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主持人、双方辩友大家好,我是反方辩友:小雨飞飞,感谢论坛提供平台让我们双方辩友有机会通过辩论活动对自己所从事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新思考,并遵循科学化、精准化管理,不茫然依从、不主观苛求!
术后不出现继发感染,顺利康复出院是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感染管理涉及的面广,无谓的付出就会让感染管理难以精准,下面由我代表我方,做最后的总结陈词:
我方查阅大量文献,结果均支持观点:手术间频繁开门不会增加SSI发生率。
依据一: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手术中(1)
“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指南》中对术前、术中、术后诸多因素进行了要求,但并未证明“手术间门的频繁开启会增加SSI的发生率”,目前没有规范要求具体的开门次数的限制,也没有反复开门会增加SSI的研究报道。目前临床研究证实,手术室人员是细菌的主要来源,虽然手术室门开关多过容易造成室内细菌菌落数的增多,但是其和临床上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直接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1】《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依据二:Perez P, Holloway J, Ehrenfeld L, et al. Door openings in the operating room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8 Aug;46(8):954-956.
手术室开门次数和手术持续时间与手术室总体及层流周边区CFU的增加呈显著相关,但与层流手术区无关(P=0.73;表1)。在层流手术区,手术室人数是与更高水平CFU相关的唯一变量,呈显著相关(P=0.03;表1)。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SSI。由于单因素分析的重要变量(手术持续时间、开门次数、工作人员数量)显示共线系数≥0.3,所以未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依据三:InfectionControlandHospitalEpidemiology,2015,36(1):93-106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遵循指南要求,积极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但令人纠结的是,纵观指南,特别是国际上的些循证指南,有一些我们日常工作中司空见惯,又很难管理的“不规范行为”,如手术中反复开门、手术人数过多、团队纪律较差等,其是否会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风险?2015年1月发表在美国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这个问题。该研究对2013年9月以前用英文发表在 Medline、 Embase、Ovid、 Web of sci以及 Cochrane数据库中,所有有关手术室人员行为对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影响的原始研究进行了检索最后,纳入27篇原始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
研究结论:令我们非常纠结的手术中频繁开门行为,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会增加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风险。
依据四: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WHO发布29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建议指南 https://bbs.sific.com.cn/thread-1902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