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多耐监测与防治
›
卫生部培训要求,院感专职人员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了解多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回帖
04-09 21:27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主题帖
04-09 21:26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星火
卫生部培训要求,院感专职人员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火...
[复制链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楼主
|
发表于 2011-3-29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ygdq702
可能操作污染标本?偶然误差?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hong
chong
当前离线
积分
317
发表于 2011-3-29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这样做的,每天去在医院内网可以查看检验科报告,再根据所查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去病房进行督查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有缘
有缘
当前离线
积分
2481
发表于 2011-3-2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有缘 于 2011-3-29 21:02 编辑
我科的专职检验员每天上午半天在细菌室上班,检出多重耐药菌我科第一时间就能知道,我科根据检出的多重耐药菌特性,打印治疗、隔离措施指导通知单,下到科室进行指导,并根据卫生部隔离技术的要求在房门或床头上贴我院制作的相应标识(接触传播—蓝色的洗手标识;飞沬传播—粉红色的口罩的标识等)医务人员一看就知道应该怎样做好隔离,因为我院制定了医院感染责任追究制,发生院感事情要追究责任的,科主任都很重视,科里接到检验报告单我科没急时到会打电话催,执行还比较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nyzxyy
nyzxyy
当前离线
积分
753
发表于 2011-3-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 医院感染管理科
院感专职人员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了解
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基本做到了,太辛苦!而且意义并不大,主要的是要改变临床医生、护士的理念,开发院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仅靠感染专职人员作用微乎其微!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实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公的宝宝
老公的宝宝
当前离线
积分
1385
发表于 2011-3-3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方法很好,已经学习了,院感新手在这里谢谢各位老师的指点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
当前离线
积分
3097
发表于 2011-3-3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微生物实验室每天电话上报,每月汇总上报。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逸
小逸
当前离线
积分
1516
发表于 2011-4-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院感内网与微生物实验室连网,把多重耐药菌资料要求信息科整合到内网里,每天上班打开内网、点击多重耐药菌栏与日期,多重耐药菌病人的信息就显示出来,然后通知相关科室要求做好接触隔离,院感专职人员再下病区检查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feier7140
feier7140
当前离线
积分
1347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打卡总奖励:9
最近打卡:2025-04-17 10:14:41
发表于 2011-4-2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做不到,人员、时间不够。我们是院感专职人员至少每隔1天到微生物实验室详细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针对多重耐药菌检验报告单(无论其是否是院感病例)到科室查看病历,跟临床主管医生沟通病情,确定是多重耐药菌患者(也有不少是污染菌的,跟患者病情不符合)再指导医护人员做好该患者接触隔离工作。现在我院已安装好电子病历系统,正在调试中,运行后我们专职人员就可以每天查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吕永红123
吕永红123
当前离线
积分
6273
发表于 2011-4-1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是检验科给院感办报,但是每个月的标本量太少了,不知怎样分析。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天ぁ
天天ぁ
当前离线
积分
367
发表于 2011-4-19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微生物室与我院感科电脑数据相连随时可查看,除了周末我们正常工作日每天上午查看。微生物实验室如检到多重耐药菌电话告知院感科和临床科室,院感科到督促和指导临床科室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细雨润竹
细雨润竹
当前离线
积分
11630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打卡总奖励:45
最近打卡:2024-11-10 17:11:10
发表于 2011-4-2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zhangfh(星火)
无缘亲聆,但看老师帖出来的课件内容,的确受益匪浅:
1、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应限制万古霉素的滥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已经力荐医院从去年10月份开始实施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应用关注,每月统计分析并报院领导审阅,临床药学提供指导,医务科规范医生用药行为,初见成效。
2、洗手是防止病原菌蔓延的简单而最重要的措施,但往往被忽视,应加强洗手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临床手卫生依从性低,是目前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瓶颈和软肋,他们是理论上个个精通,实际中却往往忽略,尤其速干手消耗量,每月统计时总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一个字:晕
3、发现耐万古霉素细菌感染患者,应及时予以隔离,进入病房时戴手套,防止细菌广泛污染物品表面,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
去年底发现过一例,及时启动一系列地预警机制,严格接触隔离措施,并组织了专题培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4、提高菌检率——
这是项重要但却非常费心费力地工作,想了好多办法,比较凑效的一招:每天进临床微生室检索,及时针对有意义的病例进行分析点评,要求临床每周上报治疗用药情况结合我们的病历回访及每月例会分析反馈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理论结合实际探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楼主
|
发表于 2011-4-2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细雨润竹
感控和合理应用抗菌药是我们预防与控制细菌耐药性大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日本ICT模式有很大启发,他们的MRS检出率较低啊。协和医院(北京)投入感控设施据说一年超过800万元,MRS低了很多。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细雨润竹
细雨润竹
当前离线
积分
11630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打卡总奖励:45
最近打卡:2024-11-10 17:11:10
发表于 2011-4-2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zhangfh(星火)
近期浏览了卫生部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方案,抗生素考核不在我们的业务内,还有2011年对药学部建设标准那个文件中,也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责放在医务部和临床药学那块,依稀记得有条要求是要医务部门配备专人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看来我们感控人在这块工作中应该换位成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而非主导职能了,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在这块比较关注:治疗用药前送病原学监测情况,多重耐药目标菌株监出情况,抗菌特药使用率问题等,之前曾竭力主导的培训角色,统筹协调角色,起草抗菌药物管理文件角色正在逐步有意识地淡化中
,我想腾出有限的精力来做更需要我们做的那些工作,不知思路是否有误,恳请老师指点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楼主
|
发表于 2011-4-23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细雨润竹
在51楼我已经说明感控与合理应用抗菌药一样重要,偏废不得。在感控的基础上熟悉抗菌药合理应用,会对感控起到促进作用。合理应用抗菌药主要依靠临床微生物的技术支持,细菌耐药流行病学资料对合理应用抗菌药很关键。所以感控专家也是医院流行病学家,香港和台湾模式对大陆有很好的启示。大陆还没有认识到临床微生物学家重要性与感控,但国内著名的感控学者都很熟悉临床微生物,比如胡教授,倪语星教授,李光辉教授,马小军教授,曹彬教授等担任感染管理科主任也担任微生物室主任,甚至兼任感染科主任,他们是国家队学科带头人啊!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韦李
韦李
当前离线
积分
1102
发表于 2011-4-2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也是感染科与微生物室联网我,每天查看不成问题,难点跟53# 细雨润竹情况 一样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豆子
小豆子
当前离线
积分
1109
发表于 2011-4-2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一周去细菌室2~3次,查询耐药菌单,再到科室指导落实,近期准备和细菌室联网,以后方便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山明水秀
山明水秀
当前离线
积分
1284
发表于 2011-5-2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科院内网与微生物实验室连网,每天上班打开内网、查看病原菌检出情况,再将多重耐药菌下载到耐药菌监测表中,然后通知相关科室要求做好接触隔离,并填写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表,按隔离措施表对照隔离措施是否落实,有落实的打勾,未落实的加强管理,院感专职人员再下病区检查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并指导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当前离线
积分
19425
发表于 2011-5-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hangfh(星火)
多重耐药菌我们是微生物室只要检测出来就把报告单一式二份,一份给临床科室,一份送给我们院感科,然后,我们的专职医生下临床去查看并提书面指导意见,必要时,护士也一同去查看。我科不能解决时,向临床建议要求医务处组织全院会诊,我科专职医生参加会诊。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豆豆123
豆豆123
当前离线
积分
873
发表于 2011-5-1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是检验科要是监测出多重耐药菌,会主动联系院感办和临床科室的,然后我们院感办下去督查隔离措施落实的如何,不符合要求的加以指导。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秋风夕雨
秋风夕雨
当前离线
积分
354
发表于 2011-5-1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
求控制“产酸克雷伯杆菌的治疗方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SIFIC2025全国感控年会开放注册啦
“SIFIC2025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将于2025年7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现已开放注册报名!
查看 »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