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感控雏鹰 于 2017-1-5 14:31 编辑
首先,手卫生依从性是一项主观性非常强的工作,大家都知道观察法存在霍桑效应,导致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欠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手消耗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实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到底是怎么衡量这个指标呢?
第一,总量显然是不准确也是不公平的,不同的病区,病人数量的多少以及不同专科月份、季节患者数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第二,有好多老师采取的每床日消耗量,但同样存在问题,不同专科周转率不同甚至差异很大,新入院病人往往各类诊疗护理操作较多,后期则往往较少,对于周转率高的可能其床日数可能每月就是那么多,但患者数量增加了,手卫生消耗领的就多,但据此算其依从性好对周转率不高的似乎也略有不公。第三,我们是把皂液、洗手液的、手消毒剂统一汇总后的总量算作一项衡量指标(有权重),因为病房手卫生不仅仅是快速手消,很大程度上还有流动水洗手液。第四,不同病区陪护患者的重视程度和接受宣教的程度也会影响其对手消毒剂的使用,我们就有护士长反馈,放在走廊和病房的手消病人及家属用的就非常多。
在手卫生考核方面我们的经验是:采取综合性评价,对不同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如手消、皂液、洗手液总量算一个指标,占25%权重,以在院人数为分母算出的每患者日消耗量为一个指标,占45%,院感科每月督查的情况占30%,通过加权的办法来进行考核。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办法,个人觉得最准确,但全面铺开估计不现实,那就是利用闭路电视,在某些医院和ICU或者重点部门往往设置有安全探头,基本可以铺盖片区,通过保卫部门调取摄像,计算某段时间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这可直接忽略霍桑效应哦,不过按照摄像头的不是太多,仅有部门重点部门可以尝试哦——略微显得有点太“奸诈”,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