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03 09:00
01-02 17:30
01-02 14:48
01-02 11:15
楼主: gjs661

[资料] 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师执业考试指导——《医学微生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单元 衣原体


考 点:

1.生物学性状

概念、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2.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1)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
(2)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共同特征:
  ①在宿主细胞内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二分裂方式繁殖;可见到两种形态结构不同的颗粒。
  原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为成熟的衣原体。在细胞外较为稳定,无繁殖能力,但有高度的感染性。
  
网状体又称始体:呈球形或椭圆形,胞浆内无致密的核质,而有纤细的网状结构。为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代谢活泼,不能自胞外存活,无感染性。
  ②有细胞壁;
  ③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体;
  ④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⑤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能进行多种代谢;
  ⑥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⑦严格细胞内寄生。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一、沙眼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主要引起以下疾病:
  1.
沙眼: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的第一位病因。由沙眼生物亚种A、B、Ba和C四个血清型引起。主要通过眼-眼或眼-手-眼(常通过公用毛巾等媒介)的途径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2.包涵体结膜炎:由沙眼生物亚种B、Ba、D、Da、E、F、G、H、I、Ia、J、K血清型引起。包括婴儿及成人两类。婴儿经产道时该亚种可致包涵体(化脓性)结膜炎和婴幼儿肺炎。成人引起滤泡性结膜炎。
  3.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由沙眼生物亚种D-K血清型引起,经性接触传播
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感染是男性尿道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未经治疗者多数转为慢性,周期性加重,或可合并附睾炎、前列腺炎等。在女性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也可与妇女不孕症有关。
  4.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沙眼衣原体LGV生物亚种L(L1、L2、L2、、L3)血清型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
为性传播疾病(STD)。引起以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为特征的性病,又称第四性病。
  二、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其传播方式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经
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主要引起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咽炎和鼻窦炎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单元 螺旋体


考点:

1.钩端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2.密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3.疏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呈螺旋状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生物学的位置是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
  人和动物有致病性的有三个属:
  ①
钩端螺旋体属:螺旋数目较多且更细密而规则,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其中部分能引起动物和人的钩端螺旋体病;
  ②
密螺旋体属:有8一14个细密而规则的螺旋,两端较尖,对人致病的有梅毒螺旋体等;
  ③
疏螺旋体属:有5—10个稀疏而不规则呈波状的螺旋,对人有致病性的有: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及奋森疏螺旋体。 
         表5-31-1  致病性螺旋体分类与命名
  -----------------------------------
  属         种      病症      传播方式或媒介
  -----------------------------------
  疏螺旋体属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硬蜱
  (包柔螺旋体属) 回归热疏螺旋体 流行性回归热  体虱
           赫姆疏螺旋体  地方性回归热  软蜱
           奋林疏螺旋体  多种口腔感染  条件致病
  钩端螺旋体属   问号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  接触疫水
           双曲钩端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    梅素螺旋体   梅素      性传播
           雅司螺旋体   雅司病     皮肤损伤
           地方性螺旋体  地方性梅毒   黏膜损伤
           品他螺旋体   品他病     皮肤损伤
  -----------------------------------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形态与染色: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密而规则,数目较多,在暗视野显微镜下,似细小珍珠排列成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运动活泼,沿长轴作旋转、扭转及菌体伸缩匍匐状运动,因而常使菌体呈C、S、8等字形。
  钩体为
革兰阴性,但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常用镀银染色法及荧光抗体染色法。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兔血清(如柯氏培养基)和含白蛋白、脂肪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需氧。钩体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缓慢,28℃培养2周后形成透明、不规则,直径约2mm的扁平菌落。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人畜共患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钩体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钩体在感染动物的肾中长期存在,持续随尿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人类主要感染途径是接触了疫水。病原体进入人体,在局部迅速繁殖,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对人致病的有多种类型,临床常见的有黄疸出血型、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胃肠炎型等。
  治疗首选
青霉素,也可用庆大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

第二节 密螺旋体


  对人致病的密螺旋体有苍白密螺旋体和品他螺旋体两个种。苍白螺旋体又分为3个亚种:苍白亚种、地方亚种和极细亚种,它们分别引起人类梅毒、地方性梅毒和雅司病等。
  
  梅毒螺旋体
  形态染色:梅毒螺旋体为密螺旋体,菌体纤细,两端尖直,有8~15个呈锐角弯曲而规则的螺旋,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运动活泼,方式有蜿蜒前进,沿纵轴旋转或前后移行。一般不易着色,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菌体变粗易于查见。病变标本直接检查时,可用新鲜标本不染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运动方式。
  培养特性:梅毒螺旋体
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抵抗力:梅毒螺旋体抵抗力极弱,对冷、热及干燥均特别敏感。血液中的螺旋体4℃放置3天后可死亡,故血库冷藏的血液3天以上无传染梅毒的危险。
  致病性: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人是其唯一宿主。
  梅毒可分为后天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两种,前者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后者从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偶然可经输血感染。
  梅毒的临床病程分三期,第一期为
硬性下疳,极易传播感染,也适于涂片镜检。第二期即梅毒疹期,全身皮肤黏膜出现皮疹,伴有淋巴结肿大,可累及骨、关节、眼及中枢神经系统。第一、二期称早期梅毒,传染性强,破坏性较小。部分早期梅毒可进一步发展到第三期梅毒,即晚期梅毒。病损部位螺旋体少但破坏性大。严重者可出现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危及生命。后天性梅毒表现为反复隐伏发病和再发的特点。
  先天性梅毒可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导致流产和死胎。若能出生,也会出现锯齿形牙、鞍鼻和神经性耳聋等。
  治疗多用青霉素,但要剂量足、疗程够并定期检查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动态变化。
  

第三节 疏螺旋体


  一、伯氏螺旋体
  螺旋稀疏,运动活泼。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困难。
  伯氏疏螺旋体是
引起莱姆病的病原体。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储存宿主主要是野生或驯养的哺乳动物。主要传播媒介是硬蜱,叮咬部位出现移形性红斑。
  早期莱姆病可口服
四环素、羟氨苄青霉素及红霉素等。
  二、回归热螺旋体
  回归热是一种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据回归热传播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①以虱为传播媒介的是虱传回归热,或称流行性回归热,是国内流行的主要类型;
  ②以蜱为传播媒介的称蜱传回归热,又称地方性回归热,此型在国内少见。
  预防以灭虱为主。治疗选用金霉素或强力霉素。
  三、奋森螺旋体
  革兰染色阴性,专性厌氧,正常情况下常与梭杆菌寄生于人类口腔牙龈部一般不致病。当口腔组织损伤、维生素缺乏或机体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时,这两种菌大量繁殖,协同引起奋森咽峡炎、牙龈炎、溃疡性口腔炎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单元 真 菌

 
考点:

1.概述

真菌及其分类、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

2.主要病原性真菌
  
  

(1)皮肤癣真菌常见的种类和致病性
(2)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3)新生(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

第一节 概述


  真菌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典型的细胞核及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大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
  一、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按形态真菌可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真菌两类。
  (一)单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称为
酵母菌,呈圆形或卵圆形,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的个体。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等。
  (二)多细胞真菌
  多细胞真菌称为
霉菌或丝状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各种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1.菌丝:真菌在适宜环境中,由孢子生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菌丝继续生长并向两侧分枝,交织成团,称为菌丝体。不同真菌的菌丝形态有所不同,这有助于对真菌的鉴别。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营养菌丝、气中菌丝和生殖菌丝。
  按结构不同可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按形态不同可分为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梳状和关节状菌丝等。
  2.孢子:是真菌的繁殖体,根据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
有性孢子多见于非致病性真菌。致病性真菌多为无性孢子。无性孢子按形态不同分为三种:①分生孢子;②叶状孢子;③孢子囊孢子。
  (三)真菌的双相性
  在体内或体外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培养为酵母型真菌,而在体外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时霉菌型真菌,称为真菌的双相性或二相性。
  二、真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大多数真菌不需要复杂的营养就能生长,
最常用的为沙保弱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某些深部病原性真菌在37℃生长良好,最适pH5.0~6.0。真菌生长时需要较高的湿度和氧气。大多数致病性真菌生长较慢,常需1~4周。
  
真菌菌落有3种类型:
  1.酵母型菌落:类似一般细菌菌落,菌落光滑、湿润、柔软、致密,显微镜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生芽细胞,酵母菌及隐球菌多为此种菌落。
  2.酵母样菌落(类酵母型菌落):外观性状同酵母型菌落,但在菌落表面除有芽生细胞外,还有假菌丝伸入培养基中,如白色念珠菌。
  3.丝状菌落:菌落疏松,呈棉絮状、绒毛状或粉末状,菌落正面和背面可显示各种不同的颜色,如白色、黄色、红色、紫色或灰色等,常作为鉴定菌种的参考。毛霉菌和皮肤丝状菌等多细胞真菌产生此型菌落。
  真菌的繁殖方式有两种:
  
无性繁殖:系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就能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病原性真菌主要以此种方式繁殖;
  ②有性繁殖:系指经过两性细胞配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是普通真菌主要的繁殖方式。
  抵抗力:真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但不耐热。真菌对常用于抗细菌的抗生素不敏感。灰黄霉素、制霉菌素B、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对多种真菌均
有抑制作用。
  三、致病性
  1.
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一些外源性真菌感染,可引起皮肤、皮下及全身性真菌感染。
  2.
条件致病真菌感染:主要是一些内源性真菌引起的,如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这些真菌的致病性不强,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发生。
  3.
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临床变态反应性疾病中有一部分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是敏感者通过吸入或食入真菌孢子或菌丝而引起的各种变态反应,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哮喘等。
  4.真菌性中毒:有些真菌在粮食和饲料上生长,人、畜食用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引起中毒的可以是真菌本身,也可以是真菌产生的毒素。
  5.
真菌毒素与肿瘤的关系:近年来不断发现有些真菌产物与肿瘤有关,例如:黄曲霉毒素有较强致癌作用,摄入一定量的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癌。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真菌


  临床上一般将真菌病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并相应的将引起疾病的真菌分为浅部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菌。
  一、浅部感染真菌
  多为慢性感染。
  (一)皮肤感染真菌
  指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表皮角质层、毛发和甲板等)的真菌。
  引起皮肤感染的真菌有
皮肤癣菌(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癣菌属)和角层癣菌(糠秕马拉色菌、白吉利毛孢子菌),主要引起各种癣病,包括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一般不引起全身性感染。
  (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引起皮下组织感染的真菌主要是
孢子丝菌和着色真菌两类。感染常发生于真菌侵入的创伤部位皮下,一般只限于局部,但也可缓慢扩散至周围组织。
  二、深部感染真菌
  引起机体深部组织和内脏疾病。深部真菌感染可由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所致。
  (一)致病性真菌
  致病性真菌属外源性,侵入机体后即
可致病,在我国较少见。
  (二)条件致病性真菌
  多数是宿主的正常菌群成员,宿主免疫力降低是其致病的主要条件。条件致病性真菌主要有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曲霉和毛霉等。
  白假丝酵母菌(俗称白色念珠菌)
  菌体圆形或卵圆形,革兰染色阳性,着色不均匀。以出芽繁殖,称芽生孢子。孢子伸长成芽管,不与母菌体脱离,形成较长的假菌丝。形成类酵母型菌落。
  在免疫力低下者发生致病作用与其黏附和入侵细胞的能力及产生的毒素和酶有关。主要引起皮肤粘膜感染、内脏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新型隐球菌又称为溶组织酵母菌
  圆形,酵母型菌,
外周有荚膜,折光性强。一般染色法不着色,难以发现。用印度墨汁作负染色镜检,在黑色的背景中可见圆形的透明菌体,为双壁细胞,外包有一层透明的荚膜。出芽繁殖,培养后形成酵母型菌落。
  
新型隐球菌的致病物质是荚膜。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主要入侵途径是肺,可经血行播散,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引起脑膜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练习题:
  哪种真菌属于浅部感染真菌
  A.白色念珠菌
  B.曲霉
  C.毛癣菌
  D.毛霉
  E.新生隐球菌
  
[答疑编号911220101]
  【答案】C
  能诱发肝癌的真菌是
  A.白色念珠菌
  B.黄曲霉
  C.毛癣菌
  D.表皮癣菌
  E.新生隐球菌
  
[答疑编号911220102]
  【答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单元 病毒的基本性状


考点:


1.
病毒的形态
病毒体的概念和测量单位


2.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病毒的结构和对称性

(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3.
病毒的增殖
病毒增殖的过程


4.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病毒是一类体积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具有严格细胞内寄生性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


   病毒的大小测量单位是纳米(nm)。最大的病毒(如痘病毒)为300nm,最小的病毒如小RNA病毒直径仅有20-30nm。
   绝大多数动物病毒呈球形或近似球形;还有呈砖形(痘病毒)、子弹形(狂犬病病毒);而噬菌体多呈蝌蚪形。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一、病毒结构
   无包膜病毒的核衣壳就是病毒体。
  
  
  
   (一)病毒核心
   是病毒体的中心结构,其成分主要由一种类型核酸即DNA或RNA组成。
   其主要功能有:①指导病毒复制;②储存着病毒全部遗传信息,决定病毒的特性;③具有感染性。
   (二)衣壳
   是包围在病毒核心外面的一层蛋白质结构。它是由一定数量壳粒组成的。根据壳粒的排列方式,病毒结构有3种:
螺旋对称型;②20面体立体对称型;③复合对称型。
  衣壳的主要功能有:①保护病毒核酸;②参与感染过程;③具有抗原性。
   (三)包膜
  是包绕在病毒核衣壳外面的双层膜。有些病毒包膜表面有突起,称为包膜子粒或刺突。
  
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胆汁)敏感。
  包膜的主要功能是:
  ①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②具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与病毒入侵细胞及感染性有关;
  ③具有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增殖方式是自我复制。
  
   一、病毒复制周期
   病毒的复制周期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
  
  
无包膜病毒均以破胞方式释放。有包膜的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通常细胞不死亡,仍能继续分裂增殖。
  
   二、病毒异常增殖及干扰现象
   病毒异常增殖包括顿挫感染和缺陷病毒。
   (一)顿挫感染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在其中
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者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此感染过程被称为顿挫感染。
   (二)缺陷病毒
   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所产生的子代病毒称为缺陷病毒。
   若其他病毒能为缺陷病毒提供所需要的条件,缺陷病毒则又能产生完整的子代病毒,将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缺陷病毒,必须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才能复制,HBV是HDV的辅助病毒。
   (三)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发生干扰现象的主要机制是:一种病毒诱导细胞产生的干扰素(IFN)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增殖。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病毒在体外受到物理、化学因素作用后能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理化因素灭活病毒的机制:
   ①破坏病毒的包膜(如脂溶剂或冻融);
   ② 使病毒蛋白质变性(如酸、碱、甲醛、温热等);
   ③ 损伤病毒的核酸(变性剂、射线)。
  
   一、物理因素的影响
   (一)温度
   大多数病毒
耐冷不耐热。有包膜的病毒比无包膜病毒更不耐热。
   (二)酸碱度
   多数病毒在pH 5~9稳定,但肠道病毒在pH 3~5时稳定;而鼻病毒在pH 3~5则迅速被灭活。
   (三)射线
   x线、γ射线可使核苷酸链发生致死性断裂;紫外线能使病毒基因核苷酸结构发生改变,形成胸腺核苷与尿核苷双聚体,从而抑制病毒DNA或RNA的复制。
  
   二、化学因素的影响
   (一)脂溶剂
   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阴离子去污剂等脂溶剂均可使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的包膜脂质溶解而被灭活,失去吸附能力。但对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几乎无作用。
   (二)消毒剂
   除强酸、强碱能灭活病毒外,次氯酸盐、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等化学消毒剂均能使大多数病毒灭活。病毒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也因病毒种类而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单元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考点:

1.病毒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2.病毒的感染类型
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3.致病机制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4.病毒的免疫
(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2)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
(3)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病毒侵入机体,并在体内细胞中增殖的过程称为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实质是病毒与机体、病毒与易感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一节 病毒的传播方式


  人类病毒常见的感染途径及方式
        表1-3-24-1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
  
  把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分为
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粘膜等途径进入人体,产生水平感染。
  垂直传播:存在母体的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常见的垂直感染病毒是HBV、CMV、HIV和风疹病毒。

第二节 病毒感染类型


  一、隐性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称隐性病毒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
  
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大多数感染者为隐性感染。
  
  二、显性感染
  指病毒进入机体,到达靶细胞后大量增殖,使细胞损伤,致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类型。病毒显性感染按症状出现早晚和持续时间长短又分
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
  (一)急性病毒感染
  是机体感染病毒后,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或数周,恢复后机体内不再存在病毒并常获得特异性免疫。急性感染又称病原消灭型感染。
  (二)持续性病毒感染
  是病毒在机体内可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三种情况。
  1.
慢性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被完全清除,持续存在于机体血液或组织中,病毒不断排出体外。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等常形成慢性感染。
  2.
潜伏性病毒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与机体处于平衡状态,病毒基因组潜伏在特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在某些条件下若平衡被破坏,则病毒可被激活,增殖而出现临床症状,并可检测出病毒的存在,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3.
慢发病毒感染:又称迟发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有很长潜伏期,此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但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常导致死亡,如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AIDS。麻疹缺陷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SPE)。

第三节 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可表现为:
  ①溶细胞感染:病毒成熟释放,细胞被裂解死亡。
  ②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出芽释放病毒。
  ③细胞凋亡;
  ④细胞增殖和转化;
  ⑤病毒基因的整合;
  ⑥包涵体的形成。
  
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表现为:
  ①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与组织器官的损伤;
  ②免疫病理损伤;
  ③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引起免疫抑制、杀伤免疫活性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第四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机体抗病毒免疫包括非特异性的天然免疫和特异性的获得性免疫。
  
  一、天然免疫
  (一)干扰素
  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其他IFN诱导剂诱导人或动物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它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
  1.生物学活性:干扰素是小分子量的糖蛋白,4℃可保存较长时间,-20℃可长期保存活性,50℃被灭活,可被蛋白酶破坏。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其作用特点是:①只能抑制病毒,而不能杀灭病毒;②对不同病毒的作用效果不同。
  2.分类:由人类细胞诱生的干扰素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分为
IFNα、IFNβ、IFNγ三种。IFNα主要由人白细胞产生,IFNβ主要由人成纤维细胞产生,IFNγ由T细胞产生。前两者的抗病毒作用强,而IFNγ的免疫调节和抑制肿瘤作用强。
  3.抗病毒作用机制:干扰素的诱生是宿主细胞在病毒或诱生剂刺激下,编码IFN基因被激活而表达产生。
  干扰素抗病毒并不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而是通过与邻近细胞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使邻近细胞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由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的合成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4.应用:目前干扰素已用于某些病毒感染的治疗如乙型肝炎,也可用于抗肿瘤治疗。
  (二)NK细胞
  NK细胞没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其杀伤作用不受MHC限制,也不依赖于特异性抗体。
  
  二、获得性免疫
  病毒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体液免疫
  机体在病毒感染后,能产生针对病毒多种抗原成分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IgM、IgG和IgA。
  1. 抗体对游离病毒的作用:抗体与这些病毒结构蛋白抗原结合后,可阻断病毒感染的发生。
  
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包括:
  ①改变病毒表面构型,或与吸附于易感细胞受体的病毒表位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和侵入易感细胞;
  ②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
  ③与无胞膜病毒结合并将其覆盖,可阻断病毒在进入细胞时脱壳;
  ④与包膜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后,通过激活补体使病毒裂解。
  2.抗体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
  ①包膜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膜上可出现病毒编码的蛋白,抗体与其结合后,在补体的参与下,可使细胞裂解或起调理作用,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病毒感染细胞;
  ②抗体与病毒感染细胞结合,通过NK细胞、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发生ADCC作用。
  (二)细胞免疫
  病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抗体则不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对细胞内病毒的清除,主要依赖于CTL和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它们主要在病毒感染的局部发挥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单元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本节考点:

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2)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其常用制剂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病毒学实验室诊断有三个方面:①直接检测和分离鉴定;②检测病毒蛋白抗原成分和核酸;③检测抗体。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为提高检出率应注意的原则是:
  1.采集标本时应
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污染。
  2.应选择感染部位或病变明显的部位采集标本,不同部位的感染取不同的标本。
  3.根据病原体在感染性疾病的不同时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选择在最佳时间采集适宜标本。
  4.检查病毒特异性抗体IgG时,应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只有当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的效价明显升高达4倍或以上时,方有诊断价值。
  5.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二、形态学检查
  
电子显微镜(EM)能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光学显微镜能观察病毒感染细胞内的病理变化,如包涵体或多核巨细胞等。例如,狂犬病病毒感染后可在脑神经细胞浆中检出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内基小体,可辅助诊断狂犬病。
  三、病毒的分离培养的方法
  病毒必须在
敏感的活细胞内增殖。其方法包括动物接种、鸡胚培养和细胞培养。
  
  四、病毒成分的检测
  (一)病毒抗原的检测
  常用荧光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如ELISA)或放射免疫标记技术进行病毒抗原的检测,用已知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来检测可疑标本是否含有病毒的抗原。
  (二)病毒核酸的检测
  目前常使用核酸杂交法和PCR技术。
  
  五、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病毒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的方法,也称为病毒的血清学诊断。病毒特异性IgG类抗体将恢复期与早期对比,升高4倍或4倍以上方具有诊断意义。由于抗病毒特异性IgM出现早,消失快,因此特异性IgM的出现或升高可作为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用于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常用的有
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和蛋白印迹等技术。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对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主要是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免疫包括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种方式(图1—3—25—1)。
  1.人工主动免疫:是
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是免疫力出现缓慢,但维持时间较长。因此,人工主动免疫主要用于传染病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病毒疫苗
  
(一)减毒活疫苗
  是由从自然界或人工突变培育筛选出的致病性减弱或丧失的病毒突变株制备而成的疫苗,如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二)灭活疫苗
  是利用某些理化因素处理活病毒,使其失去感染性后制备而成。如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三)亚单位疫苗
  是将病毒中有效的免疫原成分提取制备而成。
  
(四)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病毒疫苗主要有:①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②基因工程载体疫苗;③核酸疫苗。
  2.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直接输入抗体如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等免疫效应分子,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被动免疫可立即发挥免疫效应,但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因此,
人工被动免疫多用于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一)
胎盘丙种球蛋白和人血清丙种球蛋白
  从正常人血清或胎盘脐带血中提取制备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对多种常见的病毒感染(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均有紧急预防的作用。
  (二)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从某种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提取、纯化后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可紧急预防相应的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练习题:
  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
  A. 疫苗
  B. 抗毒素
  C. 抗生素
  D. 中草药
  E. 抗病毒化学制剂
  
[答疑编号911250101]
  【答案】A
  从患者体内分离病毒,标本采集时不应采取的方法是
  A.在发病的早期采集
  B. 采集后的标本应冷藏
  C. 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
  D.选取正确部位取标本
  E. 间隔两周再次采集,两份标本效价相差4倍有诊断意义
  
[答疑编号911250102]
  【答案】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六单元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感染病毒主要包括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小RNA病毒科的鼻病毒,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等
  此外,腺病毒某些型、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与ECH0病毒、疱疹病毒1型、巨细胞病毒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第一节 正粘病毒


  正粘病毒科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一个种,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流感病毒一般为球形,初次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有时呈丝状或杆状。病毒体的结构从内向外分为三个部分,
即病毒体的核衣壳、包膜和刺突。
  核衣壳由8个核酸片段和核蛋白(NP)及RNA聚合酶复合体组成。核酸为分节段的单负链RNA。甲型和乙型由8个节段、丙型由7个节段构成
  包膜由两层组成,其内层为基质蛋白(MP),具有型特异性。外膜来自于宿主细胞膜。
  糖蛋白刺突,
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HA主要功能有:①凝集红细胞;②吸附宿主细胞;③抗原性(其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NA的主要功能有:①参与病毒释放;②促进病毒扩散;③具有抗原性(其抗体不能中和病毒)
  
  (二)分型与变异
  根据NP和MP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未发现亚型。
  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有两种形式:①抗原性转变的特点是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形成新亚型,由于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流感大流行;②抗原性漂移的特点是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于量变,即亚型内变异,引起流感小规模的流行。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病毒传染性强并可迅速蔓延。
  流感病毒一般只引起表面感染,不引起病毒血症。流感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死亡通常由并发细菌性感染所致。
  人体在感染流感病毒后或疫苗接种后可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HA为中和抗体,可抵抗感染的发生;3个型别的流感病毒在抗原上没有联系,不能诱导交叉保护。

第二节 副粘病毒


  一、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
人是麻疹病毒的惟一自然储存宿主
  传染源是急性期患者,麻疹传染性极强,
通过飞沫传播,易感者接触后几乎全部发病。
  
感染后在口腔两颊内侧粘膜出现中心灰白、周围红色的Koplik斑,随后出现特征性皮疹。易并发细菌性感染,如继发性支气管炎、中耳炎,尤其易患细菌性肺炎,这是麻疹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百万分之一麻疹患者在其恢复后若干年,在学龄期前可出现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SSPE属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表现为渐进性大脑退行性改变,l-2年内死亡。现认为脑组织中的病毒为麻疹缺陷病毒。
  麻疹病后人体可获得终生免疫力。6个月内的婴儿因从母体获得IgG抗体,不易感染,故麻疹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
  
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是隔离患者;对儿童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二、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常见病。
  
人是腮腺炎病毒惟一储存宿主,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第三节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人冠状病毒以往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引起轻型感染。也可引起腹泻或胃肠炎。现证实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世界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病原体也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被称为SARS冠状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病毒呈多形性,核酸为单正链RNA,不分节段,核衣壳呈螺旋对称。病毒有包膜,其表面有突起,电镜下病毒形如日冕或冠状。病毒对理化因素的耐受力较差,37℃数小时便丧失感染性,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及紫外线敏感。
  二、SARS冠状病毒
  SARS冠状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8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病原体。SARS是2002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在世界上流行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一)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主要是SARS患者。
  SARS冠状病毒以
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不排除经粪一口等其他途径传播。
  (二)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分离鉴定。
  2.
核酸检测:是目前对SARS病毒进行快速诊断最好方法。
  3.血清学检查:采集患者血清,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ELISA)及胶体金免疫分析等方法检测血清中抗SARS病毒的特异抗体。
  (三)防治原则
  对SARS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第四节 其他病毒


  一、腺病毒
  腺病毒呈球形,无包膜,核心为双链DNA,核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
  人腺病毒中部分型别有致病性,最常见的是1~7型。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一般为自限性。
  二、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是风疹的病原体,风疹又称德国麻疹。
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
  
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是一种以皮疹及耳后淋巴结、枕下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常见儿童传染病。通过气溶胶在人群中传播,主要易感者是儿童。
  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起胎儿畸形、死亡、流产或产后死亡。畸形主要表现为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和耳聋三大主征。
  风疹病毒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我国研制的风疹减毒活疫苗已投入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七单元 肠道病毒

考点:

1.概述

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

2.脊髓灰质炎病毒

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3.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致病性

4.急性胃肠炎病毒

轮状病毒的形态、致病性

第一节 概述


  一、肠道病毒的共性
  肠道感染病毒是指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包括肠道病毒和急性胃肠炎病毒
  
  二、肠道病毒的种类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根据宿主范围和致病性分为4个亚组:
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CH0病毒)和新肠道病毒
  急性胃肠炎病毒包括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等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l、Ⅱ、Ⅲ型。
  脊髓灰质炎的传染源为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通过消化道传播
  临床病症:人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大多无症状,常为亚临床感染。只有约0.1%的感染者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松弛性肢体麻痹,即
小儿麻痹症
  世界卫生组织把脊髓灰质炎列入继天花之后第二个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已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
  
接种或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惟一有效的方法。
  
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两种: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又称Salk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又称Sabin疫苗。
  

第三节 科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ECHO)病毒能引起人类从轻型的呼吸道感染到心肌炎、心包炎、脑膜脑炎以及严重的婴儿全身性疾病。
  传染源是
患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多数感染者为亚临床感染。引起的疾病有无菌性脑膜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心肌炎等。柯萨奇B组病毒可能还与Ⅰ型糖尿病相关。
  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标本中检出肠道病毒,就意味着真正的病毒侵入。
  

第四节急性胃肠炎病毒


  轮状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双衣壳,无包膜,具有20面体对称排列的内、外双层衣壳结构,电镜下呈“车轮状”,基因组为dsRNA。
  轮状病毒以
粪-口途径传播,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
  注:
肠道病毒71型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等,近年来世界各国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导致疾病的爆发越来越多,但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八单元 肝炎病毒

 考点:

1.甲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与免疫性
(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2.乙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与免疫性
(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

3.丙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与免疫性
(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原则

4.丁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5.戊型肝炎病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3)微生物学检查

  肝炎病毒是指以侵害肝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病原体。目前公认有5种,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其中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经消化道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注射等途径传播。

viruses

HAV

HBV

HCV

HDV

HEV

致病

甲型

乙型

丙型

丁型

戊型

基因组

ssRNA

dsDNA

ssRNA

ssRNA

ssRNA

传播

粪-口

血/垂

血/垂

血/垂

粪-口

流行

流行/暴发

 

 

 

流行/暴发

好发

儿/青

 

 

 

青/成

慢性携带

肝硬化/肝癌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

丙球

HBIg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甲型肝炎病毒(HAV)为球形颗粒,无包膜。核酸为ssRNA。对乙醚、酸、热稳定,在pH 1.0作用2小时,或60℃、1小时或在食物中85℃、1分钟均不能使HAV失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引起的甲型肝炎是急性肝炎,
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造成暴发或散发流行,一般不转为慢性,亦无慢性携带者,预后良好。
  多为隐性感染,我国成人血清中抗-HAV阳性率可达70%~90%。感染后对HAV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预防原则
  (一)微生物学检查法
  检测
抗HAV常用放射免疫(RIA)和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抗HAV IgM可作为HAV早期感染的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
  (二)预防原则
  主要是加强卫生宣传,提高人民的卫生知识和素质,严格管理和改善饮食和饮水卫生。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我国用
减毒甲型肝炎活疫苗现已大批生产和使用。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属嗜肝DNA病毒科。
  (一)形态结构
  电子显微镜观察HBV有3种形态,即
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HBV,亦称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成分主要为HBsAg,不含HBV DNA和DNA多聚酶。管形颗粒是由小球形颗粒连接而成的。
  HBV基因组核酸是由
长链L(负链)和短链s(正链)组成的不完全双链环状DNA。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分别称为S、C、P和X区。
  基因组成及复制
  
  (二)HBV抗原组成
  主要有3种抗原:
  1.HBsAg和PreSAg存在于HBV颗粒表面,是
机体受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之一。HBsAg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即抗HBs
  PreSAg有2种,即PreS1和PreS2抗原。其抗原性强,机体产生的抗PreS1和抗PreS2可阻断HBV与肝细胞的结合,起到抗病毒作用。
  2.HBcAg:系HBV的核心蛋白。不易游离于血循环当中,因此从
患者血清中检不出。HBcAg抗原性很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但无中和作用。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 IgM则表示HBV在肝内处于复制状态。
  3.HBeAg :HBeAg与HBV DNA多聚酶在血流中的消长动态基本一致,因此,HBeAg可作为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进入恢复期时HBeAg消失,而抗HBe阳性;但抗HBe亦见于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
  (三)易感动物及抵抗力
  目前HBV尚不能经体外细胞培养和分离。
黑猩猩对HBV易感,是研究最理想的动物模型
  HB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抵抗性,70%乙醇等一般消毒剂不被灭活。高压灭菌(121℃15分钟)、100℃ 10分钟及环氧乙烷等可使HBV灭活。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3%漂白粉液及0.2%新洁尔灭等也可用于消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主要传染源是
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经
输血、注射、性行为和母婴传播。所致肝炎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少数还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二)致病机制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等。
  HBV的致病机制:①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②体液免疫所致的免疫损伤;③自身免疫所致的损伤。
  (三)免疫性
  免疫防御主要是
依靠体液免疫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中产生的CTL
  体液免疫主要是在机体受HBV感染后,能产生一系列抗体。其中
抗HBs是中和抗体,它可以中和体液中HBV,使其失去感染性。抗PreS1和PreS2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HBc无保护作用。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预防原则
  HBV微生物学诊断
最常用的是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BV抗原、抗体,并根据这些标志进行分析判断。
  (一)微生物学检查法
  1.HBV抗原、抗体的检测:检测的抗原、抗体主要包括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以及抗HBc IgM和抗HBc IgG。
  (1)HBsAg和抗HBs:
检出HBsAg表示机体感染了HBV。血清HBsAg阳性见于:①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②HBV所致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③无症状携带者。
  
抗HBs阳性表示机体已获得对HBV的免疫力。若为乙肝疫苗接种者则标志对HBV产生了免疫力。
  (2)抗HBc:
包括抗HBc IgM和抗HBc IgG。抗HBc IgM常出现于感染早期。慢性HBV感染者,抗HBc IgG持续阳性。抗HBc IgM阳性表示体内有病毒复制。
  (3)HBeAg和抗HBe:HBeAg阳性是体内有HBV复制和血液传染性强的标志。急性乙肝HBeAg呈短暂阳性,如持续阳性提示预后不良。孕妇HBeAg阳性者,新生儿感染HBV阳性率高,这说明HBeAg与垂直感染有一定相关性。抗HBe见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此时,血清HBeAg消失,表示机体已产生一定免疫力。
  2.血清HBV DNA检测:核酸分子杂交及PCR技术检测HBV DNA可用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用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HBV DNA,在临床上已用于辅助诊断,特别是定量PCR能测出DNA拷贝数量,可作为药物疗效的考核指标。但一般不单独依靠PCR进行临床诊断。
  (二)预防原则
  
预防乙型肝炎要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乙肝患者及携带者的血液、分泌物和用具等要严格消毒灭菌;严格筛选献血员,防止血液传播;防止注射器、医疗器械等传播;对高危人群要进行特异性预防。
  1.主动免疫: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新生儿应用此疫苗免疫3次(出生后第0、1、6月)后,抗HBs阳性率可达90%以上。
  2.被动免疫: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由含有高效价抗HBs人血清提纯而成,可用于紧急预防。主要用于以下情况:①医务人员或皮肤损伤被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污染伤口者;②母亲为HBsAg、HBeAg阳性的新生儿;③发现误用HBsAg阳性的血液或血制品者;④HBsAg、HBeAg阳性者的性伴侣。
  先注射HBIg,间隔1~2周后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对新生儿作被动-主动免疫,可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率。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丙型肝炎的病原体。HCV归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形态结构:HCV呈球形,外有脂蛋白包膜。基因组为线状单正链RNA,目前根据基因序列同源性对HCV分为Ⅰ~Ⅵ型6个基因型。
亚洲和我国流行的以Ⅱ型为主。
  培养:HCV可感染黑猩猩,是目前惟一理想的模型动物。
  致病性:丙型肝炎传染源是
患者和HCV阳性血制品。HCV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注射、性交和母婴传播,引起急性或慢性丙型肝炎。大多数患者可演变为慢性肝炎,约有20%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诊断:HCV感染后,
抗HCV IgG出现较迟,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志。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 IgM出现较早,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通过ELISA法、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HCV IgG或IgM。若抗HCV IgM阳性可对HC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抗HCV的检测可以用于筛选输血员,诊断丙型肝炎及疗效评价。
  防治:丙型肝炎的预防主要通过
严格筛选献血员和加强血制品的管理来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丁型肝炎的病原体。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在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因此其致病必须同时有HBV感染,病情较单纯感染HBV的患者严重。
  HDAg可刺激机体产生HDV抗体,血清中可查到。HDV仅有一血清型。敏感动物是黑猩猩、土拨鼠和北京鸭等
  
HDV传播方式主要经输血或注射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少见,也可性传播。由于HDV是缺陷病毒,因此HDV只能感染HBsAg阳性者。其感染形式有两种:①与HBV同时感染,称为联合感染;②在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的基础上再感染HDV,称为重叠感染。
  
HDV致病作用主要是病毒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HDV感染常导致HBV感染者的症状加重与病情恶化,急性重症肝炎。
  丁型肝炎发展为慢性时,抗HDV IgM和IgG常呈持续高效价,可作为慢性丁型肝炎诊断指标。
  丁型肝炎预防原则与乙型肝炎相同,主要是严格筛选献血员和血制,防止注射或其他操作的医源性传染。注射乙肝疫苗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HEV)呈圆球状。无包膜,归属于杯状病毒科。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戊型肝炎的病原体,
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的戊型肝炎患者。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因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人感染HEV后,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不发展为慢性肝炎。
  可用免疫电镜检测
患者粪便中的HEV颗粒。常规用酶联免疫试验法(EI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HEV IgM和/或IgG抗体。抗HEV IgM可作为急性HEV感染的诊断指标。
  戊型肝炎预防主要以切断传播途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保证安全用水、防止水源被粪便污染、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等。
  练习题:
  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
  A.管型颗粒
  B. 小球形颗粒
  C. Dane颗粒
  D.HBe抗原
  E. HBc抗原
  
[答疑编号911280101]
  【答案】C
  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的抗原是
  A.HBsAg
  B. HBcAg
  C. HBeAg
  D.小球形颗粒
  E. 管型颗粒
  
[答疑编号911280102]
  【答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九单元 虫媒病毒

考点: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传播途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2.登革病毒

致病性

  虫媒病毒是指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脊椎动物和人而传播的病毒。这类病毒结构相似,大多数是20面体立体对称的有包膜的RNA病毒。主要包括登革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等。
  虫媒病毒能
在节肢动物(如蚊、蜱、白蛉等)体内增殖,并可经卵传代,因此节肢动物既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虫媒病毒所致疾病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蚊子及家畜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自然宿主。蚊子是传播媒介和长期储存宿主,在我国主要是三节吻库蚊。家畜(幼猪)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扩增宿主。
  致病性: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绝大多数病例表现为隐性感染或仅出现轻微症状。只有少数(约0.1%)病例发生脑炎。死亡率一般为10%-30%。部分患者痊愈恢复后可残留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
  免疫:
病后或病毒隐性感染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以体液免疫的作用为主。
  防治:防蚊、灭蚊和预防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我国主要使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灭活疫苗。

第二节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形成蚊一人一蚊循环进行传播。
  多引起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以及登革热一休克综合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单元 出血热病毒

 考点:

汉坦病毒

形态、结构、培养特性、主要型别、流行环节、致病性及免疫性

  病毒性出血热主要是指某些由节肢动物或啮齿类动物传播的具有出血和发热等症状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主要有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和登革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
  汉坦病毒
  形态和结构 汉坦病毒呈球形或椭圆性,有包膜,表面有病毒糖蛋白组成的刺突。病毒有3种大小的病毒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均由病毒核蛋白、RNA聚合酶分别包绕病毒核酸的不同片段(L、M、S)组成,表现为疏松的带粗颗粒的丝状结构。
  培养
黑线姬鼠为敏感动物,经皮下、胸腔、鼻腔等途径接种均可感染。
  主要型别 汉坦病毒分为6个血清型,即黑线姬鼠型、褐家鼠型、欧洲棕背鼠型、草原田鼠型、巴尔干姬鼠型和小家鼠型。
  流行 在我国汉坦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
黑线姬鼠、褐家鼠和林区的大林姬鼠。病毒在鼠体内增殖后,可以随唾液、尿、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等长期、大量地排毒和污染周围环境,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人。也可引起汉坦病毒的实验室感染。
  致病性 人被汉坦病毒感染后,经1-3周潜伏期,出现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称为流行性出血热(HFRS)。HFRS的典型临床经过分为5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病死率一般为5%左右。
  免疫性 HFRS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发病者极少。此病毒隐性感染率较低,流行地区正常人群汉坦病毒抗体阳性率仅为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单元 疱疹病毒

 考点:

1.单纯疱疹病毒

致病性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致病性

3.巨细胞病毒

致病性

4.EB病毒

致病性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SV)在全球广泛分布,人群中感染极为普遍。患者和带毒者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或性接触途径进入机体。原发感染后常发生潜伏感染和复发感染。
  一、原发感染
  多发生在无HSV特异抗体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其中大多数为隐性感染。
  HSV-1的原发感染常局限在
口咽部,尤以龈口炎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牙龈和咽颊部成群疱疹、发热、咽喉痛,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此外还可引起脑炎、皮肤疱疹性湿疹。成人可引起咽炎和扁桃体炎。
  HSV-2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
生殖器疱疹,男性表现为阴茎的水泡性溃疡损伤,女性为宫颈、外阴、阴道的水泡性溃疡损伤,并发症包括生殖器外损伤和无菌性脑膜炎。
  二、潜伏与复发感染
  HSV原发感染后,病毒常在感觉神经节中终身潜伏,
HSV-l潜伏在三叉神经节,HSV-2潜伏在骶神经节。当机体受到多种因素如紫外线(太阳暴晒)、发热、创伤和情绪紧张、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使用肾上腺素等刺激后,潜伏的病毒被激活,病毒沿感觉神经纤维轴索下行至神经末梢,在神经支配区域的上皮细胞内复制并导致复发感染。
  三、新生儿及先天性感染
  新生儿疱疹是临床上常见而又严重的感染。HSV-1、HSV-2在分娩时均可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以HSV-2为多见,约占75%。常发生在生后第6天。感染类型有:①皮肤、眼和口腔的局部损伤;②脑炎;③病毒播散到内脏,发生脓毒血症,常引起死亡。妊娠妇女感染HSV-1,病毒有可能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或先天性畸形。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没有动物储存宿主,人是惟一自然宿主。皮肤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VZV感染人有两种类型,即原发感染水痘和复发感染带状疱疹。
  一、水痘
  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儿童常见疾病,好发于2~6岁,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病毒经呼吸道粘膜或结膜进入机体,经2次病毒血症,扩散至全身,特别是皮肤、粘膜组织,全身皮肤出现丘疹、水疱。
  二、带状疱疹
  是成人、老年人或有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患者常见的一种疾病,由潜伏病毒被激活所致。曾患过水痘的患者,少量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外伤、发热等因素能激活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活化的病毒经感觉神经纤维轴突下行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增殖后引起带状疱疹,以躯干和面额部为多见,呈单侧分布。并发症有脑脊髓炎和眼结膜炎等。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人群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非常普遍,多呈隐性或潜伏感染。通过胎盘、产道、口腔、输血、器官移植等多种途径传播。原发感染恢复后病毒常在多形核细胞、T淋巴细胞、内皮血管组织、肾上皮细胞和唾液腺中潜伏,当机体处于免疫抑制、患病或化疗后被激活,引起多种疾病。
  一、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
  CMV是引起人先天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孕妇原发感染常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的巨细胞病毒感染,造成先天性畸形。分娩时新生儿可经产道受感染。围生期感染一般多呈慢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表现为肺炎、肝脾轻度肿大等。
  二、输血感染
  输入大量含有CMV的血液可发生感染。多数免疫正常的人感染CMV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能建立终生潜伏感染。常见的疾病如输血后引起的传染性单核增多样综合征,临床症状与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似,区别是
CMV感染无嗜异性抗体,而EB病毒感染有嗜异性抗体。
  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原发感染常较严重。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化疗、AIDS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易激活体内潜伏状态的CMV,造成播散性感染如严重肺炎、肝炎,可导致死亡。

第四节 EB病毒


  人群普遍受到EB病毒(EBV)感染,可通过唾液、口咽密切接触或输血传播,引起多种疾病。
  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V在口咽部和唾液腺上皮细胞中复制,而后病毒感染B淋巴细胞,少数受EBV感染的淋巴细胞长期存在。典型症状为咽痛、持续发热、淋巴结和脾肿大,部分患者伴有肝肿大、黄疸等,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中多为异形淋巴细胞。
  二、伯基特淋巴瘤
  常发生于非洲和赤道地区儿童的恶性淋巴瘤。
  三、鼻咽癌
  中老年多见。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为高发区。
  【习题】
  能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 HDV
  B. 流行性感冒病毒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 巨细胞病毒
  E. 狂犬病病毒
  
[答疑编号911310101]
  答案:D
  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是
  A. HSV
  B. CMV
  C. EBV
  D. HHV-8
  E. VZV
  
[答疑编号911310102]
  答案:E
  EBV感染的靶细胞主要是
  A. 单个核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多形核细胞
  D. 神经胶质细胞
  E. T淋巴细胞
  
[答疑编号911310103]
  答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单元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是含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疾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HIV包括HIV-1HIV-2两个型别。世界上的AIDS多由HIV-1引起;HIV-2只在西非呈地域性流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电镜下HIV内部有一致密的圆柱状核心,该核心是由两条相同单股RNA构成的双体结构及包裹其外的衣壳蛋白组成,构成病毒核衣壳。
  病毒核衣壳外侧包有两层膜结构,内层是内膜蛋白,最外层是脂质双层包膜,包膜表面有由糖蛋白gpl20gp41组成的刺突。
  (二)病毒的复制
  HIV的靶细胞主要是CD4+细胞。CD4+细胞表面的CD4分子是HIV的主要受体,一些趋化受体是HIV的辅助受体,主要是CXCR4CCR5
  

  二、致病性
  (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AIDS的传染源是HIV携带者及AIDS患者。从这些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脑脊液、脊髓及中枢神经组织等标本中均可分离到病毒。
  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方式,AIDS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
  2.血液传播:输入带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包括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及使用受HIV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
  3.垂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或哺乳等方式传播,其中经胎盘感染最多见。
  (二)感染过程

  包括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及典型AIDS四个阶段
  1.原发感染急性期:病毒感染后病毒开始大量复制,引起病毒血症,此时期从血液、脑脊液及骨髓细胞可分离到病毒,从血清中可查到HIV抗原。临床上可出现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皮肤斑丘疹粘膜溃疡等症状。持续1-2周后进入无症状潜伏期。
  2.无症状潜伏期:此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5-15年。临床无症状,也有些患者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此期患者外周血中一般不能或很少检测到HIV抗原,这表明长期无症状的临床过程与病毒持续在体内进行低水平的复制有关。
  3.AIDS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C):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当HIV大量在体内复制并造成机体免疫系统进行性损伤时,临床上出现发热、盗汗、全身倦怠、慢性腹泻及持续性淋巴肿大等症状。
  4.典型AIDS:主要表现免疫缺陷症的合并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三)HIV致病机制
  病毒侵入CD4+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后,可以通过病毒的直接致细胞病变作用及免疫病理损伤造成靶细胞破坏。因大量病毒在体内复制使CD4+TTh)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最终引起机体的免疫系统损伤而造成免疫功能障碍。
  此外,HIV对其他免疫细胞及神经细胞也有损害。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检测抗体
  主要用于筛查(如供血者)和确认HIV感染。我国规定,对供血者筛查时必须检查HIV抗体。常用ELISA试验筛查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者必须进行确认试验。确认试验常用特异性高的蛋白印迹(Western blot)试验检测两种HIV抗原的抗体(如p24gpl20抗体),方可确定诊断
  (二)病毒分离鉴定
  采用将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或用传代T细胞株)与感染者的单个核细胞、骨髓细胞等共培养,或将感染者血浆或脑脊液等标本接种上述细胞。可通过检测HIV抗原、反转录酶活性或经电镜检测HIV颗粒等方法鉴定。
  (三)检测核酸
  用RT-PCR法定量检测血浆等标本中病毒RNA量,常用于监测HIV感染者病情进展和评价药效。
  四、防治原则
  (一)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预防和控制HIV感染的措施。包括: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网络,控制疾病的流行蔓延;普遍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对供血者和血制品进行严格进行检查等。目前仍无理想疫苗。
  (二)治疗
  目前主要用于临床的药物有抑制病毒复制的核苷类及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单元 其他病毒

考点:

1.狂犬病病毒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2.人乳头瘤病毒

致病性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病毒形态似
子弹状,由包膜与核衣壳组成
  (二)培养特性
  动物宿主范围较广,主要在野生动物(如狼、狐狸、臭鼬、浣熊、蝙蝠等)及家畜(如狗、猫等)中自然感染与传播。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旁回的锥体细胞)中增殖时,可以
在细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内基小体,可以辅助诊断狂犬病。
  (三)变异
  将狂犬病病毒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代后,潜伏期可由原来的4周左右缩短为4-6天,其对人或犬的致病性明显减弱;并且从脑外途径对犬进行接种时,不能引起狂犬病,可用于预防狂犬病。
  
  二、致病性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主要由
病犬传播,野生动物如狐狸、吸血蝙蝠也可能是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于发病前5天即具有传染性。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或密切接触可致感染。
  (二)发病机制
  狂犬病病毒对
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病毒在咬伤周围的横纹肌细胞内缓慢增殖后侵入周围神经,进而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细胞肿胀、变性。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等,常引起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通常为3-8周,长者可达数年。病毒
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形成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有些患者表现为恐水症。当交感神经受刺激时,可出现唾液和汗腺分泌增多;当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
  
  三、防治原则
  预防家畜狂犬病是控制人狂犬病发生的关键。采取捕杀野犬、严格管理家犬以及伤口处理和预防接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一)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或苯扎溴铵以及清水充分清洗伤口;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进行被动免疫。
  (二)预防接种
  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后发生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应尽早
接种狂犬病疫苗。在伤口操作严重等特殊情况下,应联合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并加强注射疫苗2~3次。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PV)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嗜皮肤性和嗜粘膜性两大类,两类之间有一定交叉。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变部位,尤其是性接触传播,故HPV引起的生殖道感染是性传播疾病之一。母婴间垂直传播见于生殖道感染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感染新生儿。
  1.皮肤疣:包括寻常疣、跖疣和扁平疣。
  2.尖锐湿疣:主要由低危型HPV6和HPV11型感染泌尿生殖道引起。该病是性传播疾病。女性感染部位主要是阴道、阴唇和宫颈,男性多见于外生殖器及肛周等部位。很少癌变。
  3.宫颈癌等生殖道恶性肿瘤:16、18、31、33、45、51、52等型别是高危型HPV,可
  引起宫颈、外阴及阴茎等生殖道上皮内瘤样变,长期感染可发展为恶性肿瘤,最常见为宫颈癌。与子宫颈癌发生最相关的是16和18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四单元 亚病毒

朊 粒


  考点:

朊粒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性

  朊粒曾称为朊病毒,是蛋白性感染颗粒。特点是:
  ①
不含核酸,其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对各种理化作用的抵抗力强,具有传染性;
  ②致
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大脑和小脑的神经细胞融合、消失,形成多数小空泡并伴有星状胶质细胞增生,出现海绵状改变,形成淀粉样斑块。
  朊病毒所致疾病:感染人和动物引起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
  常见的动物TSE是羊瘙痒病和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人类TSE是库鲁病和克雅病(CJD)等。
  【习题】
  下列哪项疾病不是朊粒所致
  A.羊瘙痒病
  B. 疯牛病
  C. 库鲁病
  D.克雅病
  E. 传染性红斑病
  
[答疑编号911340101]
  答案: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主任太厉害了,把1本书的内容都上传了!非常感谢下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全面,太好了,感谢老师的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gjs661
有更多相关执业医师的考试指导吗
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非常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