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手榴弹

[原创] 透析之“痛”-----是与非!(辩证分析、理性思考)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5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米克 于 2013-3-25 10:48 编辑

报告舟舟版主片子里看到的胡颂文患者自己透析也没有给透析液桶盖盖子并且桶看着不太干净。
“北京患者”的肌酐达到了760就很不舒服了,而胡颂文肌酐达到了1164却比“北京患者”“舒服”。老师们你们说是什么原因?跟桶盖有关系吗?胡颂文的透析液是三无产品却透的“很舒服”,“北京患者”的不舒服跟透析液有关系吗?有人给胡颂文的透析液和水做过细菌培养、内毒素检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161
  • 最近打卡:2025-05-07 15:18:26
发表于 2013-3-25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里也有病原体呀!难道病原体都来自医院?看到报道后,应该引起沉思的,透析感染原因关键之所在,似乎B液不盖盖是感染等不良反应的根源的理论并不成立。院感工作和该报道相关的有哪些?虽然证件审核是主要的,但是报道的病人的B液A液都是自制的,没有任何质量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透析患者存活十几年的多得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3-3-22 12:17
楼上的各位老师不要“太令人震惊了”、“吓了一大跳”、“一看吓一跳”。
我不会向陈晓兰敬礼!在这个事件 ...

感觉有点像你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qq611619 发表于 2013-3-25 10:00
上周五上午看完透析之“痛”后非常震惊,下午马上去透析中心检查,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立即下质控记录,责 ...

很好!!! 理疗科的大夫和新闻记者可以指导你的工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约在冬季 于 2013-3-25 14:10 编辑
澄凤 发表于 2013-3-25 09:46
虽然这篇报道有点扯淡,但还是说明了几个问题:
1、这篇报道要注意血液透析液的审核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 ...


“5、有些院感人看了已经在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为什么在这么简陋的环境胡患者不发生感染?我就想问他一个人谁感染他,他自己还是环境,他的卫生间满是致病菌还是乙肝或丙肝病毒?”
我们生活的环境细菌无处不在,致病菌也难以避免。透析病患抵抗力弱于常人的,自身感染(内源性感染)是可能发生的。关于丙肝病毒,得保证家属在外同样不被感染,不然,生活密切接触亦可成为感染的途径。其次,他的透析环境实在不理想,这里不会在鼓励病患在类似这样的环境透析吧?!再者,澄凤老师,你我都未完全介入现场和过程,只听片面之言是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
个人意见,拍砖手下留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约在冬季 发表于 2013-3-25 12:40
“5、有些院感人看了已经在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为什么在这么简陋的环境胡患者不发生感染?我就想问他一 ...

我觉得你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恰恰相反,我绝对不会鼓励在这样的环境进行诊疗,我是提醒各位老师不要认为在这种环境就一定会感染,而怀疑了院感工作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去看,再来写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目前没有透析设备,病人因为透析感染丙肝的事,在我院暂时不会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早就关注我们医院透析室B液的桶盖,大多密合性好,只有2、3个桶盖不符,在2011年我们医院专项督导时,已经整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3-3-25 09:48
谁能告诉我透析浓缩液桶在透析过程中有盖子和没盖子有什么不同?会出现什么问题?有没有案例?有没有依据? ...

既然盖子有隐患,就应该杜绝,不是吗?“需盖子”与“不需盖子”同样没有理论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这张照片是嫁接的,在卫生间透析,也没有透析机器,可能吗?谁帮他打针,谁帮他下机,管路里那么多气体,不出人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细节决定生死啊 !透析不只是院感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 打卡总奖励:30
  • 最近打卡:2025-02-21 10:41:40
发表于 2013-3-2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3-3-22 12:17
楼上的各位老师不要“太令人震惊了”、“吓了一大跳”、“一看吓一跳”。
我不会向陈晓兰敬礼!在这个事件 ...

老师说的也不错,但是国内为什么如此多的透析感染事件,也许在这方面真的需要我们多多关注,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hxj123456 发表于 2013-3-22 12:30
我看了,我们医院还没有透析病人平均生存期的资料,看了一下透析液的桶,确实没有加盖。

米克老师,首先感谢您,曾经跟您请教过关于血液透析室的疑难问题,因为我不是专业搞透析的。这个透析之痛无意识给患者和医生制造了矛盾,。看到您总结的帖子,很细致,很专业,向您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陈晓兰医生?您见到这种不合理的迹象,为什么不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反映呢?!不向当事单位反映!!不及时的去遏阻!!!而是让记者拍摄暴光呢!!!!您见当今的新闻媒介损毁我们医务工作者您开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109
  • 最近打卡:2025-09-09 08:24:21
发表于 2013-3-2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灯火斓珊 于 2013-3-26 13:36 编辑

以上由“透析之痛”而引发的激烈讨论,有没有谁向最高主管部门——如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反应呢!做为基层院感人员,视规范、视国家导向为工作指引,谁来为我们这些不是专家也不是砖家的工作人员判断?等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克 发表于 2013-3-22 12:17
楼上的各位老师不要“太令人震惊了”、“吓了一大跳”、“一看吓一跳”。
我不会向陈晓兰敬礼!在这个事件 ...

我一直以为央视的节目必须经过严密审查后才能播出,这么让界内人士鄙视的节目居然在3.15播出,可见平时其他节目的真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就有一个本院职工家属在我院透析已经二十多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米克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再一次提醒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很重要,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有主见,不被外行人牵着鼻子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