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24 11:57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safihu

[原创] 发个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标本送检及报告流程图!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昊love无限

皮下脂肪特别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你的流程。内容很实用,给你加分。与你讨论:
1. 疑似切口感染取两份标本,是由临床医师采集的吧?我们原来做的流程中也是要求临床采集两份,但落实不太好,多一份标本,临床多操作一次,采样管也多一个;实验室说可以一份标本,只要检验单有两张或者注明涂片加培养就好。
2.流程中的说明:最后一行内容有重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safihu


    妇产科人员是这样解释的,但我觉得好像有点说不过去,看看妇产科书上对于产妇的生理变化都有那些吧?再者,我们外科一位医生告诉我,临床很多脂肪液化其实都是轻微感染,只不过医生不愿意描述为感染罢了,这估计是实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也有手术医生存在切口感染不愿报院感病例之事,有了这张图,可以帮助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莹依 于 2010-11-23 23:30 编辑

很好的一张图。有个问题想与S管理员讨论:你院的涂片也是在细菌室做?我们在临检室做涂片,与临检室的老师商量时他们建议由采样医师现场就涂片,所以我们是由医师涂片,如果分泌物量少送到检验科还能涂片吗?
看了上面有些坛友的发言,感觉我们没有必要掩耳盗铃。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但医院感染并不等于就是医院导致的感染,难道你家医院术前知情告知书中没有术后切口感染这条?我认为正视它不会成为问题,我院报院感卡都在临时医嘱中开具“报医院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口感染对于很多外科医生来讲,他们总喜欢归为手术并发症或切口脂肪液化,院感人员认定是切口感染的,外科医生认为这是对他手术水平的一种否认,因此大多数外科医生不愿意承认是切口感染。
有这样规范的流程图,按此要求送检的话,应该不能再狡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柳莹依
我们是细菌室做的涂片,没有看到他们有要求临床医生直接涂片的,我想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也许这样做有他的好处,但个人认为细菌同时涂片,培养的流程可能更加对于标本的控制及结果的了解更加有帮助。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对于脓液和创口分泌物涂片要求是:
1.涂片检查脓液标本在培养的同时均须涂片,涂片的结果一方面报告临床提供最初的诊治依据,另一方面可作为分离培养的质量指标。涂片见到的细菌均应分离检出,涂片直接做革兰染色,必要时做抗酸染色,按镜下所见报告结果。

我也不太理解你所说的要求医生所做的涂片是否和细菌室所做的标本涂片的意思是一样的,由医生直接涂片再送到你们临检室看细胞情况吗?我理解的涂片是标本应当做革兰染色或是抗酸染色,医生如何做呢?

请微生物专家指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哈!已学习,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大家齐分享哈。想了好久的一个东东,今天一看如获至宝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afihu

学习了,做院感确实要储备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safihu

谢谢版主!分享了!明年想开展目标性监测,急需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柳莹依
我们是细菌室做的涂片,没有看到他们有要求临床医生直接涂片的,我想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也许 ...
safihu 发表于 2010-11-24 00:22


关于涂片,有两个目的:一是革兰氏染色或抗酸染色看细菌,二是看白细胞或脓球。看细胞是在细胞室,看细菌在细菌室。其实细菌室也可以看细胞的,但现在的检验科分工细,微生物室不愿意看细胞。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遇到与临床医生对切口感染存在争议的时候,要求按以上程序进行,但依从性很差,理由也是培养费用高,而且等培养出来了也太晚了,培养价值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桂花香
一是革兰氏染色时不是应该同时看白细胞或脓球,还有这样分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及时了,很实用,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safihu
人家微生物专家说,细胞由细胞室看更专业,另外,革兰氏染色后看细胞不如直接涂片看细胞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老师:分泌物培养和分泌物涂片有什么区别?该怎样选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流程不错!

很想知道各位老师们的医院执行情况如何?


医师们担心病程记录注明医院感染会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引来对自己不利的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