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慕延 于 2017-8-8 10:35 编辑
1.关于样本量计算,说得透一点,对于设计者来说,前瞻性的,要花钱的,对于样本量计算的需求可能更多一点。回顾性的数据,一般来说几年下来就那么几十一两百例,达不到样本量要求的,也就很难再提上去了,除非改做多中心。
2.单因素后做多因素,不一定只是为了得到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的一个目的是要控制混杂因素。同类型的变量,有可能都有意义,但放进多因素分析后都没有了意义了(实践经验:ALT与AST)。另外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问题就是可能存在高度的共线性。那么在这个时候,单因素分析的作用就不能忽视了,所以要综合地看这个结果。
3.个人认为,纯粹一点好一点,本文把两个组合并起来,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换做是我自己不大会这么做,除非先分析以下所研究因素在两组间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那么此后合并为一个大对照,我觉得是可以的。
4.这个‘环境危险因素’的概念可能有宏观微观的区分。宏观地理解,环境-遗传。那么这个研究针对的是基因以外的疾病成因,也就是宏观意义的环境危险因素了。微观的环境危险因素,可以是空气质量,水质啊,微量元素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