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71|回复: 149

【请投票】今后五年内中国感控团队(指感控科,非个人)能力建设,亟待提高的5个方面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后五年内中国感控团队(指感控科,非个人)能力建设,亟待提高的5个方面,请您积极参与和支持!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5 项 ), 共有 639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7.66% (239)
9.67% (302)
8.49% (265)
8.30% (259)
5.77% (180)
11.11% (347)
5.03% (157)
1.67% (52)
2.21% (69)
0.22% (7)
0.74% (23)
2.02% (63)
0.86% (27)
1.95% (61)
0.45% (14)
3.49% (109)
0.48% (15)
0.29% (9)
5.38% (168)
6.69% (209)
1.31% (41)
1.09% (34)
3.65% (114)
1.73% (54)
0.70% (22)
2.15% (67)
4.42% (138)
2.34% (73)
0.13% (4)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沧海一粟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3-11-1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择的是3.4.7.9.19项目。原因是:3.毫无疑问,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如果不能很好地 识别暴发,那就有可能造成恶性事件。4,是我们工作的基石,而且是很多医院的薄弱环节。7.9,我觉得又引起暴发的风险,同时感染的后果也较为严重,虽然喊了很多年,但各种措施落实的依从性依然有待提高。19,我个人觉得如果做得好的话,可以更好的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A:                                                
我选的是
4.  临床微生物(包括标本采集、分型、结果解读)知识与运用能力   
6.  科学设计和实施循证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能力   
16.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运用能力   
19.  管理工具(如PDCA,品管圈等)在感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5.  感控专业英文运用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ICU专家了解到,成为合格的感控团队需要掌握上述这么多的知识和技术,相信他再也不会说“感控其实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这句话了。
https://bbs.sific.com.cn/thread-117665-1-1.html
不过,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这位专家,是他的这句话,让我们能静心反思中国感控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地区的医院,感控意识和观念差别很大!今后五年内亟待提高的5个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把目前认为防控院感最基础的工作做实做细,这是我所做选择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的是1、3、4、6、7。基础工作要做细;医院感染暴发一定要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杜绝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不能拍脑袋,也不能一味模仿国外、其他医疗机构方法,应结合我国、本单位实际情况,应科学设计询证医院感染防控各项干预措施。个人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投票。4,5,6,19,23。
谈点个人浅见:
团队建设首先得着眼团队能力建设。
与临床对话,我们有没有底气?没有对话的基础,临床不会听的。正如您所说的,感控需要增加学习2-3门亚专科,迫切需要提高亚专科知识储备,微生物学,重症医学,临床药学等。以我本人为例,临床知识相对薄弱,但值的庆幸的是,主任非常给年轻人机会,根据我的特点针对性的部署,安排了学习任务,也跟重症医学科主任打了招呼,如果科室没有特殊任务,就让我跟着学习,旁听,跟着查房,听听诊断,关注临床实践操作。近期感觉压力山大,但是收获却是很多。


目标性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我们如果只满足于系统自动抓取的数据,可能远远不足。和微生物室多交流,与临床多交流,对于MDRO感染病例和定植病例的确诊大有裨益。怎么才能多与微生物专业人员交流呢?怎么才能谈的起来,微生物知识得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也要多听听临床药师的意见和建议。

例子:患者入院痰检CR-AB,胸片异常,发热,白细胞异常,入院诊断存在肺部感染。入院一周后,痰培养又发现MDR-PA。白细胞异常,但与上次检查结果接近,体温一直存在波动,与之前的比较也比较接近。那么这次预警是感染吗?
第一种观点:根据诊断标准,应该判断为医院感染;
第二种观点:尽管发现MDR-PA,但是有可能第一次检查不是优势菌。而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变,可能是个定植。
您支持哪个?
多跟临床沟通,会有助于我们的判断。

有一个问题可能迫在眉睫,新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需要尽早出台。
JAMA在2012年时候,发表了文献,提到了医院感染标准的BENCHMARK问题,基准定义有差别,如何进行区域比较呢?
09年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也已经5年了,也需要更新了。

例如:NHSN在2013年停止VAP监测,全面推广VAE。就是让指标更客观(objective),习主席要求:工作要务实。其实老外更务实。我们国家要跟上观念,不一定要马上做,但是要知道别人在做什么。
又再如:我们的MDRO定义,操作性一点都不强。全国这么多家医院,各个地区间差别都比较大。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都耐药还是对其中之一耐药算CR-AB呢?问了几个微生物的人,结果很不一致。
能否定义更具体点,更实际点,更可行些,否则区域间的比对,都成了鸡同鸭讲。就全国范围内的统一,需要顶层设计了。

另外一个就是科研,还是很重要。如何让临床更多的参与感控,科研是个很好的思路,临床医生、护士参与,他们会从自己的经验给科研设计提供很好的补充,既丰富了团队,大家关系更融洽,也让自己在潜移默化中进步。
让科研融入日常工作,提升日常工作的质量,是我以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此外对于循证感控的理解,我认为不能停留在片面上。不是做META分析,系统评价就是循证了。更重要的是一种科研的品质,实践的品质,是一种态度,带入到感控工作中。例如,喉镜的消毒是个难点,很多麻醉师依然在做碘伏擦拭,感控人员知道这个不合适。但您有没有底气说服麻醉科主任?循证证据在哪里,如果没有证据,怎么去设计实验验证。

很多医务人员都感叹,感控这几年发展太快了,但有点贪心的我们,还是希望在您等一批感控“大家”的引导下,未来几年再上新的台阶。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toto + 5 + 2 赞一个!
细菌耐药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的是1.  手卫生、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基础感控知识学习与运用能力   4.  临床微生物(包括标本采集、分型、结果解读)知识与运用能力 5.  抗菌药物知识和合作参与抗菌药物管理能力。我是根据我院院感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选,上面的问题急需解决,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院目前情况,我选择了3、6、20、23、25.分别是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与处置能力 ;科学设计和实施循证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能力; 领导力、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感控研究能力 ;感控专业英文运用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夯实基础,确实非常重要。在北京开会和宗智勇老师一起讨论,和他有一致的共识,感控发展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前沿理念要掌握,基础(消毒隔离手卫生)也要夯实。因为干预措施是网状,相互影响。
基础扎实了,其他提高也容易。这类似于少林武功,基本功扎实了,学高深的也快点,哈哈,比喻不恰当,欢迎拍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xiesq999 + 2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11-1 20:14
夯实基础,确实非常重要。在北京开会和宗智勇老师一起讨论,和他有一致的共识,感控发展既要有阳春白雪, ...

感控学科要发展,需要各个层面上技术人才。要普及与提高相得益彰。要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基础理论解决问题。就象手卫生工作,看似很简单,其实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们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我选2、4、6、8、9。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了2、19、20、22、23,太多需要提高的能力建设了,可惜只能选5个。
感控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分析看似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但是,数据收集的是否科学、分析的是否到位精准、是否能够为临床提供有用的信息尚很难说,感控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分析是感控最最基础的,并且偶认为,感控数据的处理分析中就包含了诸多需要提升的专业知识能力,所以选了2。
我国首届品管圈大赛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可以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潜能,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如果我们熟练掌握了这些工具,那就偷着乐吧
医院感染管理既需要业务指导,还要有管理能力,所以20也是必需的。
学会阅读文献,提升感控研究能力可以让感控提高含金量,让工作上一个台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的是2、4、6、19、21。作为基层医院的感控团队,我觉得感控工作重要的是用数据说话,我们要提高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临床微生物室是院感监测的眼睛,我们应该提高对临床微生物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提高对医院感染病例诊断的能力,科学设计、循证感控是医院感染防控遵循的基本原则,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要学会使用管理工具。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1.  手卫生、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基础感控知识学习与运用能力   3.  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与处置能力   4.  临床微生物(包括标本采集、分型、结果解读)知识与运用能力   20.  领导力、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24.  演讲技巧与教育培训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峰论坛,学习了!选了2、3、4、6、23!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选择是
3.  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与处置能力
6.  科学设计和实施循证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能力   
19.  管理工具(如PDCA,品管圈等)在感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0.  领导力、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22.  感控文献阅读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了
3、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与处置能力
6.  科学设计和实施循证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能力   
7、多重耐药菌的防控能力
19.  管理工具(如PDCA,品管圈等)在感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4、演讲技巧和技术培训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了:
1、手卫生、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基础感控知识学习与运用能力。
4、临床微生物(包括标本采集、分型、结果解读)知识与运用能力。
6、科学设计和实施循证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能力。
7、多重耐药菌防控能力。
19、管理工具(如PDCA、品管圈等)在院感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了:1.  手卫生、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基础感控知识学习与运用能力
        3.  医院感染暴发的识别与处置能力。
        6.  科学设计和实施循证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能力
       19.  管理工具(如PDCA,品管圈等)在感控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3.  感控研究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控制感染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