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月亮蒙胧

换药、标本采集按分工不同回答了临床医生提出的种种问题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月亮蒙胧

曾有医生抱怨:都化脓了,细菌培养竟然无细菌生长,微生物室的水平忒差了。后来我看他留的标本,的的确确是一包脓,我问他:您认为脓里面能培养出细菌?他说:都感染了当然有细菌了。在他换药时留了两个标本,结果一个有菌生长,一个无菌生长,看到结果他恍然大悟:脓里面的细菌都死掉了当然培养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标本规范采集还真是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脓里面能培养出细菌?脓里面的细菌都死掉了当然培养不出来"

很好的现场培训学习机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上各位老师的观点,学了不少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院感工作就要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沟通,才能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所在,使问题得到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也一楼老师存在的类似问题,细菌室标本培养阳性率低,明明有感染,培养结果却什么菌也没有时培养 。按楼上老师的做法去做,联合现场办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xiaolongnv

谢谢斑竹提醒呀,其实我关注此病人就是从第一次标本的送检结果那天起的,每一次培养出胞曼不动杆菌,事隔5天第二次结果铜绿假单胞,细菌室不同意了,说标本采样是否有问题呀?我就去科室了解情况了,情况是这样的:第一次是主管医生采样,方法基本是正确的;但第二次是转科医生采样,方法是打开敷料就取分泌物集中的部位了。事隔3天第三次培养霉菌,又到医生不同意了,我只能把他们集中起来查房、采样了,结果今天出来了:涂片偶见G-菌,培养结果阴性。头大!!
老师们再给支支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不上图片技术不过关了,没文化真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321
  • 最近打卡:2024-07-30 10:30:00
发表于 2011-4-1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月亮蒙胧
1、点击“回复”或者“编辑”,然后再次点击“高级模式”
[ 未命名.jpg
2、点击“图片”然后通过“浏览”,选择您要上传的图片(如桌面“未命名2)
未命名3.jpg
3、选择”上传“该图片,并选择“点击插入”
未命名4.jpg 未命名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会上传照片,谢谢昊love无限老师的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月亮蒙胧

前前后后历时一个多星期,随着抗菌药物治疗,或许感染得到控制,很难再培养出最初的病原菌。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有些事无所谓绝对的“对”和“错”,关键是通过这件事能够规范一些事情,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多从自身找原因,院感科要做好调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昊love无限


    谢谢美女超版,我收藏并学习了,这次暂不发图片了,小龙女老师说得对,不在此事纠结了,关键是该科医生这几天的标本在细菌培养前先做涂片检查了。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进制 于 2011-4-12 05:20 编辑

第一次主管医生与第二次转科医生、第三次…采样有何不同处?对于细菌培养检查,取材正确亦极重要,然后才轮到细菌培养前涂片检查;若频频送来的都是不合格标本,后来涂片全为白费之功。
27楼月亮蒙胧老师提及的:“涂片偶见G-菌,培养结果阴性。”问题,涂片偶见到的G-菌,也许是经已被之前使用抗菌素杀死尚未溶化菌体残骸;或也许贵细菌室所使用培养基及其培养环境不合适其生长之缘故。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分析因果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真有趣,我院的阳性率也低,只是各部门没互相闹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风 于 2011-4-12 08:32 编辑

回复 1# 月亮蒙胧
我很欣赏你的工作方法,能够号召这么多部门与你联动,效果真好,效率很高,学习了,值得推广。医院感染控制是多学科、部门共同参与才能有成效。记得我才做院感时,跟院长到外科查房,医生们是一片声讨微生物实验室的声音,基本就是脓渍不长菌,遇到切口感染送检耽误时间,没有结果,还是要按照经验来用药;积极去找微生物实验室沟通时,又被埋怨了一通,后来自己通过培训学习,了解,掌握了基本的采样方法,微生物实验室规范送标本的要求,下发科室,并请专家就标本的留取进行全员培训,(我一直认为,标本的留取是关键,采样不到位,微生物实验室的报告就有偏差,接下来......全是错误的方向下进行一系列的错误的判断、治疗措施等),后来再去查房时与外科医生们交流,有时是要亲自去采样的,效果很好,院长也对我们院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们的关注,感动呀!本不想就此事再纠结了,但今天又看到二进制老师、轻风老师的回贴,发现自己发此贴受益非浅,得到那么多老师们的指导,也一改我平常看帖不敢回贴的习惯(水平有限),医院感染控制是多学科、部门共同参与才能有成效。院感科很多时候又充当起协调角色,经过这些年,我发现全院培训比不起科室培训效果,科室培训比不起日常现场培训或同一层次人群(住院医师或护士)培训,翻书找学习不如到论坛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现场沟通方法。此次等级医院复审,我们也是联合医务、护理一起深入病房解决实际问题,受到很好的效果。有些重要的问题分管院长也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院感工作沟通协调很重要,看了各位老师的回帖,感受颇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哪位热心老师能将标本采集的正确方法贴贴啊?包括:尿标本、痰标本、伤口标本等,最好有出处,谢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的管理经验,学习了!可是我们如何才拥有您这样的面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