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柳莹依

对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的严重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做演练时,医护人员对于穿脱防护用品流程有争议。:pikhm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希望标准科学·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有修订版时希望:
负压救护车、负压病房使用后的处理参照卫生部“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负压手术室的要求进行。即物表消毒,更换被服,清洁地面后负压装置持续运行半小时即可。普通救护车的消毒各位同道都有很多的意见了。
物表消毒也应该区别对待,精密仪器使用75%酒精擦拭,其他物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但半小时后应用清水擦拭金属部位以免生锈。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检查者尤其是卫监可是把这个当作“尚方宝剑”的。要么你就只写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这样我的方案就好办了,如果你只写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物表,那我的方案中写监护仪用75%酒精擦拭他就会又得一条反馈整改意见。没办法,检查者就这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说的能相信吗?现场真消毒的时候记者能进去吗?能看见吗?
大家都知道都提倡科学防控,但卫生部的相关要求还是有点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雾里看花,无所是从。
:'(政府部门应当严谨,否则不知有多少人跟着跑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这样要求大家做的:
    穿时:戴帽子---- 戴一次性手套(放在隔离服内)----穿隔离服-----戴口罩----(-将隔离服上的帽子戴好所有的口封好)-------穿胶鞋(鞋套)-----戴防护眼睛----戴第二层橡胶手套.
   脱时:污染区到半污染区的缓冲间  手消毒----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解防护服----摘掉手套,将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半污染区到清洁区的缓冲间  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摘手套放入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洗手、消毒到清洁区.

我觉得这个实用,只是多了一层手套,但感染的机会会大大降低.各位给点意见.我们医院也比较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手消毒液最好买自动的那一种,否则每次按手消毒液的时候手也可能污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流程与卫生部5.13差不多,就是发热门诊穿隔离衣一定要在半污染区穿没有特别强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对其中的两个有关内容严重质疑,但愿我的理解是错误的,希望大家帮助我正确理解。

:)欣赏这样的质疑!欣赏这样的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院感人员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保护好医务工作者的安全,应该科学防控,坚持真理,不能盲从,不能因为是卫生行政部门,就让我们一线医务工作者面临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大家讨论的很热烈,我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非典的时候很多医护人员被感染,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医护人员在脱衣的程序上出了问题,在没有非典之前,哪有什么脱衣的程序?谁见过拖隔离衣的程序?医生在穿衣的过程中那是轻车熟路,目的明确:防止对诊疗对象的污染,而诊疗活动结束后,医生就会按以往的习惯随随便便的去除掉身上的装备,殊不知这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导致大批的医护人员被感染的现实。而卫生部制定的脱衣程序在此之后才出来,估计当时也是临时抱佛脚、现学现卖的产物,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如今出台的H1N1的脱衣流程,估计是参照当时制定的标准改个名头而已,被细心的柳版主看出问题。
就目前的脱衣程序而言,我不认为哪个地方制定的标准是金标准,合理就行。严谨的讲:目前所制定的很多脱衣程序都仅仅是个程序而已,都有漏洞可言。我经历过非典,当时的气温都以接近30°C,全副武装的进入污染区只需一会的功夫就是汗流浃背,我想,凡是经历过非典的同行们都不会忘记当时的感受吧?普通的浸湿了的纺织物如何能够阻挡病毒向内的浸入?此时,所有的脱衣程序都显得苍白无力,后来,上级调来了防水的那种隔离衣,一切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一线医护人员在出污染区之后,由专门的消杀人员负责全身的消毒喷淋,并辅助脱下隔离衣,这种隔离衣安全倒是安全,但有一点:就是要控制好某部位的括约肌,防止某种气体不经意的跑出来,引用赵大叔那句广告词:谁用谁知道啊!;P
严格的防护应该是:防水、防腐蚀隔离衣、全封闭面罩、水靴等等,可哪儿能做得到啊?
估计也只有军事科学院能达到标准。
所以,程序完善也罢,不完善也罢,有总比没有好,至少通过这个程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促进了领导对交叉感染的重视和投入。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gjs661 + 3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30# xiaoxiaofangf

洗不了手,就洗手套呗;P
在未脱手套前所提到的洗手就是戴着手套洗手,总不能说“洗手套”吧: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18# 一枝梅

您这样做,院长同意吗?卫生局局长同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73# xiaolongnv


院长和局长是不知道的,等到卫生厅组织全省检查时,专家拿着上头的标准来的时候专家就很高兴了.因为没有查出"问题",不就是表示"我"没有水平么?这下你自己搞一套与卫生部穿脱程序不一致的流程(中国人认中国字还是不难的嘛),"我"就有反馈的内容了.当然如果这是位真正的专家,他会认同你的做法,但"砖家"真的不少哟而且自我感觉特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32# 柳莹依
柳斑竹:您好!您提到的脱口罩(手不要触及口罩外面及脸部)----,我们在演练中发现一个问题:手不要触及口罩外面,一次性外科口罩每问题,但N95口罩不好操作,除非使劲去拉,因此我们的做法是一只手固定口罩外面,另一只手去拿戴子,再洗手或手消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40# 楚楚
楚管:我想进入污染区时都已经全副武装了,至于眼罩之前戴还是在防护服穿好之后戴(我个人认为哪样方便哪样执行,反正是在缓冲间完成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运方案上要求病人戴手套,有这必要吗?病人的手是否也会咳嗽,咳痰等造成飞沫传播流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75# 绿谷


我们用的医用防护口罩是系带式,如果使用松紧带式的就应该象你讲的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 茉莉花开

是哪!卫生部制订的流程应该考虑执行的可操作性和一致性,才可使下面的人便于执行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