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禅静思语

病例讨论,敬请持续关注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是二次缝合后3天,一直有体温(37.5~38.3).伤口局部无炎症反应,留置橡皮引流条,今日伤口局部理疗。二次培养(缝合当日留取的标本)仍然是Esbls大肠并多耐,只是数量上比第一次有所减少。
目前在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西丁2.5g  q8h.奥硝唑0.5,2次/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同舟 发表于 2013-11-16 09:15
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首先考虑脂肪液化,至于培养结果是大肠埃希菌,与分泌物的性状不符,是否有标本污染的 ...

今日是二次缝合后3天,一直有体温(37.5~38.3),其余检查均为阴性。伤口局部亦无炎症反应,留置橡皮引流条处分泌物极少,今日给与伤口局部理疗。对了,二次培养(缝合当日留取的标本)结果回报,仍然是Esbls大肠并多耐,只是数量上比第一次有所减少。
药敏显示西丁敏感,自缝合之日起,使用西丁2.5g  q8h.奥硝唑0.5,2次/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维生素C加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有什么依据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也让我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阅读了各位老师的发言,复习了一些知识,也获取了新的知识。谢谢老师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口局部无炎症反应,体温正常,不支持医院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重新送检局部分泌物培养,并涂片G染色查细菌,个人认为暂不使用抗生素,以脂肪液化来对症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暂没必要做特殊隔离。因为电刀使用出血量少,但伤口愈合会有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抗菌药使用病例讨论,跟着老师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3-11-16 09:04
谢谢!
我有个疑问:大肠怎么会到伤口里?而且还产酶并多耐,难道头孢呋辛和甲硝唑诱导所致?
既然培养 ...

可能是属于细菌定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461873977 发表于 2013-11-19 11:14
伤口局部无炎症反应,体温正常,不支持医院感染。

手术部位分泌物两次培养出同种病原菌,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定天下 发表于 2013-11-19 12:13
手术部位分泌物两次培养出同种病原菌,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吧?

是的,两次培养结果一样。可以算医院感染,科室也填卡报了。但至始至终,患者伤口局部没有炎症反应。
当初二次缝合前伤口敞开引流时,体温一直正常。缝合后至今4天以来一直有发热,为什么呢?
为了“预防感染”,医生还是根据药敏结果使用了西丁2.5g  q8h  奥硝唑0.5  2次/日.
寻找发热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叶草 于 2013-11-19 20:56 编辑

这是一个关于脂肪液化和手术切口感染诊断的很好的案例。该患者较胖,使用电刀容易导致脂肪液化,但分泌物培养提示大肠埃希氏菌菌,且患者除了中性粒细胞稍高和切口裂开以外没有其他症状,给感染判断带来一定的难度。是污染还是致病菌,是抗感染治疗还是仅局部换药引流?现在第二次分泌物培养结果证实该患者是手术切口感染。本案例提醒我们,手术切口分泌物培养出大肠应高度关注是否为切口感染。因为大肠埃希氏菌在无菌部位被培养出来,污染的几率较少的。谢谢楼主提供的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星火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取分泌物的时候有没有用生理盐水擦洗切口部位,尽可能取深部的分泌物!我认为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叶草 发表于 2013-11-19 20:54
这是一个关于脂肪液化和手术切口感染诊断的很好的案例。该患者较胖,使用电刀容易导致脂肪液化,但分泌物培 ...

谢谢小草斑斑的回复。
目前是可以明确算作医院感染了,科室也填卡报了。但至始至终,患者伤口局部没有炎症反应。
当初二次缝合前直到伤口敞开引流的一段时间,患者体温一直正常。缝合当日起就开始发热,至今已有5天余。复查血象,仍然只有中性稍微偏高,其余正常。从二次缝合当日起,医生就根据药敏结果使用了西丁2.5g  q8h  奥硝唑0.5  2次/日。用药已有6日,体温仍然不降,什么原因导致发热?——会不会是药物热吗?
医生想换成美罗培南,可否?
谢谢!

点评

可以换,该菌已经产酶,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及早控制感染,有利于切口愈合。  发表于 2013-11-20 09:1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星火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3-11-20 08:26
谢谢小草斑斑的回复。
目前是可以明确算作医院感染了,科室也填卡报了。但至始至终,患者伤口局部没有炎 ...

我认为首先要明确时候存在其他部位的感染而引起的发热。
排除比如泌尿道感染等情况,才能够针对性地治疗。
体温反复偏高的话,建议送血培养检查,再根据血培养的药敏来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脂肪液化,可能是患者肥胖(体重90kg),,手术中使用用电刀而造成的。
本人认为目前可不使用抗生素,至于耐药菌,建议还是再做一个血液培养,如血液培养结果也是支持其培养结果,那么,按耐药菌控制方案来进行相对的隔离措施并结合临床症状根据药敏并与临床药师一起进行会诊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切口换药以我们的经验用碘伏沙布覆盖伤口或堵塞伤口每日多次并保持沙布的湿润。不知是否正确,还请高人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个C反应蛋白,这个不高,就不用抗菌素。这38.3的也不算高呀,非感染也可以引起的吧?或者二期缝合本身就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认同老师的观点,通过这个病例讨论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毕竟基层医院很少见且让院感科参与的很少,收益匪浅,谢谢各位老师!!持续关注,另10MLVC+250ML生理盐水。vc的剂量是多少、我院2ml含vc0.5g,请老师解答!!有时,采用经验性用药不支持药敏结果,效果依然不错,本人至今未参透是什么原因??

点评

临床路径和指南是否有此内容?  发表于 2013-11-20 11: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在治疗上同时也应该加强增强免疫力的治疗,毕竟患者是癌症患者,而且进行的是大扫荡,自身的御病能力下降。
局部处理是必须的,加强伤口换药,同时给予理疗,我看我们医院外科很多伤口处理主要是局部处理,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