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399
- 最近打卡:2025-08-29 07:25:05
|
“超级细菌”成为最新热门话题
本帖最后由 谷子 于 2010-8-14 20:30 编辑
近日有报道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具有耐药性,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常被认为是紧急治疗抗药性病症的最后方法。
还有报道称,这种变种超级细菌目前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有可能进一步在全世界蔓延。有专家甚至认为,这可能预示着人类抗生素时代的终结,医生将难以治疗受到细菌感染的病人。
“超级细菌”到底是何方神圣?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新发现的这种超级细菌叫NDM-1,其学名叫含有‘新德里金属β内酰氨酶’的细菌,最早发现于印度、巴基斯坦一带。”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李军主任介绍说,NDM-1是一种高效酶,能让大多数抗生素失去功效。这种“超级细菌”的出现,可以说有其必然原因,即人类抗生素滥用。自从人类发明抗生素以来,细菌等微生物与抗生素之间就不断博弈。尤其是随着高档抗生素生产成本下降、使用人群迅速增多,细菌出现耐药性正成为全球性问题。
“几十年前,青霉素曾是人类最好的抗生素,病人患了感冒、发热等,打一针就立即见效。可现在,同样的毛病,使用过去几十倍剂量的青霉素,也不一定有效。”李军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综合大医院的统计,青霉素的耐药性已经高达70%以上。不仅是青霉素这样老的抗生素,就连最近一二十年研制出来的头孢类、左氧氟沙星类新生代抗生素,细菌的耐药性也高达30-50%。
“这次报道的超级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在临床上并不罕见,是常见致病菌的一种,只不过现在其基因在长期接触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德里金属β内酰氨酶。”据江苏大学副校长、微生物免疫学教授许化溪介绍,β内酰氨酶是一种水解酶,具有破坏青霉素类抗生素功能,以前国内外也报道过。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说超级细菌强大到无药可治,可能过于危言耸听,人类肯定会找到对付它的更新的药物,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据南京军区总医院药理科芮建中博士介绍,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抗生素与细菌之间就一直在“斗争”着,人类为了对付致病微生物,不断研制出新型抗生素,而细菌等微生物为了生存,会慢慢适应这种药物环境,并不断地产生变异,形成新的更强大的细菌,以此循环往复。芮建中说,过去几十年中,人类也曾几次遭遇过“超级细菌”挑战,后来都研制出了更新的药物来对付它们。比如,上世纪60年代,英国曾发现“广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着迅速传遍全球,当时也号称无药可治。可后来科学家研制出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药物,猖獗一时的“广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立即偃旗息鼓。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艾滋病毒刚出现时同样也是无药可治,人们谈“艾”色变,可现在抗艾药的有效率已经达50%以上。
许化溪提醒说,此次发现的超级细菌,主要会引起肠道等部位感染,属食源性传染病,居民只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就不会轻易被传染。“超级细菌”频现,再次警告人类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未研制出新的对抗NDM-1药物之前,不要轻易进入疫区国家旅游,更不要与患者接触。
本报记者 仲崇山
本报实习生 葛灵丹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