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 发表于 2014-4-28 16:19

hdl 发表于 2014-4-22 08:41
根据各规范要求,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被污染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 ...

讲得对,规范上已经很明确,由原来每月改为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的目的就是落实制度的手段之一。

雨后晴空 发表于 2014-4-28 16:26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4-4-24 18:01
要想督促临床的工作,随机检查(目测、手摸、白手套、棉签等)的可信度要比实验室的数据来的快、而且真实 ...

非常同意老师的说法,本来监测就已经变成形式主义了,对于临床院感的控制意义真的不大,可是上级领导检查时还一再要察看监测记录,无语无耐又无力呀!请有权威的论坛专家们呼吁一下吧!

l绿萝 发表于 2014-4-28 17:21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我们也是这样要求做的,医院感染监测应以加强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为主,其次才是环境卫生学监测。只要按照规范,措施落实到位,医院感染控制就能做好。

柠檬橙 发表于 2014-4-28 17:22

支持 但是考虑到完全不做害怕临床科室会放松警惕 因此我们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计划,普通科室半年一次,重点科室每季度一次,院感部不定时抽检。实施一年多了 感觉不错。既减轻成本和临床科室的负担,又能起到监测的效果{:1_12:}

l绿萝 发表于 2014-4-28 17:24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我们也是这样要求做的,医院感染监测应以加强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为主,其次才是环境卫生学监测。只要按照规范,措施落实到位,医院感染控制就能做好。

斜风细雨 发表于 2014-4-28 17:29

柠檬橙 发表于 2014-4-28 17:22
支持 但是考虑到完全不做害怕临床科室会放松警惕 因此我们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计划,普通科室半年一 ...

向你们学习,我们也准备来一个改革: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计划,普通科室半年一次,重点科室每季度一次,院感部不定时抽检,非常好,谢谢老师{:1_17:}

四季如春6 发表于 2014-4-29 08:42

斜风细雨发表于 2014-4-28 11:44

谢谢老师在百忙之中回复!谢赐教!

斜风细雨 发表于 2014-4-29 08:54

本帖最后由 斜风细雨 于 2014-4-29 08:57 编辑

四季如春6 发表于 2014-4-29 08:42
谢谢老师在百忙之中回复!谢赐教!

客气了,汗颜,不敢赐教的。我只是在工作中发现有时候有的监测过于频繁确实并没有更大的实际指导意义。而且临床科室很忙,病人太多,院感科要做的事情更多,分清主次有的放矢的将工作做好,才能达到我们更好的效果和效益,所以有改革一下的计划,计划还要请示分管领导,还得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怎么改?如何改?目的就是按照规范,措施督导落实到位,更进一步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更实在。

梦幻年华 发表于 2014-4-29 19:05

把重点发在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感染性疾病标本送检、合理使用抗菌监测、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环境的清洁消毒、手卫生的各个环节的监控或怀疑有污染时做,目前常规做合格率均正常,而且监测培养结果3天出来,费时、费人工、浪费成本大,监测要做但要应时应地不能全面铺开,要有侧重。

斜风细雨 发表于 2014-4-29 21:29

梦幻年华 发表于 2014-4-29 19:05
把重点发在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感染性疾病标本送检、合理使用抗菌监测、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环境的清洁消 ...

很赞同你的观点,监测要做,但要有側重。{:1_17:}

东成西就 发表于 2014-5-1 11:34

强烈支持老师的观点,正因为是消毒后做,所以,大部分都是100%合格,没有多少意义。

流细涓涓 发表于 2014-5-1 17:15

我终于看到贴了,学习了,支持老师的观点!监测手吧 都是尽情的消毒后取样的,有何意义?有力使在刀刃上。不过,现在新的消毒技术规范已经说明,病区可以不常规做空气检测,重点部门每季度一次,与以前相比频率明显减少,这个就是咱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对医院感染控制主动性的提高,也许再等2年,我们都在规范着做任何一件事后,所有的监测频率会越加减少!也是对我们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可与信赖,阿弥托福!一切安好!{:1_12:}

斜风细雨 发表于 2014-5-1 18:58

在投票帖子里,有会员说,加油,怎样加油?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最大的加油,在这里让我道一声谢谢: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今后还需要大家的继续支持和鼓励{:1_17:}{:1_17:},我们将继续努力和加油↖(^ω^)↗

小小榄 发表于 2014-5-4 10:46

我觉得不需常规监测,当感染怀疑与环境卫生学有关时,加大监测力度,主要是常时做好消毒卫生工作。

红高梁 发表于 2014-5-5 09:20

"监测重点是放在院感病例的监测、标本送检、抗菌药物、隔离防护的具体执行和落实方面,减少操作环节的污染,加大医院各级人员医院感染防控培训,提高感染防控的意识和各项措施落实的执行,提倡慎独精神,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做目标性监测和院感科研课题的研究"。 老师的观点我同意{:1_14:}{:1_14:}

黑马198802 发表于 2014-5-6 15:29

在此,我也发表类似的感叹!我院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是每月在做,治疗室、换药室的物表和空气等,院感科自行监测的是每个季度进行监测,从每个月全院综合性院感检查来看,我从未发现科室自己送的培养发生细菌超标现象,而我们自己采样,偶尔会发现个别科室的手卫生、物表或者空气存在细菌学超标现象,我一直在想临床科室每个月自行培养基本上就是在走过场,或者在进行环境卫生学采样的时候,时间上不达标,方法上不规范等,还不如撤销他们科室自行的环境卫生学采样,但重点科室我还是想保留

黄丽华 发表于 2014-5-6 19:52

支持观点,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应在多重耐药菌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为主,环境卫生学监测做随机采样是否会更有意义?

紫烨 发表于 2014-5-21 11:16

感谢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了

zyyygkwxj159 发表于 2014-5-22 14:41

很有同感,这样常规做究竟意义有多大,个人认为应加强环节质控。

天涯海角ZZ 发表于 2014-5-28 15:18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确意义不大,监测过程、检测结果存在太多的人为因素,所以期待出台明确的规范。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不需常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