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细菌耐药

有奖调查:全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规模与现状调查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打印了表格,结果实验室的同仁说,已经填过了,那我就不再重复填写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桂花香 于 2013-5-3 15:47 编辑

一节前太忙,今天又看了一下调查表,还有疑问:
我们医院的检验科有些特别,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测在免疫室进行;寄生虫检验在常规室进行;真菌的检验除了在微生物室,皮肤科的真菌实验室也开展,涉及到核酸检测的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
他们的工作算到临床微生物室的工作内容吗?
人员统计该如何计算?是否把这些实验室的人员都统计进来?
微生物室以外的其他室如常规室的人员还承担其他工作,这些工作人员算兼职?
还有:纸片扩散法(   ),MIC检测(    )都做的话,在调查表上能填写否?因为有几个药是手工补充的。

不好意思,小小的调查表,我弄复杂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提得很好啊,谢谢,简要回答如下:

1.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测在免疫室进行;
答:这个情况在国内基本都是这样的,相关工作量可以纳入统计,人员的话,可以算兼职,或者估算一下也行。比如,实际有两个人进行这个工作,但每人只有一半的时间用于血清学试验,那可以填写一人。

2.寄生虫检验在常规室进行;
答:这个也可以计入微生物室的工作

3. 真菌的检验除了在微生物室,皮肤科的真菌实验室也开展,
答:以微生物室为主进行统计即可,皮肤科的真菌检测量应该不会太大。

4. 核酸检测的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
答:全国基本都是这样,但是我的调查表中所指的分子生物学是特指进行临床疑难菌株的测序鉴定,据我所知,基本没有医院开展的。

5.他们的工作算到临床微生物室的工作内容吗?
答:上面已经回答

6.人员统计该如何计算?是否把这些实验室的人员都统计进来?
答:是的,按实际工作大概进行折算

7.微生物室以外的其他室如常规室的人员还承担其他工作,这些工作人员算兼职?
答:可以算兼职。

8.纸片扩散法(   ),MIC检测(    )都做的话,在调查表上能填写否?因为有几个药是手工补充的。
答:手工补充其实就是纸片扩散法吧。

非常细心的问题,感谢你的关注与非常好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专门到微生物室进行了调查,有一点疑问,我们医院病毒检验和血清学检验是免疫室做的,这几项填不填?
我国临床微生物学现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临床标本合格率有待提高,痰标本量太多,而血标本量太少;
对我国微生物学未来学科发展的建议:建议加快人才培养和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同时认为应着重微生物室的规范化建设,建议建立区域性中心微生物室,而不是所有二级医院都设微生物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细菌耐药 于 2013-5-4 07:51 编辑
楚楚 发表于 2013-5-3 17:00
今天专门到微生物室进行了调查,有一点疑问,我们医院病毒品走私案检验和血清学检验是免疫室做的,这几项填 ...


血清学检验在免疫室,这个是可以纳入统计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对不清楚的事项咨询检验科,支持细菌耐药版主的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科室的年轻姑娘去完成这项工作,有助于年轻人了解微生物检验的工作情况。估计下周才能交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桂花香 发表于 2013-5-3 17:32
让科室的年轻姑娘去完成这项工作,有助于年轻人了解微生物检验的工作情况。估计下周才能交卷。

好主意啊,还正好培养一下年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3-5-3 17:29
明天对不清楚的事项咨询检验科,支持细菌耐药版主的工作。

谢谢支持,有了SIFIC广大版主与会员的支持,相信这项调查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己提交调查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5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啊,已加分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楚 发表于 2013-5-3 17:00
今天专门到微生物室进行了调查,有一点疑问,我们医院病毒检验和血清学检验是免疫室做的,这几项填不填?
...

“我国临床微生物学现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临床标本合格率有待提高,痰标本量太多,而血标本量太少”

CEO分析得很好,确实如此,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痰标本实在是太多了,而血培养标本实在是太少了。我个人也在多篇学术论文与专著中指出了这一点,希望将来能有所改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调查表,积极调查上报。希望能对我们国家临床微生物的现状有所改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克什克腾 发表于 2013-5-4 07:54
下载调查表,积极调查上报。希望能对我们国家临床微生物的现状有所改变。

谢谢大家,相信有了大家的参与和支持,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现状会得以逐步改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3-5-4 07:51
“我国临床微生物学现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临床标本合格率有待提高,痰标本量太多,而血标本量太少”

...

不知道其他医院微生物室的人员是否轮转,据我院微生物室人员讲,我院配备的人员算多的,6人,但只有3人长期固定,还有3人是要到其他室轮转的,也就是说微生物室日常工作是6人,但有3人的专业并不固定,或许今年在微生物室,明年就到免疫室了,所以我填写的人员是专职3人,而您链接的地方没有兼职这一栏,当然我还是写在那个框框里了。您认为有轮转的必要性吗?如果没有必要,如何避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楚 发表于 2013-5-4 08:38
不知道其他医院微生物室的人员是否轮转,据我院微生物室人员讲,我院配备的人员算多的,6人,但只有3人长 ...


我来联系一下技术人员,把兼职人数一栏加上去。

临床微生物人员参与轮转这个事情在国内很常见,主要还是检验人员不足引起的。其实从掌握基本知识的角度,刚工作时轮转2年左右就够了。然后就应该一直定在临床微生物室,这样其在专业上才能有所作为。很多单位实行大轮转,等这位同志转了一圈再回到临床微生物室时,很多基本操作差不多全部忘记了,根本谈不上什么钻研了,能把临床应付过去就不错了。

如何避免,这个难度较大呀,在中国,还是领导说了算的,这就得让领导明白这个道理才是最好的办法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核定床位400张,其实病人600多,二级综合医院,微生物实验室2人,正准备扩展,下载表格,参加这个很有意义的调查,真实准确填写,希望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更上一层楼!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风细雨 发表于 2013-5-4 09:03
我院核定床位400张,其实病人600多,二级综合医院,微生物实验室2人,正准备扩展,下载表格,参加这个很有意 ...

感谢大家积极和认真的学术态度,感谢大家对“全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规模与现状调查”工作的大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参与调查了,微生物室真心让我尴尬,二级医院啦,每月的细菌培养……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细菌耐药 + 5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手 发表于 2013-5-4 09:07
我参与调查了,微生物室真心让我尴尬,二级医院啦,每月的细菌培养……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只要认识到问题就好办了,中国临床微生物确实有很多问题存在,但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会一天天地好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