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涛之妖妖

急求:“医院感染暴发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程序”?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水墨画

期待有老师做进一步的内涵解读,比如新生儿科短期内上报5例“鹅口疮”,按照上述步骤处置时:
7、未发病者与感染病人、可疑传染源或媒介隔离
10、有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形成假设。
1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证明假设。
12、微生物学上证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等项目应该如何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0-12-14 10:28 编辑

回复 1# 水墨画
11条
    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组患某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再选择一组不患该病的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之间在疾病发生之前有关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如果两组的暴露率确有差别,则可以建立所研究疾病与因素之间存在关联的假设。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有下述几项特点:
    1、是一种回顾性调查  研究者不能主动控制病例和对照组对危险因素的暴露有无和暴露多少。因为暴露与否已是既成事实。
    2、是一种从“果”到因的调查  在研究疾病与暴露因素的先后关系时,是先有结果,即已知研究对象患某病,再追溯其可能与疾病有关的原因。因而调查方向是回顾性的,按照从果到因的时间顺序进行研究。
    3、设有对照组  对照组由未患 所研究疾病的人组成,用来与病例组进行比较。
    队列是指具有共同经历、共同暴露某一因素或共同具有某一特征的一群人。队列研究是将特定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个亚人群,追踪观察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未患所研究结局疾病的人群。暴露于某研究因素的研究对象组成暴露组,未暴露于该因素的研究对象组成非暴露组。队列研究从可疑病因的暴露开始,观察将来的结局,并设有对照开始,调查的事件是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患病或死亡频数,因此又称前瞻性研究。它是从“因”及“果”的研究。
    队列研究根据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是当前还是过去而分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两种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通常所描述的队列研究是指前瞻性队列研究,它是队列研究的基本形式。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所获得的现实材料而进行的,研究的结局需要前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而不是在研究时已知的,这样的设计模式为前瞻性或即时性队列研究。
    2、回顾性队列研究   又称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已掌握的历史材料和历史上有记载的暴露情况而做出的,研究的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已经从历史资料中获得,这样的设计模式称为历史性或非即时性队列研究。其主要特点是,在研究开始时,暴露和疾病均已发生,研究者先追溯有关历史资料确定暴露组和对照组,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找出这些对象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水墨画 + 1 仔细解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以上15条调查分析,可具体到每一条又如何去做?经验较少,如果附具体案例分析参照那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遇到以上情况,但学习很重要,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遇到上述情况,但要好好学习,今后如遇到就可以按照这些步骤操作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能附上案例就更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学习,但对绘制流行曲线仍不理解,如何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就是专家,条理清晰、思路简洁,让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没能参加培训,很遗憾。医院感染爆发的案例已经很多了,但对假性暴发流行的例子,能否介绍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很有帮助,己下载学习,今后若遇此情况即有调查根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一找胡教授的课件,有很多相关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涛之妖妖


    https://bbs.sific.com.cn/thread-40658-1-1.html
论坛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wxx7272
培训课的时候都是以实例来讲课的,教授列举了一些案例,大家讨论各自认为如何去做,大家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或吸取好的经验。但不是所有爆发流行都能调查出具体的原因的,干预防控措施的落实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09〕73号:第十六条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基本步骤:核实诊断-证实爆发-提出假设-详细调查-分析资料-验证假设-制定对策-采取措施-随访监测-评价效果-报告总结。
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第一步:描述性研究1.制订个案调查表——开展个案调查
2.收集患者的发病时间、地点、个人特征及危险因子的暴露情况,描述医院感染病例的三间分布和动态变化;
3.采样、微生物检测调查感染发生的环境,寻找感染发生的可疑原因并提出初步假设;
4.根据假设采取控制措施;
5.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现有实验室证据与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第二步:分析、确定爆发原因
开展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对描述性研究所发现的病因线索进行分析、验证。
第三步:制定初步防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根据确定或初步确定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及时指定初步的现场应急控制方案。
当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不明确时,可针对可能的感染源采取措施;
在不停止调查的同时,经综合性分析初步确定几个可能的感染源,在此基础上采取比较广泛的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观察初步控制措施效果,通过实验室对爆发的病因或危险因素作进一步的证明。
第四步:进一步调查分析,证实初步分析结果
进一步验证初步分析是否正确。
要特别注意感染源既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没有临床症状的病院携带者,对那些可疑感染源应多次进行细菌学检查。但培养阴性并不能够排除其为感染源的可能性。
第五步:修订与补充预防控制措施
观察预防控制措施效果并针对控制效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以上是论坛老师课件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涛之妖妖


    也可以参考下面的帖子:https://bbs.sific.com.cn/thread-47347-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大自然

已学习。内容很全面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大自然


    参加一次这样的培训班,提升一些识别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细雨润竹

10、有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形成假设。
需要同种同源分析了,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所获得的病原体进行分型,找出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比如本次会议的: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基因微生物方法的汤二点:
一、早期快速确定医院感染病原体,帮助及早隔离病人;
二、明确病原体分型,提供病原体间相互联系的分型信息,协助临床发现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能参加流行病学培训班,在此了解到了一些内容,非常感谢各位版主。明年争取参加一次这样的培训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提供的资料,让我明确了调查的方法,知道该如何着手调查。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