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茶韵幽香

关于感控质量检查的困惑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医生对无菌物品使用都没有习惯书写开封日期和时间,象干泡镊筒和无菌储槽基本没习惯写,经常说,经常不改,自己都感觉没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都查全,不太现实吧,还不如每一次就重点查一个或几个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由于管理人员有限,也是一有空就夹个本本下临床检查啦。根本无法定时定量但每个季度肯定是大小科室都要查一遍的。但也是按16楼老师说的每月有侧重点而已民,如索证一季度一次就行,对执行力欠佳,感染率高、病人多、高危因素多的科室多跑多看了,重点部门肯定一个月要常查薄弱环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们的考核要记入科室绩效,所以是每月普查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每月院感检查,是我们院感人员接地气的必修课,虽然查到的问题有涛声依旧感觉,但对于按临床中不断流动的医护人员来说,需要我们时刻去提醒,去纠正,努力创造一个我们需要的氛围,如果没有我们和护理部的持久的、长期的、连续的检查,有些认为应该做的、应该落实的,由于缺乏监督,会流于形式。我们虽然辛苦些,但对于院感的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保持,很需要,对于大医院更需要,大的医院b不断有实习生、进修生、轮转生,这些医务人员虽不起眼,但当他们起眼时,会记得大医院学到的东西,有时用于一辈子。所以,只有每个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都遵守规范,才能将我们院感的理念持之以恒的传承下去。我们的工作是很基础,比如手卫生,谁不知道,为什么很难完全落实。这就是知道和做到的差距,这,需要我们院感人去不厌其烦的出现在医护人员身边。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阳光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性的工作还是必须要做的,即便是楼主说的这些情况,如果能得到有效改善也是我们院感人的功劳啊!另外,院感铺的面比较大,全部查肯定精力和时间达不到,还是要根据实际工作有所甄别,重点项目月月查,一般项目阶段性查是不是好一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韵幽香 发表于 2015-9-30 08:58
确实挺辛苦的,那么查下来,一般都是些什么问题呢?有没有那种“涛声依旧”的现象?还有那些鸡毛蒜皮的问 ...

老师道出了我们日常检查工作中的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长时间检查一次、检查什么内容根据人力情况而定,关键是找出存在问题并落实整改。为了完成任务的检查费时又没效果。可是现在不得不这样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liu1724 发表于 2015-9-30 08:37
我们每月都要查一次,因为要与绩效挂钩,考核办每月5号要上月考核成绩,而且要有扣分理由,如果未完成,要 ...

我们医院考核与老师考核状况相同,压力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谢谢各位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楼上各位老师有同感,每月考核检查时的内容总是那些让临床认为没有技术含量的项目,比如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的开启时间等等,但是在个人做院感工作两年以来,认为这些貌似没有技术含量的内容需要我们院感人时时督促临床人员去落实,因为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监督指导,让临床人员养成好的习惯,起码临床人员一看到我们到科室,就知道院感要求做什么,手卫生要做,医疗废物不能混装等等,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良好习惯,当然这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个得罪人的事情,但是看到工作正逐渐向着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有所进展,就算过程很痛苦,内心却是欣慰的,因为很值得!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的质量检查与形式主义有什么区别?大家去评说。
如何开展感控监测,我认为要抓重点,检查和监测都不是目的,做这些工作的目的在于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如果大家搞清了这一点,怎样检查,该不该检查,就变得很清晰了。
有些感染控制,不是感控科几个人能做到的,要联合医院其他专业人士共同来做好这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韵幽香 发表于 2015-9-30 08:58
确实挺辛苦的,那么查下来,一般都是些什么问题呢?有没有那种“涛声依旧”的现象?还有那些鸡毛蒜皮的问 ...

我们是从2006年开始对各科室进行每月1次的检查,近两三年来主要精力重点项目放在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的落实、手卫生、职业防护和无菌操作的落实和感控知识的针对性宣讲上,也是每月1次的检查,感觉有点效果,最近也感觉有些问题还是有点“涛声依旧”和“鸡毛蒜皮”的感觉,由于人手少,精力有限,再说了,说实在的,工作推进了这么多年,有些工作也逐渐步入轨道了,当然了,也和大家一样有同感-就是觉得有一些工作和人家医务科护理部也有交叉的管理职能的嘛,多部门齐抓共管也好,所以,我们最近正在思考着:是不是该改成每个季度抽一些感控小组人员来和院感科一起全面进行交叉检查,这样能省点精力做一些院感科该做的又想做的事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年开始,我大约每两个月请三四个科室感控员和我一起查房,一是培养他们自查的能力,二是人多力量大,查的问题集中反馈,科室比较重视,毕竟不是我一个人查到的问题,还有是互相学习,有特色的科室,会请感控员相互学习,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特别是临床科室到辅助科室检查,借机会让他们了解国家规范在我院如何落实到,他们感到,不光是医生护士操作规范,全院所有科室,哪一个部门都是严格按照规范落实的。从而提高他们自觉遵守各种规范和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二级医院,科室不多,总共下来有二十来个,我们是每周三有个院长大查房,我是每次查完房后就把全院所有科室转一圈,当然好多问题是临时发现的,比如到一个外科科室,发现一医生换药没戴帽子,然后到了另外一个科室发现走廊里已加好药的液体未盖棉球。。。。。。,这样一路走下来,把所有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就都记下来了,然后还有就是到科室和医生护士聊聊看还存在哪些问题不好解决的没,然后帮他想想办法,有不懂的地方顺便讲两句做个小培训等,就是这样,不刻意去查什么,有时会从医务人员口里发现一些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困惑,准备制定明年考核标准,想借鉴好方法。谢谢老师们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3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3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老师的解读,很受启发,人是需要不断提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18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困惑,感觉查来查去多是老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