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283
- 最近打卡:2025-10-03 08:12:5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浪之水 于 2012-7-1 03:49 编辑
xuxin 发表于 2012-6-27 17:15
我觉得这个故事表达的是,张三很能干,李四虽然肯干但不会干,不知道把事情做完整?
弱弱的理解,不知对 ...
这个故事确实引起歧义了。
一楼帖子表达的是这个观点:“肯干比能干重要”。 二楼帖子转载的小故事所表达的似乎是这个观点:“能干比肯干重要”。这表明论据与论点不协调。
事实上,针对如何判断“肯干和能干孰重要”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一楼,我阐述道:前不久听一位管理专家讲课时,提到“肯干比能干重要”。联想到院感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肯干的人努力干,变成了能干的人,离干成也就不远了。但能干的人不一定肯干事,不肯干事就干不成事。从这个角度说,肯干比能干重要。
在16楼,wujin24老师阐述:要说“肯干就比能干重要”也有点过,积极肯干的人的工作精神令人赞赏,但是如果能适时地停下来思考,多找找规律,多摸索方法,可能可以做得更好。特别是我们做院感的,身兼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如果只是一味的肯干,一味的追求细枝末节的落实,而不站得更高一点看待和分析问题,恐怕很难推动全院的落实和提高吧。原因是,虽然你的敬业精神值得佩服但你的智慧确实得不到认可,没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说话的气量会大打折扣的。
在64楼,胡杨老师阐述:
管理专家讲课时,提到“肯干比能干重要”-----------那是伪命题,要正确看待。
专家讲“肯干比能干重要”,是为了强调“肯干”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绝对化,就有失公允,会误导一干人等。
管理学讲“效率和效能”,说的就是“做好事和事做好”的关系。
“埋头拉车不看路”,讲的就是典型的“肯干与能干的关系”,自己琢磨,不要被所谓的专家“忽悠”。
也许正如23楼细雨润竹老师阐述:辩证地看问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切入点不同,结论自然迥异。
肯干不意味着能干,能干也不意味着肯干。如果既是肯干,又是能干,那是皆大欢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