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wjllulu

[求助] 空气、物表等监测的规范依据在哪里?

   火...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858
  • 最近打卡:2025-04-05 10:02:03
发表于 2011-3-1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金碧辉煌

有道理,谢谢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着同样的困惑。上级部门下来检查采样,依然是在普通手术间采无菌物品,灭菌敷料包的采样也未使用规格板,只是在敷料包之间随便划拉几下? 期待高手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血透每月不只是做空气(包括治疗室、水处理间、配液间)、物表、医护手,还做B浓缩液细菌检测,我认为A、B浓缩液质量决定透析液的质量,我们A浓缩液是原液,所以不做检测,由于管理的好,B浓缩液很少有细菌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633
  • 最近打卡:2025-04-06 06:00:25
发表于 2011-3-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wjllulu
是啊,《办法》原则性内容讲的多,在细节上没有讲怎么执行。可以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立了大功,十年前是感控工作的指南。现在许多方面仍在沿用。

的确,在实际工作中,新的规范没有出来前,旧的、未被覆盖的内容,我们仍在延用《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没有完全废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kdz123456

透析水监测过去有要求,新的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也有要求,不但要做透析液监测,还要做透析用水(反渗水)监测。这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是使用中的随机监测,有指导意义。而空气、物表、手等是模拟消毒后的静态情况、非实际工作状态的监测,无明显指导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清屏

卫生监督工作使用的监测规范(其中有空气物表监测的内容)还没有废止,所以就产生了矛盾。而且他们不大清楚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机械套用标准,将环境卫生静态的标准当戒条来评判临床实际环境卫生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zhoukouyy


    非常同意您的看法。不但没有意义,简直就是误导。每个月空气80%必然是“0”,物表99.99%必然是“0“,因为是做足准备后的最佳状态监测,就同给了答案的考试,谁不合格那一定是脑子有问题了。不明白的是,这么“浅显易懂”、且涉及面这么广的、极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何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态度是那么的”暧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着同样的困惑,标准也不一样,各个专业自己定一个标准,不知哪个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事院感工作几年了,确实感到有些监测对实际工作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文件有规定也只有照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版主,《消毒技术规范》有2008版的吗?我们怎么不知道?上次感染培训的时候,任伍爱老师还说:今年可能要下放新的,《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太不适用了。请告知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劳民伤财,皇帝新装。每月一次有必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大家也一直为这个问题困扰着,盼望哪位领导给个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越干越不清晰,云里雾里,摸索着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一直为这个问题困扰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里对环境卫生学的监测要求是每季度一次,主要是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等,我们就按照安徽省的执行的,消毒物品监测标准是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接触皮肤≤200cfu/cm2,如体温表;接触黏膜≤20cfu/cm2如湿化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   室        监测项目或物品        监测频率        时间安排
重症监护病房(ICU、CCU)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10_15日
血液病房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季一次        10_15日
新生儿病房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10_15日
血液透析室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透析用水、出口液、入口液监测
使用中的灭菌剂        每季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10_15日
感染科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季一次        18_23日
手术室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压力蒸汽的生物监测
灭菌后内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无菌物品抽检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10_15日
中心供应室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压力蒸汽的生物监测
无菌物品抽检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18_23日
产房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18_23日
介入中心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18_23日
急救中心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18_23日
口腔科门诊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进行生物监测
使用中灭菌剂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18_23日
内窥镜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使用中的灭菌剂的生物监测
灭菌后内镜的生物监测(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
使用中的消毒剂的生物监测
消毒后内镜的生物监测(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每季一次
每季一次        18_23日
临床实验室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头        每季一次        18_2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4
  • 最近打卡:2024-12-27 10:31:51
发表于 2011-3-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也还在继续做这些事,每月都监测。我已经困惑好长时间了,到底还要继续下去吗?请求市质控老师说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58#鸟语花香老师,我有一次见论坛老师说现在把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定为Ⅲ类环境,把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定为Ⅱ类环境;不知有何根据,谢谢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感啊!文件、规范越来越多,究竟以哪个版本为主,卫生部在院感环境监测上应该有同样操作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1
  • 最近打卡:2024-08-09 08:41:19
发表于 2011-3-3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jllulu
谢谢你,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每年卫生监督来监测非常无奈,期盼有统一规范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