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china

[讨论] 【紧急征求意见】明天卫生部召开“甲型H1N1流感”应对政策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楚楚

赞同,执行起来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7# 麦苗
说得很有道理.:victory: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还每天在机场等待,对可疑病例进行流调和采样。“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策略还适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27楼桂花香版主意见。
1、没必要专门设病区,放在感染科的呼吸病房,做好消毒隔离,加强防护就行了。
2、医护人员不需要穿连体防护服,在实际演练中穿连体防护服在脱的时候无法操作。
3、救护车用2%的过氧乙酸喷雾,过氧乙酸腐蚀性太强,实际操作中难以接受。
4、如果出现疑似病人,预检分诊人员是否要进行隔离留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朽 于 2009-6-19 11:56 编辑

问题:
1、建议政府统一领导,设立专用款项,统一购置消毒防护物资,统一调配,基层医院很少购买到合格的用品。
2、N95口罩有没有不要,就连普通的。合格的外科口罩和医用防口罩进不到合格的产品。
3、防护服有必要吗?一是浪费。二是购买不到。
4、加强CDC人员的培训。
5、做好标准防护是不是可以预防医务人员甲型H1NH流感的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各地方政府统一领导,招标采购PPE,根据医院实际需要配置,免去后顾之忧!
统一各管理部门对临床一线的指导,避免在室外发热筛检处着隔离衣、戴手套及N95口罩!
加强公众宣传,调整传染源管理策略,使应急常态化成为可能!
加快疫苗研制与生产工作,保护易感人群!
总结已有病例的特点,调整治疗方案,将达菲用在刀刃上!
评估各入口体温筛检的价值,决定取舍!
呼吁科学发展,只有科学,才能发展!只有科学发展,才能社会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防控级别是以行政部门的重视度为标志的而不是以客观的科学分级为依据,希望重视防控的时候科学理性。院感与疾控部门的专家要有足够共识度。其实加强社区大众性的宣传可能花的费用要小,效果应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46#的说法,最好地方政府能牵头成立一个管理小组,这样才能有效、合理分配人才、物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期待新的政策出台,也多考虑国家资源的节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提一点:参与诊疗的医护人员是否有必要进行集中隔离管理;转运病人的急救车由司机还是CDC人员消毒:消毒防护物品是否应该由政府统一出台规定,并发文调配。谢谢胡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渡防护一是浪费,很多规范要不断完善,具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99888 于 2009-6-19 19:35 编辑

胡教授您好!
看到您的帖子,感觉您说得太好了,还征求大家的意见,可见工作严谨,求真务实,让人敬佩!我想说的是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定得专业知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很重要的,但是,自从非典以后每一次的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现,都搞得像一场政治运动,层层加码,宁愿过度过左,害怕承担责任。医疗机构是具体工作地执行者,面对这样的压力和大量的任务,真的感觉坚持不了了。。。呼吁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您好!
看到您的帖子,感觉您说得太好了,还征求大家的意见,可见工作严谨,求真务实,让人敬佩!我想说的是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定得专业知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很重要的,但是,自从非典以后每一次的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现,都搞得像一场政治运动,层层加码,宁愿过度过左,害怕承担责任。医疗机构是具体工作地执行者,面对这样的压力和大量的任务,真的感觉坚持不了了。。。呼吁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您好!
等待卫生部新的指南!!!: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02年我与北京的一位搞腹膜透析的知名专家请教一个问题,他在研讨班上说这个问题我还不太清楚。限于当时 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研究数据的情况,知名学者能这样说,我肃然起敬。再碰到攻击他科理论,挟私否定别人的人,我无语。想到胸怀不是人人都有!
  只有有胸怀的人才能引领学科思维,集思广益,高瞻远瞩,这也是学科内基层人员追随的原因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防控演练,还是存在防护太过,预检分诊护士戴 了N95口罩,发热病人也戴了N95 口罩,接触病人后就是没有手消毒,消毒员在护士身上喷消毒液,到发热门诊路上二个人摸了N次口罩,看车的保安站得满满的全戴着N95口罩,会诊的人员全部二级防护,戴上护目镜,发热没有空调,负压救护车好不容易把病人运送到定点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刚收到一个文件,发现里面还是让戴12层绵纱口罩,由于今天全院院感质量半年考核还没来得极细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县级医院传染科工作已20年,对此类“政治性传染病”已经历3回(包括这次h1n1流感)了,前2回分别是SARS和禽流感,从专业角度看有过度防护,过度消毒隔离,全民皆兵之感,就象民国末年国民党对付共产党采取的“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2008年底有幸在福建省院感培训班聆听您的《我国的院感需要新思路》,印象深刻,深有同感,对这次流感的防控提几点建议供参考,所有传染病的防控都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消灭传染原,切断传播途经和保护易感人群。对这次流感的防控也不例外,先说保护易感人群,当然最好是在易感人群中普遍接种疫苗,显然目前做不到;但是要求民众注意营养,足够睡眠,避免过劳,提高机体抵抗力是可以做到的;其次是如何科学正确及时地发现并隔离传染源(病人),这点看似容易其实最难,因为根据现有的诊断标准,疑似病人除有流感样症状外还必须有明确接触史和或疫区旅居史,只有疑似病人才能上报并采样送检,这样问题来了,随着疫情扩散,二代病例越来越多,发现越来越多病人找不出明确接触史和或疫区旅居史。还有我们知道传染病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显性感染,还有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等,所以根据现有的程序要求必然导致大量误诊漏诊,这些病人作为传染源就无法得到及时隔离造成更多人群感染。因此强烈建议诊断权利适当下放至定点医院并提供必要的诊断试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