:应在转运中加入“转运工具的消毒”;术中应补充“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入或禁止参观”;术后处理中宜添加“污物、污水(桶中血水、吸引器瓶中水)、一次性用物的处理”。
5.医院常用液体消毒剂使用标准SOP:如果将不得用于哪些物品的消毒加入就更具指导意义。如:戊二醛不得用于浸泡缝合线、针头(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这样的错误临床上是常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梦78 + 10 很好的建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8页中关于患者TPHA(+)职业暴漏后,1推荐方案:苄星青霉素,24万U,单次肌注。

是否有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宁静的夏天
没有,这点是参照美国CDC2006年发布的性病治疗指南,对于初期感染患者就是这样的治疗方案,预防性使用,我想足够了吧?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的夏天 于 2010-7-22 16:53 编辑

回复 3# 楚楚
那也应该是240万U而不是24万U吧?

5.梅毒
一期/二期梅毒
成人 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单次给药。
儿童 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注,剂量不超过成人,240万u,单次给药。
青霉素过敏者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天2次,共2周;或
四环素 500mg,口服,每天4次,共2周;或
红霉素碱 500mg,口服,每天4次,共2周。
潜伏梅毒
成人早期 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单次给药。
成人晚期(或未定期) 苄星青霉素,总量720万u,分3次,每次240万u肌注,每周1次。
儿童早期 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注,剂量不超过成人240万u,单次给药。
儿童晚期(或未定期) 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注,剂量不超过成人240万u,每周1次,共3周
(总量15万u/kg),肌注,剂量不超过成人720万u的总量。
青霉素过敏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天2次,病期少于1年,疗程2周,否则4周。
四环素 500mg,口服,每天4次,病期少于1年,疗程2周,否则4周。
三期梅毒 苄星青霉素,总量720万u,分3次,每次240万u,肌注,每周1次。
可参照晚期潜伏梅毒推荐方案。
神经梅毒
推荐方案 水剂青霉素,1天量1800~2400万u,静脉注射,分次给药,每次300~
400万u,每4h 1次;用药10~14天。
替代方案 普鲁卡因青霉素240万u,肌注,每天1次;加丙磺舒500mg,口服,每
天4次,两者均用10~14天。
HIV感染者的梅毒
一期和二期梅毒 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
潜伏梅毒 苄星青霉素720万u,肌注,分3次,每周1次,每次240万u。
(晚期/未定期)
妊娠期梅毒 根据梅毒分期的不同,采用合适的青霉素方案治疗。
胎传梅毒 水剂青霉素10~15万u/kg,在最初7天,以每剂5万u/kg,静脉注射,
每12h 1次;以后每8h 1次,直至总疗程10天;或
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肌注,每天1次,共10天。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0 收起 理由
楚楚 + 30 确实是一个错误,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对
附录四  美国CDC/NHSN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监测定义和急性医疗机构感染的分型标准(2009年)
提出错误和修改建议,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订的书还没拿到手呢,所以不好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本书里看过有印象好像是240万单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建议我都分别阐述过了,有的内容还请版主答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的内容不错,配有光碟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