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7-16 09:38
07-16 09:38
05-22 10:55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icchina

[讨论] 请您帮助制订CSSD执行新标准的督查条款(有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41# 风玲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具体标准,光是理论上的,操作比较难。:fff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112
  • 最近打卡:2025-05-29 08:24:48
发表于 2009-10-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凤玲老师:手术量、种类,处理设施这些因素考虑,有无标准的数据来计算决定各区面积大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4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铃老师
CSSD与手术室有专用通道,但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做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5
  • 最近打卡:2025-05-22 10:49:31
发表于 2009-10-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怎么没有完全下载下来呀。盼望有完整的坂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1.高危险性包内放包内指示卡2.消毒包有灭菌跟踪指示标示3消毒灭菌锅每日做BD测试并有记录4消毒灭菌仪器有检修维护记录4供应室无菌区定期做微生物监测
这些标准如何检查实施,比如BD试验,能否做到空锅试验,据说相当一部分的医院的BD 试验,为了应付检查,都是跟物品一同消毒灭菌的,上午早点到供应室,跟消毒物品一起在锅里,见不到试验,下午到供应室,BD试验就发现不了问题了,我们国家的供应室人员好像老弱病残及不想干临床的,才到供应室的,因此是个薄弱环节,卫生部的标准定的再好,好像执行起来,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玲 于 2009-10-10 02:10 编辑

我明白你很希望有个直接的答案,但我可能让失望啊。
我们在设计时的参考比例是包装区:去污区:无菌存放区——1.2:1:0.8。在这个比例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建筑条件的限制、每日手术器械量和周转要求,器械在单位时间内集中处置高峰的数量,机械处理或人工处理的时间决定器械在去污区滞留的时间,要留有放置的空间。如果使用长龙的机械清洗消毒机,去污区的面积可以适当减少,因为大部分器械可以进入机器内。如果单体柜式的清洗消毒机就要看清洗周期时间考虑污染器械放置的面积。而手工清洗相对而言,面积就应较大。所有污染器械应尽量处理完毕进入包装区,因此,包装区是器械停留时间最长,器械种类集中、工作人员最多的区域,最少应分别有手术器械包装台和一般诊疗物品包装台放置面积,如果硬镜也由供应室集中处置,就有独立的区域更好。同时还要注意留有>1.2M的通道,便于包装好的物品用车送至灭菌器。在灭菌区要考虑预留装载车的运转面积,不应小于1.5M(要根据灭菌器给予的参数)。灭菌器台数少,分批等待灭菌,包装区要预留空间。所以各区的面积不能用固定的平方数,一定要考虑本院的功能。不知道我是否表达清楚,在设计消毒供应室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个发展的蓝图与目标,尽可能地把工作区域充分利用好。 42# 风雨同舟

评分

参与人数 1 +9 收起 理由
星火 + 9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蝶:不好意思,内容很多,但是初稿并不成熟,暂时不敢放在网上,请原谅! 45# 小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第二种表格更有科学性,便于操作,把“未做到“与”未完全做到”分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1# icchina
我认为第二种表格易操作、一目了然、便于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752
  • 最近打卡:2025-03-17 12:15:34
发表于 2009-10-17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还是第二种表格更有科学性,便于操作。“分值”栏后面再加一栏“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用“数字”表示,如完全做到,得几分,未完全做到扣几分;后面再加两栏,“扣分”“得分”,这样我觉得更完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子 于 2009-10-17 10:30 编辑

26# 84921501
回26楼: 照度换算:

一个25瓦灯从1米高处照下来的照度是30勒克斯,40瓦是75勒克斯,100瓦是230勒克斯。按平均照度检查.
表2 工作区域照明要求
工作面/功能        最低照度/(lux)        平均照度/(lux)        最高照度/(lux)
普通检查                           500        750=400瓦           1000
精细检查                           1000        1500=800瓦            2000      
清洗池                            500        750                            1000
普通工作区域                 200        300=160瓦           500
无菌物品存放区域                 200        300                            5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5
  • 最近打卡:2025-02-12 15:13:43
发表于 2009-10-2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第二种方法,将客观内容标准化,简便易行.: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专门的核查表(checklist)形式,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避免人为偏差。只是,部分做到中也存在做到的多少区分,能否在这中间再设一档加以区别呢?另外,请教胡教授您认为胶带长度多少才合适,有无统一标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检查结果分为完全做到、未完全做到、未做到,那么内容与要求就得更细化,不能笼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使用第二种检查表,考核内容与要求及考核结果一目了然。老师们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猫咪好可爱的意见,这样我觉得更完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52楼,谢谢你的计算方法,这样我们就知道那个区用多少瓦的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真是用心,并且能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很令人敬佩!: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种方法好,易操作、一目了然、切合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0
  • 最近打卡:2024-09-06 09:04:31
发表于 2009-10-2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种表格较第一种表格合理,认为院感检查应重点体现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体现追溯和日常的监测,比如,最近我要求在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的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过程进行记录,记录:清洗日期        物品名称        清洗操作人员姓名        检查打包人员姓名        灭菌人员姓名 灭菌效果记录(包内指示卡变色 包外指示卡变色 生物监测结果)        使用患者住院号和姓名        科别        手术名称        手术者        器械护士        手术日期 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