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233
- 最近打卡:2025-08-18 08:08:50
|
初看您的言论觉得很有道理,细细品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不知您参加的培训班具体指的是哪些,不过按您说的卫生部的专家、编辑部的主任、大医院的主任可以看出您参加的培训班级别不低呀。
每次参加培训班之前我主要是看聘请了哪些专家,在感控领域的知名专家估计大家也都耳熟能详,对每个专家的擅长领域也有所了解,带着目的去参加培训,收获之大自不必说。
就您说的“不要请些专家来讲述西方国家、日本、香港等的经验,专家就是要讲自己是如何做的,如何完成国家要求的,把自己好的经验传授给大家,而不是把自己都没有经历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如果这样,只能给大家造成误解”我有不同意见,首先,吸取国外先进经验这本身对我们而言就是个开阔视野的机会,这在级别高一点的培训内容中是要占一定比例的。另外专家自己的经验对您、对我并不一定适用,如果专家过多推荐自己的实战经验,恰恰可以对大家造成误导。适合他的经验怎么一定就会适合您呢?您院的院感危险因素与他的相同吗?你院的干预重点和专家的怎么可能完全一致呢?
前段时间听李六亿教授的一次课,她就她们医院进入某些环境是否穿鞋套问题做了一个研究,结论是不穿鞋套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不穿鞋套不会使感染率升高。试问这个结论对您院适用吗?您敢因为李教授的科研结论直接取消您院的这一行为吗?我们和李教授的医院环境不一样,就诊的患者群体不一样,所以我们不敢拿来就用,我们也要有我们自己的数据才能做决定吧。
以上也是纯属个人之见,相信我们虽有不同的见解,但有相同的目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