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圈子
Group
问答中心
活动商城
@免费资料
@VIP专区
#全民话题
AI文库
AI聊天
活动中心
积分商城
积分捐助
课件库
法规库
视频库
工具箱
新媒体联盟
专家笔记区
专题见稿区
专题专栏区
活动中心
积分商城
感控书城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5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音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自编书库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多耐监测与防治
›
研读国外MRSA控制指南,对正在制订的我国指南,很有启发 ...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icchina
[讨论]
研读国外MRSA控制指南,对正在制订的我国指南,很有启发
荐
火...
[复制链接]
ttmm
ttmm
当前离线
积分
353
发表于 2008-6-7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婉若秋水 的帖子
说的大实话。在中国,没有行政命令,和自己的官帽没有关系,很难有人去执行。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缕阳光
一缕阳光
当前离线
积分
857
发表于 2008-6-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icchina 的帖子
今年我们每月对临床科室进行质控检查的工作中,增加了对临床人员院感知识的提问,发现尽管院感人员现在非常了解和重视耐药菌的知识,但除ICU,呼吸内科等重点科室外,大多数临床医务人员对MRSA等耐药菌的知识掌握比较欠缺,因此我觉得首先应该制定并颁布我国的指南,再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会促进控制措施的落实.在MRSA控制措施中隔离,筛检,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不容易操作.因为这些都与医疗收入或患者经费有关系,需要如临海听涛所说的政策支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3908
发表于 2008-6-8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一缕阳光 的帖子
赞同!
在大多数临床医务人员对MRSA等耐药菌的知识掌握比较欠缺时,有指南就有依据参考,是一个迅速提高觉悟的捷径:lol 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也需要指南的统一标准?:handshake
尽快有一个参考国内外循征的MRSA预防控制指南非常重要!!通过MRSA预防控制可以提高院感控在医院的地位??去年卫生部管理年对MRSA预防控制督导已经引起相关医院的重视,把观念变成行动是胡教授一直推动和倡导者!!期待好消息:lo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JIADINGSSD
JIADINGSSD
当前离线
积分
904
发表于 2008-6-8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对MRSA医院领导一定要重视,靠院赶人员重视汇报,实在无多大作用,愿质控中心在年度检查中,多为领导同志上上课,有必要扣分,只有分,头才看重,才会支持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控制感染
控制感染
当前离线
积分
9660
发表于 2008-6-8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Q :Q :Q :Q :Q 在中国,没有行政命令,和自己的官帽没有关系,很难有人去执行。就象现在的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与政治挂钩,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物力,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如不将该规范或控制措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若没有卫生行政部门的红头文件,执行就无力度,显得苍白无力。:fdafasdf 给措施的落实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吧!
[
本帖最后由 控制感染 于 2008-6-24 20:16 编辑
]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
当前离线
积分
597
发表于 2008-6-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这是好办法,在这里可以很快更新观念,谢谢胡教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ing
ling
当前离线
积分
621
发表于 2008-6-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icchina 的帖子
真巧,在6月6日的《新民晚报》A40版新民环球.社会拦里有一篇报道《英国医院管理松 超级病菌添帮凶——接触病人竟然不洗手 医生无知滥用抗生素》,文章里反映出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国家医院存在的问题:“1、清洁制度松懈—手卫生执行不力,原因是医疗服务系统内的医护人员工作量过大,传染病预防意识不强使他们很难做到勤洗手;2、对MRSA带菌者筛查不力、管理不严—没有足够人手展开对MRSA的筛查工作,微生物学领域研究人才短缺防控工作进展缓慢;一些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不对超级病菌携带者实施隔离......。”英国政府正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力求在今年夏末将MRSA感染率降至2004年的一半,......。“为此,英国政府今年3月已拨款5700英镑,在全英医院开展”深度清洁”工作.....,另外还出台多项措施比如每年拨款2.7亿英镑招聘更多护士和药剂师开展传染病防控,有效解决抗生素给药不当问题。” 相信能给我们卫生部制定政策有一些指导和启示,就是政府要财政上支持和卫生行政部门参与管理督导,MRSA等超级病菌的防控工作才能象当前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一样得到重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镜中月
镜中月
当前离线
积分
1513
发表于 2008-6-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icchina 的帖子
1、将该规范或控制措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
2、检查:专门查院长关于本院MRSA的情况,结合实地检查。
很多工作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外部环境不支持,很难完成:jump :jump :jump ,只有检查、扣分或医疗纠纷,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monkeywdl
monkeywdl
当前离线
积分
2730
发表于 2008-6-9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个好东西,我们一起来学一下.不过,最近,我做的MRSA隔离卡ICU主任不乐意接受.看看人家国外的工作真扎实!控制耐药菌,我们任重道远!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草青青
小草青青
当前离线
积分
1898
发表于 2008-6-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科制定了MRSA和VRE的院感防控措施,领导和科主任、护士长还比较接受,但不知具体实施会怎么样。如有红头文件,我们的工作就会好做许多。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草青青
小草青青
当前离线
积分
1898
发表于 2008-6-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科制定了MRSA和VRE的院感防控措施,领导和科主任、护士长还比较接受,但不知具体实施会怎么样。如有红头文件,我们的工作就会好做许多。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桃花朵朵
桃花朵朵
当前离线
积分
1324
发表于 2008-6-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看法
1、下载学习国外经验,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
2、MRSA和VRE的监测、预防、控制光靠院感人士摇旗、呐喊是不够的,一定的是指令性的。而且应明确院感人员、临床医师、检验人员、领导的责任。
3、很多工作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外部环境不支持,很难完成,只有检查、扣分或医疗纠纷,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dqh2007
dqh2007
当前离线
积分
1241
发表于 2008-6-1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谢谢,学习中....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jiesi
jiesi
当前离线
积分
591
发表于 2008-6-1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学习中。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薇荷
薇荷
当前离线
积分
726
发表于 2008-6-10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多数微生物室来说,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MRSA的检测都很简单.
而标本的采集是关键.因此,做好MRSA的防治需要院感、临床、微生物室三者的合作与沟通.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红樱桃
红樱桃
当前离线
积分
643
发表于 2008-6-1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细菌的预防控制已开始引起重视,制定一个符合国情的指南迫在眉睫,国外的指南很详尽,开眼了。各位翻译老师辛苦了!: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芽儿
小芽儿
当前离线
积分
814
发表于 2008-6-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ing,多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uoxiuqin
guoxiuqin
当前离线
积分
372
发表于 2008-6-1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谢谢您!真应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袖珍
袖珍
当前离线
积分
2168
发表于 2008-6-1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文章,学习了!真如各位说的,这项工作如果领导不重视,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我院的分管领导也是不重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泉子
泉子
当前离线
积分
2535
发表于 2008-6-1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不重视,其观念滞后;院感的人的行动不能落后,尤其胡老师有成文的指南发布之后,临床医生护士不知道:第一 MRSA隔离、第二检出,第三危害,就是我们失职;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我们可以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逐一病例磨破嘴皮说,顽石也能听进去,效果就出来了,威信就有了,人家就依赖你了,你的感觉就来了,良性循环!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产ESBLs肠杆菌是否需要接触隔离?
具有耐药性,且存在院内传播风险,但对患者预后影响较低,医疗资源也有限,所以...
查看 »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