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朽

今年的质量万里行检查有哪些新的经验、体会、教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琪纹 于 2009-10-23 10:04 编辑

75# 沧海一粟
不同的声音:有关胃镜室戊二醛浓度的监测:
1、为什么要每日监测浓度:个人理解根据医院情况可在当日使用前监测即可。频繁的使用、反复放入镜子可能带入的水份、密闭不严导致挥发和外界对消毒液的污染等等必然造成戊二醛内有效消毒成分含量的持续减低,有研究报道提示戊二醛大约消毒100条镜子左右浓度即不达标,且监测出现致病菌。不同医院接诊病人量不尽相同,国家要求每日监测时考虑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而定的。
2、部分医院老师认为我们使用戊二醛最初的几天监测浓度都达标,监测时浪费。但实际我们再对我市近40家开展胃镜诊疗活动的医院随机抽查监测发现:a、医院不能做到及时监测浓度,做记录成为形式,其实未监测。依据是查看戊二醛测试卡的领取时间、开启时间、抽查时间与实际使用量相去甚远,甚至时较大一部分医院的戊二醛测试卡都已经过期。b、现查监测消毒槽、消毒机内戊二醛浓度不达标现象普遍,消毒机内戊二醛容器不能拆卸,工作人员不是更换戊二醛,清洗容器,而是用完添加导致戊二醛浓度无法保证。c、由于胃镜室的工作特点,多数医院镜子不够,病人多,造成清洗工作繁忙紧张,内镜室的清洗工作也多是长期由一人完成,室内无其他人,无人监管,对工作人员的依从性上也有一定的影响。d、个人认为强调每日监测浓度,且将测试卡订在本子上很有必要。虽然时间长的颜色已变化,不再能说明当时戊二醛浓度监测的情况,但却可以说明工作人员是否每日对需要监测的戊二醛如消毒槽内、消毒机内消毒用和雾化用戊二醛做了浓度监测工作,是加强工作人员依从性的方法之一。个人认为尤其是在内镜室消毒液浓度的监测上更时应该加强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老师的指点,我们省11月份要进行质量管理年的检查,应该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再次感谢。我们不是质量万里行迎检单位,想知道这次检查有没有要求穿脱隔离衣的示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3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43# 控制感染
是为了看一下床位数和院感配备人员数是否匹配,以及新生儿和ICU的医护床位比率
toto 发表于 2009-10-15 15:14

NICU医务人员比例数是多少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是哪个规范条款中要求所有要灭菌的包在里面都必须放化学指示卡?
柳莹依 发表于 2009-10-22 16:16

我们这里本来是说较大的包例如手术包才需要放置包内指示卡,然后...现在要求所有灭菌包都必须放置包内指示卡,否则就扣分: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难以理解,专家的依据在哪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61# 5433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要求
表-3.血液透析用水的水质要求(AAMI标准,2004年)"       
污染物        允许的最大化学污染物的浓度(mg/L)
钙        2(0.1mEq/L)
镁        4(0.3mEq/L)
钠        70(3.0mEq/L)
钾        8(0.2mEq/L)
氟        0.2
氯(自由态)        0.5
氯胺        0.1
硝酸盐        2
硫酸盐        100
铜、钡、锌        每种0.1
铝        0.01
砷、铅、银        每种0.005
镉        0.001
铬        0.014
硒        0.09
汞        0.0002
锑        0.006….
铍        0.0004
铊        0.002
       
表-4.碳酸盐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        
钠(mmol/L)        135-145
钾(mmol/L)        0-4.0
钙(mmol/L)        0-1.75
镁(mmol/L)        0.25-0.5
氯(mmol/L)        102-106
醋酸根(mmol/L)        2月4日
碳酸氢根(mmol/L)        30-39
葡萄糖(mmol/L)        0-11
Ph        7.1-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本来是说较大的包例如手术包才需要放置包内指示卡,然后...现在要求所有灭菌包都必须放置包内指示卡,否则就扣分:L
yylong12 发表于 2009-10-27 10:09

还是按卫生部将于12月1日实施的供应室三个规范来做吧,有理有据。
每个灭菌包都放包内指示卡,不说咱不差钱,口护包、一个持物镊+一个持物筒打成的一个包也放?如果咱真的不差钱还是把钱放到手卫生上吧,别让指示卡的厂家笑歪了嘴,搞不好这个提议的专家就是厂家的媒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WS310.2-2009中5.7.9.1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怎么理解?纸塑包装的都要放包内指示卡(不管包的大小、物品的用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无私奉献,已经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碗若秋水,真是好东东!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81# 柳莹依
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5.7.9.1要求: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该防止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则是否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与包装的物品种类有关,与包的大小无关。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第一部分总则1.4.4.2提出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将医用物品分为三类,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规范》1.4.4.4提出对其中的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比如说如果认为这个物品虽然采用了灭菌方法进行无害化,也可以不用灭菌消毒即可,如口腔科的探针、镊子等需要达到消毒效果的物品因为可以耐受高压灭菌,所以通常我们也采用高压灭菌的方法,他们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其包内可以不放化学指示物;如果该物品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灭菌,则包内应放化学指示物,如车针虽小,但是高度危险性物品,按照《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应该在其包内放化学指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89# 轻风
按照新规范规定,如果从包外可以看到包内卡的变色情况,则包外粘贴胶带,包内可不放指示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秋水斑竹,还是你给的最实用,最有看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0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供应室护士长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检查怕外行,瞎检查;检查怕内行,吹毛求疵!

呵呵,这位护士长应该是老资格的了,多次接受过外行和内行的检查才会有此感慨!
检查是必要的,及时的,促进工作,提高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按卫生部将于12月1日实施的供应室三个规范来做吧,有理有据。
每个灭菌包都放包内指示卡,不说咱不差钱,口护包、一个持物镊+一个持物筒打成的一个包也放?如果咱真的不差钱还是把钱放到手卫生上吧,别让指示卡的厂家笑歪了嘴,搞不好这个提议的专家就是厂家的媒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按卫生部将于12月1日实施的供应室三个规范来做吧,有理有据。
每个灭菌包都放包内指示卡,不说咱不差钱,口护包、一个持物镊+一个持物筒打成的一个包也放?如果咱真的不差钱还是把钱放到手卫生上吧,别让指示 ...
柳莹依 发表于 2009-10-30 14:45

哈哈,柳斑说的对,按规范来,只是我还没看到呢,去找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朽 于 2009-11-13 22:46 编辑

我们这里是一个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接受质量万里行检查的,我们医院虽然没有参加质量万里行检查但经历了升三甲,带队的对我们老大说了,院感分虽然不多但是重点检查的,以前院感委员会是分管领导是主任,现在好了是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在迎接检查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下面科室执行是非常重要的(突出了医院感染防控的关键在执行力),专家要看院感办的资料同时到临床要有印证的资料,同时会在查看现场的时候根据情况问医生、护士、护工相关的问题,查看院感是否平时落实以及工作人员对掌握的院感知识。我的感觉就是搞院感需要实实在在的去做,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

搞院感需要实实在在的去做,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说的好!  ------老朽

评分

参与人数 1 +8 收起 理由
老朽 + 8 实话实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接受了检查,检查我们的是浙江的专家。
主要体会是:制度是否落实要有依据,要有痕迹。各部门的制度和措施要有自己的特点,有可操作性。
临床科室针对感染科督导时发现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整改措施,有记录。
医院还应加大手卫生的投入。感觉我们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滞后。
本次检查比以往更注重感染知识培训的落实,注重手卫生。
感觉专家的意见比较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