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china

错了!--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注的不静注。您认为呢?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注的不静注”这一条不单单是针对抗菌药物的吧,应该是包括所有的用药,抗菌药物现在肌注的是少了,但有些药物还是肌注的,比如小孩子用的穿琥宁、炎琥宁等。 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是不是加上根据病人的情况来选择用药途径,但是尽量按此原则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说的对,的确,现在基本没有需要肌注的了。早些时候见过肌注药物导致神经受损,脚不能背屈的病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都不能一刀切,不能因为我们现在肌注的人少了,就看不见它的好处,也不能因为注射时疼痛直接在医疗中去掉了这种给药途径,更不能因为国人不用了而否认了口服和肌注。这也是我国滥用抗生素的一个因素,口服、肌注的用量小于输液的用量。相对于输液,肌肉注射的优势还不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住院病房里基本见不到肌注抗菌药物了,但门诊上还有,主要是有输液治疗适应症但病人不愿意输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yhdtk9690512 发表于 2013-10-20 23:12
教授,我认为“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注的不静注”,广义上针对的是合理用药,狭义上针对的是“注射剂”,因 ...

同意老师的观点。从应用抗菌药物上,胡教授说的也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 发表于 2013-10-23 16:40
因为药品对用于外用、口服、肌注、静注时的原料药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纯净的。静脉注射是直接 ...

可否这样理解,肌注的不良反应居于两者之中,那么由于肌注患者多为门诊患者,即便有不良反应也很难监测到,除非患者主动回到医院复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医院已经基本不肌注抗生素了,特别是妇儿专科医院,赞同胡老师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icchina 发表于 2013-10-20 23:09
这个表述的主要错误,是“肌注”!
想想看,我们哪些抗菌药物还在“肌注”?“肌注”抗菌药物,比“静注” ...

我也常常在想肌注方法给药,注射局部高浓度的药物到扩散到全身,是不是一个药物浓度梯度呢,对微生物的作用会科学吗?再说了不管什么痛都打屁股也不公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14#楼老师的意见,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品种、剂量、给药途径、使用时间等等,综合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观点,我院抗菌药物只有口服和静滴了,肌注都已经记不起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肌注再主要的是带给病人痛苦,药物体内的持续作用应该大于静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质疑太对了,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版):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给药途径:
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胡教授的观点。规范、指南的条条框框有时候会束缚、限制我们的思维,很少有人会认真反思其可行性并提出质疑呀,这正是应该向教授学习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肌肉注射抗菌药物不易被接受,太痛苦了 但还有些是肌注的如长效青霉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很多,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几乎不采用肌肉注射了,但是必须针对病情采取不同的用药方式,传统的理论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同意以上老师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胡教授的质疑,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应以口服和静脉给药为主,实际上肌注由于不良反应等问题近几年在临床上已经很少采纳,因为肌注后药物的血药峰浓度一般在0.5-1h到达,各种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磷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等均可肌注,但其中有些药物的局部刺激性较强,常需要与局麻剂如利多卡因等同用,即使如此,局部仍然可以有硬结形成而影响药物的迅速吸收,而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红霉素等药物由于刺激性特强,静滴时需要缓慢滴入静脉内,更不宜肌注给药,也如有些老师所说儿童更因不适当的肌肉注射造成臀肌萎缩,因此,抗菌药物不宜也不提倡肌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文点 +5 收起 理由
无极紫晶 + 5 + 10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点,肌注的患者依从性也很低,因为给药后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个人体质、耐受的痛域和是否产生硬结有关,采取坐位和卧位都会有不适,那么按照药物的血药浓度应该每日2-3次给药,即使是轮流两边注射,我看谁都受不了,更何况是需要连续几天给药,很难想象,估计连走路都很难受,因此,当可以降阶梯时应选择口服给药,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医生已经在做的了,我觉得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在可以口服给药时选择了静脉给药,以及在患者已经在不需要静脉给药时能够及时的选择口服给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 发表于 2013-10-23 16:40
因为药品对用于外用、口服、肌注、静注时的原料药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纯净的。静脉注射是直接 ...

很多年前,我听过一个省临检中心主任的课,他说:“从保护肠道菌群的角度看,他们建议直接用静注。就是说口服药对肠道菌群杀伤力很大,到了真正感染部位药效可能就所剩无几了。”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抗菌药物本来也认不清哪些是肠道益生菌,哪些是导致感染的有害细菌。
后来,又听过一位专家的课,他就非常反对静注。因为肌注造成臀部肌肉挛缩的不良反应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发现,而且不会是致命的;但是静注带进血液中的微粒(比如过去的胶皮塞被针头划下的)造成的恶果可能要在几十年后才能被发现,这个后果可能是致命的。我觉得也挺有道理的,到底有多少人做个这方面的研究,发生血栓的人是否跟曾经的静脉注射有关?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向胡教授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经常反思我们的工作和经验,做些真正有意义的工作,拿数据说话,再不要让人家说我们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服、肌注、静滴从安全性、方便性及疗效,各有各的特点,人个认为医疗活动还是得以人为本,医疗服务还得人性化,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基本原则还是尽可能的遵循“能口服的不肌注,口服肌注的不静滴”,这个“能”得要有病人同意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阿女老师的说法“能用小剂量管用,就不用说明书中的最大剂量,能用低一级别方法的就用低一级别方法”,我和家人平时用药也是这个原则,只是能口服尽量口服,效果不好的话,才会考虑静滴,至于肌注看什么药,一般采取肌注的情况较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