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82|回复: 38

[资料] 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师执业考试指导——《医学微生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1 1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
共34节

微生物学.rar

1.04 MB, 下载次数: 818, 下载积分: 金币 -2 枚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拙凌 + 6 + 6 辛苦啦!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一单元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考点:
  (1)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定义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得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是与医学有关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
  二、微生物分类及其特点

三型

八大类

特点

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亚病毒和朊粒)

  无细胞结构,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
  由单一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必须寄生在活的易感细胞内生长繁殖。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无核仁,染色体仅为单个裸露DNA分子;
  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细胞核分化程度较高,有典型的核结构(有核膜、核仁、多个染色体,由DNA和组蛋白组成);
  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
  胞浆内有多种完整的细胞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二单元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考点:

  1.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2)肽聚糖的结构
  (3)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4)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3.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2)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菌毛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范畴。广义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狭义专指细菌。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细菌为无色半透明体,一般采用革兰染色法染色后可以清楚地观察细菌的形态,并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螺形菌三大类。

细菌的基本形态

排列

代表菌


球菌

肺炎链球菌
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

四联球菌八迭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
微球菌


  
杆菌

多数的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百日咳鲍特菌

梭状芽胞杆菌

炭疽杆菌
  
枯草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弧菌、弯曲菌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幽门螺杆菌


螺菌、螺旋体

鼠咬热螺菌
钩端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为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仅某些细菌具有,为其特殊结构
  
  细菌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有其特殊组分。

  

革兰阳性菌(G+)

革兰阴性菌(G-)

共有成分

肽聚糖(但结构不完全相同)

特殊成分

磷壁酸

外膜层

  革兰阳性菌

  肽聚糖(又称粘肽)是细菌细胞壁中的主要组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
  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间隔排列)、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构成机械强度十分坚韧的三维立体结构。
  
磷壁酸: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磷壁酸有很强的抗原性,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可用于细菌的血清学分型。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没有五肽交联桥,其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只形成单层平面网络的二维结构。

  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多糖(LPS)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即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毒性部分是脂质A,无种属特异性,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同一属细菌的核心多糖相同。特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0抗原),具有种特异性。特异多糖的缺失,细菌从光滑(S)型变为粗糙(R)型。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见表。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①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
            ②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③具有抗原性,与血清型分类有关;
            ④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杀菌物质作用。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能够生长和分裂,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细菌L型。
  细菌L型呈多形性,具有一定的致病力,通常引起慢性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并常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治疗过程中发生。
  细胞膜:结构为典型的“单位膜”,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呼吸和分泌等作用。
  细胞质: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组分与真核细胞类似,但其中含有一些重要结构:
  (1)核蛋白体:
核蛋白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细菌核糖体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或红霉素能分别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或50S亚基结合,干扰其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
  (2)质粒:是细菌染色体(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为双链闭环DNA分子,携带遗传信息,
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质粒能独立自行复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
  质粒不是细菌生长所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质粒编码的细菌性状有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的产生等;
  (3)胞质颗粒:又称内含物,细胞质中含有多种胞质颗粒,多数为细菌暂时贮存的营养物质。异染颗粒是胞质颗粒的一种,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的菌体两端,
异染颗粒是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4)中介体:是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
多见于革兰阳性细菌。其作用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提供细菌的能量,称为拟线粒体。细胞分裂时中介体亦一分为二,各携一套核质进入子代细胞,类似真核细胞的纺锤体。
  核质:细菌的染色体集中于细胞质的某一区域,多在菌体中央,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称为核质或拟核;核质由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成松散网状结构,DNA分子比真核细胞小得多。核质决定细菌性状和遗传特征,
是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多肽的多聚体。有荚膜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粘液(M)型或光滑(s)型菌落,失去荚膜后其菌落变为粗糙(R)型。
  
荚膜的功能包括:①抗吞噬作用;②粘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是菌体上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根据鞭毛的数量和部位,可将鞭毛菌分成4类:①单毛菌;②双毛菌;③丛毛菌:菌体一端或两端有一丛鞭毛;④周毛菌:菌体周身遍布鞭毛。
  
鞭毛功能是
  ①鉴定价值,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能否运动可用于鉴定。
  ②致病作用:鞭毛运动能增强细菌对宿主的侵害,因运动往往有化学趋向性,可避开有害环境或向高浓度环境的方向移动。
  ③抗原性:鞭毛具有特殊H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
  菌毛:菌体表面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
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毛由结构蛋白亚单位菌毛蛋白(pilin)组成,具有抗原性。
  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①普通菌毛: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菌毛和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②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中空呈管状。
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数量少,一个菌只有1~4根。由F质粒编码,又称F菌毛。带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F+菌或雄性菌,无性菌毛者称为F-菌或雌性菌。当F+菌与F-菌相遇时,F+菌的性菌毛与F一菌相应的性菌毛受体结合,F+菌体内的质粒或染色体DNA可通过中空的性菌毛进入F-菌体内。介导细菌遗传物质在细菌间的转移。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产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有芽孢杆菌属(炭疽芽孢杆菌等)和梭菌属(破伤风梭菌等)。
  芽胞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细菌的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一般消毒方法不易将芽胞杀死,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芽胞不直接引起疾病,仅当发芽成为繁殖体而致病。
  

第四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一、显微镜
  细菌形体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显微镜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等,适用于观察不同情况下的细菌形态或结构。
  二、染色法
  细菌体小半透明,经染色后才能观察较清楚。
  染色法有多种,
最常用的分类鉴别染色法是革兰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
  1.方法是固定的细菌标本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95%乙醇处理,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
  2.结果判断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
  3.医学意义:①
鉴别细菌:通过革兰染色将所有细菌分为G+菌和G-菌两大类,可初步识别细菌,缩小范围,有助于进一步鉴定。②选择药物参考:G+菌与G-菌对一些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③与致病性有关:大多G+菌的致病物质是外毒素,而G-菌大多能产生内毒素,两种致病作用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三单元 细菌的生理

 考点: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2)根据对氧需求进行细菌分类

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2)由细菌产生并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3.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的概念
  (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环境 (温度、酸碱度、气体条件、渗透压)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
  生长繁殖必须的基本条件有5个方面:
  1.
营养物质:细菌所需的营养物应按一定的方式配比提供。
  2.
合适的pH:大多数病原菌合适的pH为7.2~7.6。少数细菌对pH的需要明显不同,如霍乱弧菌pH8.4~9.2,结核分枝杆菌pH6.5~6.8,乳酸杆菌pH5.5。
  3.
适宜的温度:各类细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大多数病原菌(人类的致病菌属于此类)最适温度为3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
  4.
必要的气体:细菌所需要的气体主要是氧气,有的细菌还需要C02。
  5.
渗透压: 一般培养基的盐浓度和渗透压对大多数细菌是安全的,少数细菌如嗜盐菌需要在高浓度(3%)的NaCl环境中生长良好。
  二、根据对氧需求进行细菌的分类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四类:
  ①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如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
  ②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下生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③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④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有游离氧存在时,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还能受其毒害,甚至死亡。如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
  三、细菌的生长方式
  细菌一般以简单的
二分裂方式繁殖。一般细菌约20分钟分裂一次。
  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可发现其生长过程的规律性。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绘制出一条生长曲线(图1—3—3-1)。

  根据细菌浓度,生长曲线可分为六期,即A~F,其中较重要的四个期:
  ①迟缓期(A):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短暂适应阶段。该期细菌分裂迟缓,繁殖极少;
  ②对数期(C):细菌在该期生长迅速,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增长,菌数呈直线上升。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应选用该期的细菌
  ③最大稳定期(E):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聚,该期细菌繁殖速度渐减,死亡数缓慢增加,生长分裂和死亡的菌细胞数处于平衡状态;
一般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最大稳定期产生。
  ④衰亡期(F):最大稳定期后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数越来越多,并超过活菌数。
  

第二节 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细菌合成细胞组分和获得能量的基质(生物氧化的底物)主要为糖类,通过糖的氧化或酵解释放能量,并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ADP、ATP)储存能量。
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生化反应是生物氧化。生物氧化的方式包括加氧、脱氢和脱电子反应,细菌则以脱氢或氢的传递更为常见。

  发酵是大多数细菌共有的基本代谢途径,专性厌氧菌产能的惟一途径。反应最终的受氢体为未彻底氧化的中间代谢产物,产生能量远比需氧呼吸少。1分子葡萄糖可生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2分子ATP和2分子NADH+H+。
  需氧呼吸将1分子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C02、H2O,并产生38分子ATP。需氧呼吸中,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后者脱羧产生乙酰辅酶A后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然后将脱出的氢进入电子传递链进行氧化磷酸化,最终以分子氧作为受氢体。
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进行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是专性厌氧菌在没有需氧电子传递链和完整的三羧酸循环的条件下,将1分子葡萄糖经厌氧糖酵解只能产生2分子ATP,最终以外源的无机氧化物(C0、SO42-、N0-)3作为受氢体的一类产能效率低的特殊呼吸。
  二、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有别,可以利用生化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常见的有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等。
  
细菌的生化反应用于鉴别细菌,尤其对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培养特性相同或相似的细菌更为重要。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为IMViC试验。例如大肠埃希菌对这四种试验的结果是“+ + - -”,产气肠杆菌则为“- - + +”。
  三、细菌产生的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一)热原质
  或称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热原质大多数为
革兰阴性菌合成的菌体脂多糖。注:热原质耐高温,121℃20min不被破坏,蒸馏法去除热原质较好。在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二)毒素与侵袭性酶
  内毒素为
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
  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侵袭性酶,某些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如产气荚膜梭菌的磷脂酰胆碱酶,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等。
  (三)色素
  
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
  细菌的色素有两类,一类为水溶性,如铜绿假单胞菌;另一类为脂溶性,不溶于水,只存在于菌体,使菌落显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色素。
  (四)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的少,只有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五)细菌素
  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细菌素与抗生素不同的是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六)维生素
  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如人体肠道内大肠埃希菌合成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的概念
  
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通常培养基pH为7.2~7.6,少数细菌按生长要求调整pH偏酸或偏碱。许多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分解糖类产酸,故常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剂,以保持稳定的pH。培养基制成后必须经灭菌处理。
  (一)按培养基的用途分类

培养基的种类

作用

基础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广泛用于细菌的增菌、检验,也是制备其他培养基的基础成分。

营养培养基

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和需要特殊生长因子的细菌生长

鉴别培养基

利用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不同产物,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

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去抑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有助于对所选择的细菌种类的生长。

厌氧培养基

培养专性厌氧菌的培养基

细菌L型培养基

针对细胞壁缺损的细菌L型

  (二)按培养基的性状分类

培养基种类

作用

液体培养基

常用于增菌培养,也用于接种纯菌观察其生长表现

半固体培养基

多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保存菌种

固体培养基

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及药敏试验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一)分离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现象
  1.观察菌落:菌落的各种特征包括
大小、形状、突起、边缘、颜色、表面、透明度和粘度等。
  根据细菌菌落表面特征不同,可将菌落分为三型:
  (1)光滑型(S型)菌落
  (2)粗糙型(R型)菌落
  (3)粘液型(M型)菌落
  2.血琼脂上的溶血
  α溶血:又叫草绿色溶血,菌落周围血培养基变为绿色环状;红细胞外形完整无缺。
  β溶血:又称完全溶血,红细胞的溶解在菌落周围形成一个完全清晰透明的环。
  γ溶血:即不溶血,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没有变化;红细胞没有溶解或无缺损。
  双环:在菌落周围完全溶解的晕圈外有一个部分溶血的第二圆圈。如产气荚膜梭菌。
  3.气味:通过某些细菌在平皿培养基上代谢活动产生的气味,结合液体培养基上的性状,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如铜绿假单胞菌(生姜气味)、变形杆菌(巧克力烧焦气味)、厌氧梭菌(腐败的恶臭味)、放线菌(泥土味)等
  4.色素
  脂溶性色素:使菌落本身出现颜色改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金黄色色素。
  水溶性色素:使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出现颜色变化。如铜绿假单胞菌的铜绿色色素。
  (二)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浑浊生长:大多数细菌。
  沉淀生长:少数链状排列的细菌如链球菌、炭疽芽胞杆菌。
  菌膜生长(表面生长):专性需氧菌如枯草芽胞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三)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的
动力
  有鞭毛的细菌除了在穿刺接种的穿刺线上生长外,在穿刺线的两侧均可见羽毛状或云雾状浑浊生长,为动力阳性。
  无鞭毛的细菌只沿穿刺线呈明显的线状生长,为动力试验阴性。
  三、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包括:
  ①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②细菌学的研究;
  ③生物制品的制备;
  ④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四单元 消毒与灭菌

考点:

1.基本概念

消毒、灭菌、无菌、抑菌和防腐的概念

2.物理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2)射线灭菌法的原理和应用

3.化学消毒灭菌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消毒: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
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2.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物体上
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灭菌的要求是把微生物存活的概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3.防腐:
防止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
  4.无菌:指物体上
不含活菌
  5.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无菌操作。
  注:相似概念的区分,关键词的把握。
  

第二节 物理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有热力法、射线法和过滤法三种。超声波、干燥、冷冻也能杀菌抑菌。
  一、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热力灭菌法是利用热能去变性蛋白质或核酸、破坏细胞膜或胞膜来实现杀死微生物。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
  干热灭菌的方法有:
  ①焚烧: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②烧灼:适用于实验室的金属器械(镊、剪、接种环等)、玻璃试管口和瓶口等的灭菌;
  ③干烤:在干烤箱内加热至160—170℃维持2小时,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等;
  ④红外线:常用于碗、筷等食具的灭菌;
  ⑤微波:波长为1~1000mm的电磁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灭菌效果不可靠,用于非金属器械及食具消毒。
  常用的湿热灭菌法有:

方法

应用

巴氏消毒法

61.1℃~62.8℃30min或 71.7℃15~30s。

目前主要用于牛乳消毒

煮沸法

煮沸100℃(1个大气压状态下),5min中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如于水中加入2%碳酸钠,则可提高其沸点至105℃,可杀死芽胞。

常用于食具、刀剪、注射器的消毒

流通蒸气灭菌法

利用一个大气压下100℃水蒸气进行消毒。

经10~30min细菌繁殖体被杀死,但对芽胞的作用不大。

间歇灭菌法

间隔加热培养,使残存的芽胞发育成繁殖体,然后加热使之被杀死。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法

通常在103.4kPa的压力下达121.3℃,维持15~20min可杀灭所有细菌芽胞和繁殖体。

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如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

  注:总结可杀死芽胞的方法有哪些?
  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更好,因为:
  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分,更易凝固变性;
  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传递热能;
  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二、射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
  1.紫外线(UV):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包括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波长265~266nm时杀菌作用最强。
  紫外线杀菌机制:①紫外线使DNA分子形成胸腺嘧啶双聚体,干扰DNA正常复制,导致细菌死亡。②紫外线可使分子氧变成臭氧,后者具有杀菌能力
  
应用: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一般用于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的空气或不耐热的物品表面消毒
  
注:紫外线可损伤皮肤和角膜,应注意防护。
  2.电离辐射:包括γ射线、x射线和加速电子等,微生物体中的水受电离照射后产生的自由基及自由基离子破坏微生物核酸、酶和蛋白质致微生物死亡,对各种微生物均有致死作用,细菌繁殖体对射线比芽胞要敏感。
  应用:适用于不耐热物品的灭菌,如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批量灭菌。
  三、过滤除菌
  滤过是以物理阻留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微生物除去。所用的器具为滤器。目前常用的有薄膜滤器。用于
除菌的滤膜孔径为0.22μm
  
应用:适用于不耐热,也不能用化学方法消毒的液体或空气
  

第三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消毒剂在常用的浓度下,只对细胞的繁殖体有效,对其芽胞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的时间。
  (一)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1.使菌体蛋白变性或沉淀,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酸碱类、醛类等。
  2.干扰微生物酶系统和影响其代谢活动,如氧化剂、低浓度重金属盐类使-SH基氧化成-S-S-,致以-SH为活性基的酶丧失活性。
  3.损伤细胞膜,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等。
  (二)常用的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
  表1-3-4-1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和用途

种 类

作用机制

名 称

用 途

重金属盐类

氧化作用、蛋白质变性与沉淀、来活酶类

0.05%~0.1%升汞

非金属器皿消毒,不能与碘酒同时使用

2%红汞

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不能与碘酒同时使用

0.01%~0.1%硫柳汞

生物制品防腐,皮肤、手术部位消毒

1%硝酸银

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有腐蚀性

氧化剂

氧化作用、蛋白质沉淀

0.1%高锰酸钾

皮肤尿道消毒,蔬菜水果消毒,需新鲜配制

3%过氧化氢

口腔粘膜消毒,冲洗伤口,防止厌氧菌感染

0.1%~0.5%过氧乙酸

塑料、玻璃、人造纤维、皮毛、食具消毒。原液有腐蚀性

0.2~0.5ppm氯

饮水及游泳池消毒,对金属有腐蚀性

10%~20%漂白粉

地面、厕所及排泄物消毒,饮水消毒

0.2%~0.5%氯胺

空气及物品表面消毒(喷雾),浸泡衣服。需新鲜配制

2.5%碘液

皮肤消毒。不能与红汞同用,刺激性大,涂后用乙醇脱碘

烷化剂

菌化蛋白质及核酸烷基化

10%甲醛

浸泡物体表面消毒,空气消毒。挥发慢,刺激性强

50mg/L环氧乙烷

消毒手术器械、敷料

2%戊二醛

精密仪器、内镜消毒

醇类

蛋白质变性、干扰代谢

70%~75%乙醇

皮肤、体温计消毒。易挥发,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及创伤

酚类

变性蛋白质、损伤细胞膜、灭活酶类

3%~5%石炭酸、2%来苏儿

地面、家具、器皿的表面消毒及排泄物消毒。来苏也用于手和皮肤消毒。石炭酸腐蚀性强,杀菌力弱,现少用

0.02%~0.05%氯已定

术前洗手,腹腔、膀胱、阴道冲洗。不能与升汞同用

表面活性剂

损伤细胞膜、灭活氧化酶、蛋白质变性

0.05%~0.1%苯扎溴铵

手术前洗手、皮肤粘膜消毒,器械浸泡消毒。遇肥皂或其他合成洗涤剂时作用减弱

  

  

0.05%~0.1%度米芬

皮肤伤口冲洗,金属器械、棉织品、塑料、橡皮制品消毒。遇肥皂或其他合成洗涤剂时作用减弱

染料

抑制细菌繁殖、干扰氧化过程

2%~4%龙胆紫

浅表创伤消毒,对葡萄球菌作用强

酸碱类

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凝固蛋白质

生石灰,1:4至1:8加水配成糊状

消毒排泄物及地面。新鲜配制,有强腐蚀性

  影响因素:
  1.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2.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3.
温度和酸碱度:升高温度可提高消毒剂的效果。pH对消毒的效果影响很大,各种不同消毒剂所需最适pH与消毒剂性质有关。
  4.
环境中的有机物及拮抗物质: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有机物与化学消毒剂的活性基团结合减弱其杀菌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五单元 噬菌体

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一、概念
  噬菌体是
侵袭细菌的病毒,也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的特点(病毒的特点)
  1.噬菌体的体积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2.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3.必须在活菌内寄生,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三、噬菌体的形状和结构
  
有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大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有头部和尾部之分。头部是由蛋白质外壳包绕核酸组成,呈六边形立体对称。尾部由蛋白质组成,有尾领、尾鞘和尾髓之分,尾部末端有尾板、尾刺和尾丝,与吸附宿主有关(图1—3--5—1)。


  四、噬菌体的主要应用
  1.用已知的噬菌体对未知菌鉴定和分型,以便追查传染源及流行病学调查。
  2.检测标本中未知细菌。
  3.在基因工程上可做外源基因的载体。
  4.用于控制细菌性感染。
  

第二节 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噬菌体感染细菌结果,一是在细菌体内增殖细菌被裂解,建立溶菌性周期。该周期分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释放4个阶段。二是噬菌体核酸与细菌染色体整合成前噬菌体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上,细菌成溶原性细菌,建立溶原性周期。
  一、
温和噬菌体概念
  侵袭细菌后能在敏感染细菌后并不增殖,其核酸与细菌染色体整合成,随细菌分裂传给子代的噬菌体,即溶原性噬菌体或温和噬菌体。
  二、前噬菌体概念
  指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
  三、温和噬菌体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有些细菌被温和噬菌体侵袭后,成携带有噬菌体基因(前噬菌体)的溶原性细菌,结果因噬菌体的基因转移或重组使该细菌表型发生改变,称为溶原性转换。如:①发生毒力变异,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肉毒梭菌产生肉毒毒素、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②抗原性变异,如沙门菌、志贺菌等抗原结构和血清型别也受溶原性噬菌体的控制,若失去前噬菌体则有关性状发生改变。
  四、毒性噬菌体
  
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值,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毒性噬菌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六单元 细菌遗传与变异

考点:

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遗传物质的种类

2.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

(1)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耐药质粒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

  

第一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与细菌遗传相关的物质种类包括染色体和染色体外的其他遗传物质(质粒、转座因子、噬菌体)。
  一、细菌染色体
  (一)概念
  是一条
环状双螺旋DNA长链,按一定构型反复回旋成松散网状的结构,附着在横隔中介体或细胞膜上,是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也称核质。
  (二)特点
  1.分子量比真核细胞小、序列简单,绝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保持单拷贝。
  2.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
  3.只有
连续的基因结构,一般无内含子,转录后形成的RNA分子不必加工剪切。
  4.携带细菌绝大多数遗传信息,决定细菌的绝大多数遗传性状。
  二、质粒
  (一)概念
  是
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二)特点
  1.
不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可因自行丢失或经人工处理而消除。
  2.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有利于细菌在特定的环境下生存。
  (三)分类
  1.
根据通过细菌的接合作用进行传递与否分为一般分子量较大如F质粒、R质粒的接合性质粒和分子量较小如志贺菌毒力质粒的非接合性质粒两类。
  2.
根据质粒的相容性与否分为不相容性及相容性两类。前者指结构相似、密切相关的质粒不能稳定地共存于同一个宿主菌内的现象,反之为相容性。
  3.
根据质粒基因编码的生物学性状分类如编码细菌性菌毛的F质粒;携带耐药性基因,使细菌产生抗菌药物耐药性的R质粒;编码大肠埃希菌细菌素的Col质粒;与细菌毒力有关的Vi质粒等。
  三、转座子
  (一)概念
  是一类在细菌的
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
  (二)种类
  1.插入序列(IS),是较短的转座子,750~2000bp DNA,仅仅携带编码自身转座所需酶的基因。IS存在于多种细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中,也介导高频重组菌株的形成。
  2.复合转座子(Tn),除携带转座所需要的基因外,还带有其他特化功能的基因,如耐药性基因、重金属抗性基因等,其两端为插入序列,但不含有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遗传信息。
  (三)对耐药性产生的作用
  
转座子携带的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的染色体和质粒之间或质粒和质粒之间转移,导致耐药性基因的播散,是自然界中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


  细菌的变异可有表型变异和基因型变异,前者是环境因素影响细菌基因表达的变化,并非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后者是细菌变异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即细菌基因结构发生了突变、基因的转移和重组是细菌发生变异的重要机制
  一、突变
  (一)概念
  细菌在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时,少数情况下子代细胞会出现可以通过复制而遗传的DNA结构的改变。如果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称为自发突变,突变率约为每一世代10-9~10-6,但对每一个细菌来讲突变发生的几率很少。没有发生突变的细菌称为野生株,其表型称为野生型。携带基因突变的细菌称为突变株。
  (二)意义
  进入患者体内的少量细菌经过生长繁殖也会自发地产生各种突变菌株,能够存活下来的一些突变株可被特定的环境条件选择。这些突变可以赋予细菌耐药性、增强细菌毒力或抗原性的改变,从而提高了细菌在患者体内的生存能力,致使突变菌株迅速过度生长而被选择出来成为优势型。
  二、基因转移和重组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
  1.
转化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DNA,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
  2.
接合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质粒或染色体的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称为接合。
  3.
转导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方式称转导。根据转导DNA片段的范围,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①普遍性转导是因供体菌染色体或质粒的任何DNA片段都有可能被转导,故称为普遍性转导;②局限性转导是前噬菌体从宿主菌染色体切离时发生偏差,将前噬菌体两旁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使后者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4.
溶原性转换溶原性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溶原性转换可使某些细菌发生毒力变异或抗原性变异。
  5.
原生质体融合
是分别将两种细菌经处理失去细胞壁悬于高渗培养基中保持原生质体状态,然后将两种细菌的原生质体混合,滴加聚乙二醇促使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后的双倍体细胞可以短期生存,在此期间染色体之间可以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获得多种不同表型的重组融合体。融合体经培养重新形成细胞壁,再按其遗传标志选择重组菌。

  

基因来源

转移方式

转化

供体菌

直接摄取

接合

质粒或染色体的DNA

性菌毛

转导

供体菌

噬菌体为载体

溶原性转换

噬菌体

整合


  三、耐药质粒及与耐药性的关系
  1.耐药质粒的概念:携带耐药性基因,是细菌产生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质粒,也称R质粒。
  2.耐药质粒的种类:
接合性耐药质粒;②非接合性耐药质粒。
  3.耐药质粒的组成:接合性耐药质粒由能编码性菌毛、使其以接合方式传递的耐药性传递因子和赋予宿主菌耐药性的耐药决定子组成。
  4.与耐药性的关系①接合性耐药质粒中的耐药决定子可携带多个耐药基因,表达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因此携带耐药性质粒的细菌可同时对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性;②耐药质粒可在细菌间通过接合、转导、转化的方式传递,环境的抗生素形成中选择性压力有利于耐药质粒的传播和耐药株的存活;③接合性耐药质粒中的耐药性传递因子能编码性菌毛,促使耐药质粒通过接合方式在同一种属细菌间或不同菌属间进行传递,使细菌耐药性迅速播散,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这在革兰阴性菌中更为突出。
  练习题:
  与细菌遗传相关的物质是
  A.染色体、核糖体、质粒、中介体
  B.染色体、转座子、核糖体、质粒
  C.染色体、质粒、噬菌体、转座因子
  D.染色体、噬菌体、中介体、核糖体
  E.染色体、噬菌体、中介体、质粒
  
[答疑编号911060101]
  【答案】C
  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方式不包括
  A.转化
  B.接合
  C.突变
  D.转导
  E.溶源性转换
  
[答疑编号911060102]
  【答案】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七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考点:

  1.正常菌群与机会性致病菌

  (1)正常菌群、机会性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的概念
  (2)机会性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2.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的来源
  (2)医院感染的控制

  3.细菌的致病性

  (1)细菌的毒力
  (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4.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2)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
  (3)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及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5.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细菌感染的来源
  (2)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性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
  (一)概念:
正常寄居在人体体表和开放性腔道中的、对人无害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

  (二)生理作用(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
  1.生物拮抗作用:防御感染的生物屏障作用。
  2.营养作用:参与宿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及合成维生素。
  3.免疫作用: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
  4.抑癌作用。
  5.抗衰老作用。
  (三)人体正常菌群主要分布
  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偶尔少量侵入血液、组织和器官,则被机体的天然防御作用能迅速消灭。
  二、机会性致病菌
  (一)概念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称这类细菌为机会性致病菌,也称条件致病菌。
  (二)
致病条件
  1.定居部位改变某些细菌离开正常寄居部位,进入其他部位,脱离原来的制约因素而生长繁殖,进而感染致病。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常菌群进入组织或血液扩散。
  3.菌群失调。
  三、菌群失调
  (一)概念
  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平衡被打破,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二)发生和后果
  发生多见于使用抗生素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菌群失调时,多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即在原发感染的治疗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的感染。
  (三)菌群失调症概念
  当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出现明显改变而产生菌群失调时,这种状态进一步发展,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症和体征,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
  

第二节 医院感染


  一、概念
  由医院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有定义为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
  二、感染源
  
病原微生物主要来自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及陪住人员,医院的环境以及未彻底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导管、血液制品
  1.交叉感染或外源性感染:在医院内患者接受不洁的输血或注射或不规范的介入诊疗技术,如导管、插管及内镜等,被微生物交叉感染。
  2.环境感染:环境中或无生命物品上被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及机会致病微生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密切接触途径,使被暴露人群获得的附加感染。
  三、特点
  1.不是患者人院的原发疾病的延伸。
  2.一般人院后48小时或更晚发生。
  3.可因抗生素使用、介入技术、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等大量使用导致发病率上升
  4.医院感染类型既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以
内源性感染为主。
  5.条件致病菌为常见感染菌,且革兰阴性。
  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1.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防御屏障功能受损的病人。
  2.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微生物来源于病人自身之外,
通过空气传播、间接传播(护理、便盆、尿壶等)、直接接触、注射或接种、医疗器械、未彻底灭菌或污染、昆虫媒介等传播
  五、控制
  1.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
  2.隔离。
  3.监测。
  4.合理使用抗生素。
  5.建立医院感染控制机构和法规。

第三节 细菌的致病性

  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强弱、侵入机体细菌数量多少、侵入部位是否合适密切相关。细菌的毒力是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致病性强弱的概念。毒力的物质基础有侵袭力和毒素。
  一、细菌的毒力
  (一)侵袭力
  1.概念 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2.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①荚膜和微荚膜,如肺炎链球菌的荚膜、A群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杆菌的Vi抗原及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有抗吞噬和阻挠杀菌物质的作用,使病原菌得以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
  ②粘附素(菌毛、膜磷壁酸等非菌毛粘附物质)是细菌表面存在的一些特殊结构和相关蛋白质,具有使细菌粘附到宿主靶细胞的作用;
  ③侵袭性物质(链球菌透明质酸酶等胞外酶和志贺菌等的侵袭性蛋白质)虽然一般不具有毒性,但可协助病原菌抗吞噬和向全身扩散。
  (二)毒素
  1.概念是细菌在粘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
  2.毒素的种类依据毒素产生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
  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表1-3-7-2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由活菌分泌到菌外,少数是细菌崩解后释出

  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分钟被破坏

  160℃,2~4小时才被破坏

  作用方式

  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

  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表1-3-7-1        外毒素的种类和作用

  类型

  细菌

  外毒素

  疾病

  作用机制

  症状和体征

  神经毒素

  破伤风梭菌

  痉挛毒素

  破伤风

  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

  骨骼肌强制直性痉挛

  肉毒梭菌

  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

  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肌肉松弛性麻痹

  细胞毒素

  白喉棒状杆菌

  白喉毒素

  白喉

  抑制细胞蛋白合成

  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周神经麻痹

  葡萄球菌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Ⅰ

  毒性休克综合征

  增强对内毒素作用的敏感性

  发热、皮疹、休克

  表皮剥脱毒素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表皮与真皮脱离

  表皮剥脱性病变

  A群链球菌

  致热外毒素

  猩红热

  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猩红热皮疹

  肠毒素

  霍乱弧菌

  肠毒素

  霍乱

  激活肠粘膜腺苷化酶,增高细胞内cAMP水平

  小肠上皮细胞内水分和纳离子大量丢失、腹呕吐

  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肠毒素

  腹泻

  不耐热肠毒素作用同霍乱肠毒素,耐热肠毒素使细胞内cGMP增高

  呕吐、腹泻

  产气荚膜

  肠毒素

  食物中毒

  作用同霍乱肠毒素

  呕吐、腹泻

  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物中毒 

  作用于呕吐中枢

  呕吐为主、腹泻

  4.细菌外毒素对机体有益作用
  ①把外毒素与单克隆抗体连接,制备免疫毒素和重组毒素作为导向药物治疗肿瘤;
  ②利用外毒素强力丝裂原,有刺激多种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特性可作为免疫调节剂以增强宿主抵抗力;
  ③有些肉毒毒素可直接治疗功能性失明的眼肌痉挛及内斜视,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细菌引起疾病,除需有一定的毒力外,尚需要有一定的数量。毒力愈强,致病所需菌量愈少;毒力愈低,致病所需菌量愈多。
  三、细菌的侵入门户与感染途径
  有一定的毒力和足够数量的病原菌,还要经过适当侵入门户,到达一定的器官和组织细胞才能致病。若侵入门户不适宜,仍不能引起感染。
  

第四节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抗细菌感染的早期天然免疫应答是由天然免疫各因素共同参与下完成的,起到杀灭细菌、诱导炎症反应及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是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经遗传而获得。其作用并非针对某一种病原体,故称非特异性免疫。
  (一)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的屏障作用,机械阻挡;②分泌杀菌物质;③正常菌群的拮抗。
  
血-脑脊液屏障:是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主要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和吞饮作用阻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婴幼儿的血脑脊髓屏障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胎盘屏障:是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共同组成,此屏障可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妊娠3个月内,此屏障尚未完善,若母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则可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
  (二)吞噬细胞
  1.吞噬细胞种类:
  ①大吞噬细胞,包括血中的单核细胞、组织中巨噬细胞;
  ②小吞噬细胞,主要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2.吞噬和杀菌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①识别与结合:吞噬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并结合;
  ②吞噬:形成吞噬体;
  ③消化: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与吞噬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经溶酶体内的活性酶的依氧或非依氧机制发挥杀菌作用。

  3.吞噬作用的结果
  ①完全吞噬;②不完全吞噬:病原菌虽被吞噬但不能被杀死,并在吞噬细胞中受到保护,可通过游走的吞噬细胞经淋巴液或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部位引起病变。如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伤寒沙门菌等胞内寄生菌。
  (三)非特异性免疫分子包括的物质
  在正常体液和组织中存在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菌作用的可溶性分子,主要的有:
补体;②溶菌酶;③急性期蛋白。
  二、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
  (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1.胞外菌的概念 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宿主细胞外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病原菌称为胞外菌,通过产生内、外毒素等毒性物质的作用和炎症反应致病,如各种化脓菌、破伤风梭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埃细菌等。
  2.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1)粘膜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由集合粘膜淋巴组织和弥散的相关淋巴组织组成,广泛分布于粘膜固有层中。产生的分泌型IgA是抗粘膜感染的重要机制,系统中的M细胞在运输病原菌、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2)抗体的作用 以特异性抗体为中心通过抵抗细菌粘附侵入;调理吞噬、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杀灭破坏菌细胞;中和细菌毒素的作用;最终清除病原菌及毒素。
  (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1.胞内菌的概念 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细胞内的细菌称为胞内菌。根据胞内菌的寄居特征,又可分为兼性胞内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嗜肺军团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和专性胞内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
  2.胞内菌感染的特征 细胞内寄生、低毒性、呈慢性过程、往往有肉芽肿形成,并多伴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3.抗胞内菌感染免疫特点主要是
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1)
CD4+T细胞通过MHC II类分子的抗原递呈途径发生免疫应答,在抗胞内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2)
CD8+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和破坏胞内菌感染细胞,使细菌散出,再经抗体或补体的调理作用,被吞噬细胞消灭发挥抗胞内菌感染作用。
  (三)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①
主要依靠抗体,即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使外毒素失去毒性发挥免疫作用。抗毒素与外毒素B亚单位结合后改变了毒素分子的构型,使毒性部位A亚单位不能发挥毒性作用;
  ②抗毒素与外毒素形成的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③细胞免疫在某些胞外菌感染的防御中,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诱导局部炎症反应及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也起一定作用。
  

第五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细菌感染的来源
  引起机体感染的致病菌来源有两大类即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一)外源性感染
  病原菌来自宿主机体以外的环境,传染源主要是:
  ①患者:从潜伏期到病后恢复期,病原菌可以各种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水平传播;
  ②带菌者:因不表现临床症状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排菌,不易被发觉,故是重要的传染源;
  ③患病及带菌动物:某些细菌(炭疽杆菌,布鲁菌和鼠疫耶尔森菌等)可引起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在人和动物中间传播。
  (二)内源性感染
  主要指来自体内的
正常菌群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又称自身感染,也包括原先感染过但少数病原菌潜伏下来而后又重新感染的现象,如结核分枝杆菌。内源性感染具有条件依赖性,是医院感染的一种常见现象。
  二、感染途径
  病原菌感染途径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创伤、经血、媒介昆虫等,也有致病菌经多种途径感染。
  三、细菌的感染类型
  (一)依据病原菌和宿主力量的对比和临床表现分类分为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五种类型。
  1.不感染 侵入的病原菌迅速被机体免疫系统消灭,不发生感染。
  2.隐性感染 虽发生感染但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得足够特异免疫力,能抵御同种致病菌的再次感染。
  3.潜伏感染 致病菌与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原菌长期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病菌大量繁殖而引起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
  4.显性感染 是入侵病原菌数量大、毒力强,而宿主抗感染免疫力较弱,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生理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5.带菌状态细菌隐性感染者或者潜伏期带菌者以及病后慢性带菌者,持续或间断性向体外排菌,称为带菌状态。
  (二)按病情缓急分类
  1.急性感染 发病急,病程短,只有数日至数月。病愈后病原菌多从宿主体内消失,如霍乱弧菌、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等。
  2.慢性感染 发病慢,病程长,常数月至数年如少数胞内寄生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及布氏杆菌。
  (三)按临床上感染发生部位与性质不同为类
  1.局部感染 入侵的病原菌只局限在宿主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局部病变的感染类型如化脓性球菌所致的疖、痈。
  2.全身感染 感染发生后,病原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性症状。全身感染在临床上常见下列几种情况:
  (1)毒血症 产生外毒素的病原菌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达到易感靶器官、引起器官损害,产生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2)菌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经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繁殖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临床症状轻微。
  (3)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和粘膜淤斑、肝脾肿大等。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可引起败血症,如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
  (4)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肺脓肿和肾脓肿。
  (5)内毒素血症 由于革兰阴性菌感染使宿主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内毒素人血所致,也可由侵入血中革兰阴性菌大量繁殖、死亡崩解后释放。症状因血中内毒素量的不同而异。轻则只有发热,重则可有DIC、休克甚至死亡,如小儿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带菌状态机体在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由于病原菌未被消灭而在体内继续存在一定时期,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为带菌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八单元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实验室诊断方法大致包括:
  ①光学显微镜对标本或组织中的病原体的形态学检查;
  ②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③用免疫学技术对病原体抗原或相应抗体的检测;
  ④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体特异性基因的检测。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①采集标本时应无菌操作,贴好标签;
  ②应选择感染部位或病变明显的部位采集标本;
  ③根据疾病不同时期选择在最佳时间采集适宜标本;
  
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检查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IgG时,应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只有当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的效价明显升高达4倍或以上时,方有诊断价值;
  ⑥及时送检。
  

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


  一、诊断

  1.形态学检查:①细菌染色检查法:革兰染色法;抗酸染色法是鉴定结核和麻风等分枝杆菌属细菌的重要方法;②暗视野检查,易于观察不染色活菌,故常用于检查活菌、螺旋体及其动力。
  2.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3.
生化试验用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等对细菌的酶系统和其代谢产物的检查
  4.血清学鉴定。
  5.动物实验。
  6.毒力检测。
  7.
药物敏感试验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概念: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途径,使一定体重的某种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的最小毒素量或最少细菌数。
  二、检测病原菌成分
  (一)抗原的检测
  原理是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未知的细菌抗原成分。
常用的方法有玻片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试验、酶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和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等
  (二)核酸的检测
  目前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核酸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


  检测抗体。常用的血清学试验包括:玻片或试管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冷凝集试验等。
  
如检测特异性IgG,应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各取一份血清同时检测,恢复期血清效价明显升高4倍或以上时方有诊断价值。
  

第三节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一、特异性免疫概念
  是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体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等抗原性物质接触后产生或者被动获得的特异性防御功能。
  特异性免疫分类:
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两者又可根据产生的方式不同,进一步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二、人工免疫概念
  是指用人工的方法给机体输入
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或直接输入免疫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人工免疫包括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种方式。
  (一)人工主动免疫概念
  是给机体
输入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过程,即产生特异性体液或(和)细胞免疫应答,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二)人工被动免疫概念
  是给机体直接输入抗体如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等免疫效应分子,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表1—3—8一1)。  
  
表1-3-8-1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输入的物质

  抗原(疫苗、类毒素等)

  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免疫产生的时间

  慢,1~4周

  快,立即

  免疫维持的时间

  较长,半年至数年

  较短,2~3周

  主要用途

  疾病的预防

  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


  三、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一)人工主动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品
  疫苗是用各种微生物制备的用于预防相应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
预防细菌感染常用的主要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
  1.减毒活疫苗亦称活疫苗。卡介苗(BCG)是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经230次移种,历时l3年制备而成的减毒活疫苗。
  2.灭活疫苗亦称死疫苗
  表1-3-8-2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制剂特点

  活病原微生物的无毒或减毒株

  死的病原微生物

  接种途径

  天然、注射

  注射

  接种量及次数

  量较小,1次

  量较大,多次

  免疫维持时间

  3~5年,甚至更长

  1/2~1年

  抗体应答

  IgG、IgA

  IgG

  细胞免疫

  良好

  差

  毒力恢复

  可能(但少见)

  无

  保存

  4℃条件下数周后失效;冷冻干燥可保存较长时间

  易保存,4℃条件下有效期1年

  其他疫苗形式还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类毒素
  (二)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品
  1.抗毒素。
  2.免疫球蛋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九单元 病原性球菌

考点:

  1.葡萄球菌属
  
  

  (1)形态、染色和分类
  (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2.链球菌属
  
  

  (1)形态、染色和分类
  (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3)链球菌溶血素和临床检测的关系

  3.肺炎链球菌
  

  (1)形态和染色
  (2)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4.脑膜炎奈瑟菌
  
  

  (1)生物学性状
  (2)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3)标本采集和分离鉴定

  5.淋病奈瑟菌
  

  (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防治原则

  
  

第一节 葡萄球菌


  分类:
  
   重点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球形,直径约为1微米,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串状排列。有荚膜。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菌落为金黄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β溶血)。
  (三)生化反应
   分解甘露醇,非致病性葡萄球菌菌株无此作用。(是判断葡萄球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一个指标)。
  (四)葡萄球菌A蛋白(SPA)
   是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
  可与除IgG3外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二者结合后,IgG的Fab段仍然可以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测(协同凝集实验)。
  
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作用。SPA还有促细胞分裂、引起变态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活性。
  (五)抵抗力
  
对热和干燥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胞细菌强。本菌易产生耐药性,如MRSA。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凝固酶:可使加入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凝固。能否产生凝固酶,作为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征,但近年来在人工植入心瓣膜、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患者与早产儿、肿瘤等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现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感染,且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机会性致病菌,应予以重视。
  (2)葡萄球菌溶素(或称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坏多种细胞,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可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直接或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症状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为外毒素,可引起机体发热和增强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休克,甚至多器官系统损害,称为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所致疾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根据疾病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标本。革兰染色后镜下观察。根据细菌形态、排列方式及染色性,可做出初步诊断。将标本接种到血琼脂平板上,观察溶血现象、色素。
  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分解试验(+),可与非致病性葡萄球菌鉴别。

第二节 链球菌


  一、链球菌的分类
  链球菌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根据溶血性、抗原结构和对氧需要等三种方法。
  (一)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1.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半透明溶血环,称为甲型溶血或α溶血,。并伴有绿色素生成,亦称为草绿色溶血性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2.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又称β溶血。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
  3.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二)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根据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性不同将链球菌分为A~H及K~V等20个族。
对人有致病作用的链球菌90%属于A族,A族链球菌常引起各种类型的化脓性感染,故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
  二、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直径0.6~1.0μm,呈链状排列,无鞭毛,不形成芽孢。A族链球菌有发丝样M蛋白,外包裹脂磷壁酸的菌毛结构。
  2.培养特性:普通琼脂平板及肉汤培养基中生长不好,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液或组织液方能生长。A族链球菌菌株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现象。
  3.生化反应
  
   4.抗原构造主要有:①核蛋白抗原;②多糖抗原;③蛋白质抗原。
  (二)致病性:人类约90%的链球菌感染是由A族链球菌引起的。常见的传播方式为通过呼吸道传播。
  
  1.致病物质的种类:葡萄球菌致病物质包括细胞壁成分、外毒索和胞外酶即侵袭性酶。
  (1)细胞壁成分:①黏附素,由脂磷壁酸(LTA)和菌毛蛋白(F蛋白)构成,增强细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性,使之在体内定植与繁殖;②M蛋白,含有M蛋白的链球菌具有抗吞噬及抵御在吞噬细胞内杀菌作用的能力,并诱发机体的变态反应,与致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
  (2)外毒素类:①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是人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②链球菌溶血素(或称链球菌溶素),A群链球菌可产生两种溶血素,即对氧敏感的链球菌溶血素O(SLO)和对氧稳定的链球菌溶血素S(SLS),SL0对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神经细胞及心肌组织等有毒性作用,SLS对白细胞和多种组织有破坏作用。
  (3)侵袭性酶:A群链球菌可产生多种胞外酶,主要有透明质酸酶、链激酶(SK)、链道酶 (SD)亦称DNA酶等,均具有促进细菌在组织间扩散作用。目前,SK和SD已制成酶制剂,临床应用于液化脓液。
  2.所致疾病人链球菌病十分常见,其中约占90%由A群链球菌感染所致。
  (1)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扁桃腺炎、咽峡炎、鼻窦炎、产褥感染、中耳炎及乳突炎等。
  (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等。
  (3)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4)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2型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伤口由猪传给人,可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脑膜炎等。
  此外,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免疫性
   感染A族链球菌后,机体可获得对同型链球菌的特异型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脓液标本可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怀疑链球菌感染的标本应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观察溶血现象;可用酶或化学方法从咽拭子中提取链球菌抗原后用酶免疫技术或凝集试验的方法测定细菌抗原。
  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有:①抗链球菌溶血素0试验(ASO):简称抗链0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的AS0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以上。活动性患者抗体一般超过400单位。
  四、防治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地防止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青霉素G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约1微米。常呈矛头状成双排列。有毒株在体内形成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肺炎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
α溶血环
  在固体培养基上,可
形成“脐状”菌落。由于能产生自溶酶,表面活性剂如胆汁或脱氧胆酸盐可激活自溶酶,加速菌体自溶。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不发生自溶现象,可利用此特点可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
  (三)生化反应
  
菊糖分解、胆汁溶解试验、0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与草绿色链球菌的鉴别。)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荚膜: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的抵抗力强,具有抗吞噬作用,且是主要的毒力因子
  2.肺炎链球菌溶血素:可溶解人、马、羊和兔的红细胞,并能活化补体经典途径,引起发热、炎症及组织损伤。
  3.神经氨酸酶和透明质酸酶:此二酶均与肺炎链球菌在鼻咽部和支气管黏膜的定植、繁殖及扩散有关。
  4.紫癜形成因子:将它注入兔皮内,可使其皮肤出现紫斑、出血点及内脏出血。
  (二)所致疾病
  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其次为支气管炎和化脓性脑膜炎。。
  三、免疫性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机体可建立
较牢固的同型特异性免疫,同型病菌的再次感染少见。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取不同标本,如痰液、脓液、血液、脑脊液等。
  (二)直接涂片镜检
  
革兰染色后镜检。如果镜下可见到成双排列、有荚膜的革兰阳性球菌,结合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早期鉴定有作用)
  (三)分离培养
  痰或脓液直接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培养并鉴定。
  (四)鉴别试验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相似,应加以鉴别。常用的试验有以下几种:①菊糖发酵试验;②胆汁溶菌试验;③奥普托欣试验。
  (五)动物试验
  
小鼠对肺炎球菌高度敏感
  四、防治原则
  由于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早期治疗通常患者可很快恢复。
青霉素G为首选治疗药物。国外有荚膜多糖多价疫苗预防肺炎球菌感染,接种后效果良好。
  

第四节 脑膜炎奈瑟菌


  一、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阴性,卵圆形双球菌,菌体相接触面略凹陷,形似一对咖啡豆。有荚膜。
  2.培养特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需供5%-10%的CO2气体;营养要求高,常用的培养基为巧克力色血液琼脂平板。
  3.抗原构造:菌毛、脂多糖抗原、外膜蛋白。
  4.抵抗力:外界抵抗力极弱,不耐干燥和寒冷,分离需床边接种。易产生耐药性。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荚膜、菌毛、内毒素。
  (二)所致疾病
  
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人类是脑膜炎球菌惟一的易感宿主。多数人感染后表现为带菌状态或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发展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我国引起脑膜炎的主要是A群菌,B群常为带菌状态。主要表现发热,皮肤瘀斑,脑膜刺激症状。存在于携带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借飞沫经空气传播,冬末春初为流行高峰。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血液;瘀斑渗出液;脑脊液;鼻咽分泌物。
因本菌能产生自溶酶,离体后和在低温下易死亡,故采集的标本不宜置冰箱,应立即送检
  (2)检验方法及鉴定:
  1)直接涂片检查:取脑脊液离心后沉淀物涂片或刺破瘀斑血印片,干燥固定后革兰染色。若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或胞外)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对排列,可初报。
  2)分离培养:将标本葡萄糖肉汤增菌培养液直接接种于
巧克力琼脂,置5%~10%C02环境中,35℃培养。
  3)鉴定:
  临床常依据是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存在脑膜炎球菌可溶性抗原进行快速诊断,方法是对流免疫电泳、SPA协同凝集试验。
  四、防治
  预防脑膜炎球菌感染的关键是要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提高人群免疫力。我国1980年正式使用A群多糖菌苗,临床观察表明对学龄儿童和成人保护率可达90%。
  

第五节 淋病奈瑟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阴性,卵圆形双球菌,菌体相接触面略凹陷,形似一对咖啡豆。
急性淋病患者标本涂片镜下观察时,淋病奈瑟菌多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慢性淋病时则多在细胞外。分离初期有荚膜。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菌毛、脂多糖(脂寡糖(LOS))、IgA1蛋白酶、外膜蛋白。
  2.所致疾病:人类是淋病奈瑟菌惟一的天然宿主。
  
淋病:成人淋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接触感染,故淋病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淋病奈瑟菌侵入泌尿生殖道粘膜,产生急性化脓性炎症。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感染淋病奈瑟菌的孕妇在分娩时传给胎儿。
  3.免疫性:人类对淋病奈瑟菌普遍易感。由于淋病奈瑟菌抗原易变异,反复感染的现象普遍。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采取泌尿生殖道、眼结膜脓性分泌物标本。革兰染色镜检。如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内大量成双排列的革兰阴性球菌时,具有诊断意义。
  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时,淋病奈瑟菌抵抗力弱,标本采集后应注意保湿保温,并尽快检测。将标本划线接种于巧克力色血液琼脂平板上。
  进一步可做细菌抗原、核酸检测。
  四、防治原则
  预防淋病应取缔娼妓、防止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防止新生儿感染淋病奈瑟菌,原始的方法是
采用1%硝酸银滴入两眼。目前常用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等替代硝酸银。
  【习题】
  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用
  A.外斐试验
  B. 肥大试验
  C. 乳糖发酵试验
  D.菊糖分解试验
  E. 血浆凝固酶试验
  
[答疑编号911090101]
  答案:D
  淋病奈瑟菌的重要致病因素是
  A.菌毛
  B. 杀白细胞素
  C. 荚膜
  D.内毒素
  E. 以上都是
  
[答疑编号911090102]
  答案:A
  引起剥脱性皮炎的细菌是
  A.肺炎球菌
  B. 链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 肠球菌
  
[答疑编号911090103]
  答案: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单元 肠道杆菌

考点: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1)形态、染色和结构
  (2)生化反应的特点

  2.埃希菌属
  

  (1)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种类
  (2)肠出血型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
  (3)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

  3.志贺菌属
  

  (1)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标本采集、分离培养与鉴定

  4.沙门菌属

  (1)主要致病菌种类、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2)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
  (3)肥达氏试验和结果判断


  

第一节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肠道杆菌是一大群寄居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革兰阴性无芽胞短小杆菌,其中大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如伤寒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可通过污染的饮水及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引起人类肠道疾病。肠道杆菌属于肠杆菌科。肠道杆菌具有下述共同特性:
  一、形态、染色和结构
  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为周鞭毛(
除外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鼠疫耶尔森菌和EIEC无鞭毛),大多有菌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三、生化反应特点
  生化反应活泼。乳糖发酵试验: 肠道非致病菌 +,肠道致病菌 -(除外变形杆菌)。
肠杆菌科定科试验主要项目是革兰阴性杆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第二节 埃希菌属


   一、致病性
   (一)肠道外感染
  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如移位至肠道外的组织或器官,如尿道、胆道、前列腺、肺、骨和腹腔中其他部位则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统和化脓性感染最为常见。
  (二)肠内感染—腹泻
   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腹泻,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根据其致病机制不同,主要有五种类型:

  类型

  致病物质

  作用对象

  临床症状

  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

  肠毒素和定植因子

  5岁以下婴幼儿和旅游者

  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的霍乱样腹泻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致组织破坏和随后的炎症发生

  较大儿童和成人

  像菌痢,腹泻呈脓血便,有里急后重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粘膜表面大量繁殖,粘附于微绒毛,导致刷状缘被破坏、微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造成严重水样腹泻

  婴幼儿

  水样腹泻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菌毛和毒素(vero毒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10%左右

  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清型以0157:H7为主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

  肠集聚耐热毒素,可导致大量液体分泌

  婴儿

  持续性腹泻,脱水,偶有血便

  二、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
  卫生细菌学以“大肠菌群数”作为饮水、食品等粪便污染的指标之一。
  大肠菌群系指在37℃ ,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及肠杆菌属等。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在每升饮水中不得超过3个;每100ml瓶装汽水、果汁中不得超过5个。

第三节 志贺菌属


  一、志贺菌属的种类
  志贺菌属细菌有O和K两种抗原。
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分群特异抗原和型特异抗原,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种):
  A群:痢疾志贺菌;
  B群:福氏志贺菌;
  C群:鲍氏志贺菌;
  D群:宋内氏志贺菌。
  二、致病物质
  包括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尚能产生外毒素。
  (一)侵袭力
  志贺菌无鞭毛,但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继而穿入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和扩散,在粘膜固有层内繁殖形成小的化脓灶,造成上皮细胞死亡,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侵入血流罕见。
  (二)内毒素
  志贺菌所有菌株都有
强烈的内毒素
  ①内毒素破坏肠粘膜,可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脓血粘液便。
  ②内毒素尚能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系统,使肠功能发生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是直肠括约肌痉挛最明显,因而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③内毒素使肠壁通透性增加,毒素吸收增多,出现毒血症症状,发热、神志障碍、中毒性休克等。
  (三)外毒素
  A群志贺菌能产生一种外毒素,称为志贺毒素(ST)。ST能引起Vero细胞病变,故亦称Vero毒素。ST具有3种生物学活性:①肠毒素活性:具有类似霍乱弧菌肠毒素作用;②细胞毒活性;③神经毒活性。
  三、所致疾病
  
志贺菌引起细菌性痢疾。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
  志贺菌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细菌性痢疾经过1~3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常有发热、腹痛和水样腹泻,一天左右,腹泻次数增多(10多次至数十次),并由水样腹泻转变为脓血粘液便,伴有里急后重、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如急性细菌性痢治疗不彻底,造成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程在两个月以上者则属慢性。其症状不典型者,易被误诊。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采集
  取材应
挑取粪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中毒性痢疾患者可取肛拭。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接种于肠道鉴别或选择培养基上,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三)快速诊断法
  可采用免疫染色法、免疫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四节 沙门菌属


  一、主要致病菌种类
  沙门菌属是一群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相关的革兰阴性杆菌。沙门菌属细菌的血清型在2400种以上,对人致病的沙门菌主要包括引起肠热症的伤寒沙门菌;引起副伤寒的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家畜家禽为特殊宿主,通过污染食物导致感染的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鸭沙门菌等。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沙门菌有毒株能侵袭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进入机体。伤寒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在宿主体内可以形成
Vi抗原,具有微荚膜功能。
  2.内毒素:沙门菌死亡后释放出的内毒素,可引起宿主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时导致中毒症状和休克。
  3.肠毒素:个别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其性质类似ETEC产生的肠毒素。
  (二)所致疾病
  人类沙门菌感染有4种类型:
  1.肠热症:包括
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典型的症状是持续高热保持7~10天,同时出现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全身中毒症状显著,皮肤出现玫瑰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下降。
  
  2.胃肠炎(食物中毒) :是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约占70%。由摄入被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引起。
  3.败血症: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经口感染后,细菌早期即侵入血循环。病菌以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常见。
  4.无症状带菌者:指在症状消失后1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仍可在其粪便中检出相应沙门菌。这些菌留在胆囊中,有时也可在尿道中,成为人类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的储存场所。
  (三)免疫性:肠热症沙门菌侵入宿主之后,主要在细胞内生长繁殖,
特异性细胞免疫是主要防御机制,特异性体液抗体也有辅助杀菌作用。胃肠炎的恢复与肠道局部生成slgA有关。
  三、肠热症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
  1.标本采集:因病程不同采取不同标本。
第1周取外周血,第1~3周取骨髓液,第2周起取粪便,第3周起还可取尿液。
  2.分离培养和鉴定:血液和骨髓液需要增菌,然后再接种于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粪便和经离心的尿沉淀物等直接接种于肠道鉴别培养基或SS选择培养基。37℃孵育24小时后,挑取无色半透明的乳糖不发酵菌落接种至双糖或三糖铁培养基。若疑为沙门菌,再继续作系列生化反应,并用沙门菌多价抗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予以确定。
  (二)血清学诊断
  1.肥达试验是用于肠热症的血清学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
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2.肥达试验结果判定
  (1)正常凝集价:一般是伤寒沙门菌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160,引起副伤寒的沙门菌H凝集效价≥1:80时才有诊断价值。
  (2)动态观察:可在病程中逐周复查。若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比初次≥4倍者始有意义。
  (3)0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

  

  抗体类型

  体内出现情况

  体内出现情况

  O抗体

  IgM

  出现较早, 维持时间短

  高

  高

  低

  H抗体

  IgG

  出现较晚,维持时间长

  高

  低

  高

  

  

  

  患肠热症可能性大

  感染早期、其他沙门菌引起的交叉反应

  预防接种; 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4)其他:有少数病例在整个病程中,肥达试验始终在正常范围内。其原因可能由于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所致。
  练习题:
  下列哪种细菌无动力
  A.大肠埃希菌
  B. 伤寒沙门菌
  C. 变形杆菌
  D.肺炎克雷伯
  E. 阴沟肠杆菌
  
[答疑编号911100101]
  【答案】D
  疑为伤寒患者但其血液培养阴性,原因不可能为
  A.病程初期,没超过一周
  B. 已用过抗生素
  C. 培养条件不适宜
  D.血液增菌培养基失效
  E. 患者不是伤寒沙门菌感染
  
[答疑编号911100102]
  【答案】A
  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常选用
  A.吲哚试验
  B. 菊糖分解试验
  C. 葡萄糖发酵试验
  D.乳糖发酵试验
  E. 甘露醇发酵试验
  
[答疑编号911100103]
  【答案】D
  引起出血性结肠炎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霍乱弧菌
  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 副溶血性弧菌
  
[答疑编号911100104]
  【答案】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一单元 弧菌属

考点:

  1.霍乱弧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副溶血性弧菌

  所致疾病

  弧菌属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运动活泼的革兰阴性菌,有一根位于菌体一端的单鞭毛。弧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第一节 霍乱弧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典型形态呈弧形或逗点状,革兰染色阴性,有菌毛,无芽孢,
在菌体一端有一根单鞭毛。细菌运动非常活泼,呈穿梭样或流星状。
  (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耐碱不耐酸,在pH 7.4~9.6的范围内,能迅速生长。特别在pH 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三)抗原构造与分型
   霍乱弧菌有
耐热的0抗原和不耐热的H抗原。根据0抗原不同,现已有155个血清群,其中01群、0139群引起霍乱,其余的血清群分布于地面水中,可引起人类胃肠炎等疾病,但从未引起霍乱的流行。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霍乱肠毒素:是目前
已知的致泻毒素中最为强烈的毒素,是肠毒素的典型代表。该毒素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后,可使细胞内AMP转变为cAMP,使cAMP水平升高,主动地大量分泌Cl-、HC03-,使水被动地通过粘膜细胞向外流出,导致严重的水和电解质的丧失,产生腹泻与呕吐。
   2.鞭毛和菌毛:霍乱弧菌活泼的鞭毛运动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细菌的普通菌毛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须的因子。
  (二)所致疾病
  
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
  在自然情况下,人类是霍乱弧菌的惟一易感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未煮熟的食物。任何能降低胃中酸度的药物或其他原因,都可使人对霍乱弧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致病机制:病菌到达小肠后,粘附于肠粘膜表面并迅速繁殖,不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肠毒素而致病。
  临床症状:典型病例一般在吞食细菌后2~3天突然出现剧烈腹泻和呕吐,多无腹痛,每天大便数次或数十次。在疾病最严重时,每小时失水量可高达1升,排出由粘膜、上皮细胞和大量弧菌构成的如米泔水样的腹泻物。由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而导致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碱血症和低容量性休克及心率不齐和肾衰竭,如未经治疗处理,患者可在12~24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达25%~60%。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比01群严重,表现为严重脱水和高死亡率。
  三、防治原则
  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不生食贝壳类海产品是预防的重要措施。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脱水是治疗的关键。疫苗预防长期以来使用死菌苗,保护力不强。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主要引起食物中毒,是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该菌还可引起浅表创伤感染、败血症等。该病常年均可发生,潜伏期5~72小时,平均24小时,可从自限性腹泻至中度霍乱样病症,恢复较快。
  练习题:
  食未煮熟的海产品后发生暴发性食物中毒最可能由哪种细菌引起
  A.鼠伤寒沙门菌
  B. 痢疾志贺菌
  C. 副溶血弧菌
  D.霍乱弧菌
  E. 胎儿弯曲菌
  
[答疑编号911110101]
  【答案】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二单元 厌氧性杆菌

第一节 厌氧芽孢杆菌


  一、破伤风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
  菌体细长,革兰阳性专性厌氧,周身有鞭毛。芽胞圆形位于菌体的顶端,宽于菌体的直径,使细菌呈鼓槌状。繁殖体的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但芽胞抵抗力很强。
  (二)致病性
  1.感染条件
伤口的厌氧微环境是细菌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伤口深而窄,混有泥土、异物,坏死组织较多、局部组织缺血或同时伴有需氧菌混合感染,都可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芽胞发芽或细菌的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性外毒素而致病。
  2.致病物质 破伤风梭菌主要致病因素是
破伤风痉挛毒素,该毒素具有免疫原性,经甲醛作用后脱毒成为类毒素,可用于制备疫苗。
  3.所致疾病 当创口被破伤风梭菌污染,破伤风梭菌或芽胞可侵入伤口并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引起破伤风。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封闭抑制性突触的介质释放,以致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而呈强直痉挛,甚至膈肌痉挛、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三)防治原则
  1.人工主动免疫 对易受外伤的人群和儿童,注射精制
破伤风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毒素。对3-6个月儿童可采用白-百-破(DPT)三联疫苗,可同时获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3种常见病的免疫力。
  2.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可获得被动免疫。使用时应预防过敏反应。其用途有两方面:
  (1)紧急预防 当伤口较深可能混有泥土杂物时,应作紧急预防。外科手术严格清创的基础上,肌内注射1500-3000单位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
  (2)特异治疗 对破伤风患者应早期
足量用TAT治疗。因毒素一旦与神经组织结合,抗毒素即不能奏效。一般须用l0~20万单位。
  3.抗生素的使用 大剂量
青霉素或甲硝唑能有效地抑制破伤风梭菌在局部病灶繁殖,并对混合感染的细菌也有作用。
  二、产气荚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为两端平切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卵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或近极端。
在机体组织内可形成荚膜,无鞭毛。厌氧培养中生长繁殖极快,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可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二)致病性
  产气荚膜梭菌主要
引起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严重的创伤感染性疾病,以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肿、恶臭及全身中毒为特征。
  这些症状均与本菌
具有荚膜及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有密切关系。毒素中最重要的是α毒素,为磷脂酰胆碱酶,能分解人和动物细胞膜上的磷脂,引起溶血、组织坏死、水肿、出血等病变。此外,许多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气性坏疽发病急剧,后果严重,需要尽早准确的做出微生物学诊断,争取早期治疗。
  (1)直接涂片镜检:
在创口深部取材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这是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方法。
  (2)分离培养及鉴定:可取坏死组织制成悬液,接种血平板或疱肉培养基中,厌氧培养,取培养物涂片镜检,利用生化反应进行鉴定。
  (四)防治原则
   预防措施主要是及时处理伤口,扩创、局部用H202反复冲洗,切除感染及坏死组织。
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血清。同时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由于该菌在环境中很快形成芽胞,故必须严密隔离患者,避免在医院内传播。
   三、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中常可检出其芽胞。本菌在厌氧环境中能产生强烈的肉毒毒素。
   (一)形态
   专性厌氧,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周鞭毛,无荚膜,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近极端,使细菌呈网球拍状。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肉毒梭菌产生的
肉毒毒素是其主要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化学毒物和生物毒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肉毒毒素具有嗜神经性,进入机体后作用于脑及周围神经末梢的神经肌肉接头处,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
   2.所致疾病 肉毒梭菌以其毒素致病,即肉毒中毒。目前,已发现肉毒中毒有3种:
食物肉毒中毒、婴儿肉毒中毒和创伤肉毒中毒。以食物肉毒中毒多见。后两种类型肉毒中毒在临床上很少见。若误食此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发生肉毒中毒,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病死率很高。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无芽胞厌氧菌包括一大群专性厌氧、无芽胞的菌属,包括革兰阳性和阴性的球菌和杆菌。它们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或其他部位正常菌群的成员。在所有临床厌氧菌感染中,以拟杆菌属感染为最重要,约占l/3以上
  一、致病条件
  无芽胞厌氧菌引起的感染,一般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促进感染的可能因素有:
  1.屏障作用受损 手术、拔牙和穿孔等使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的部位。
  2.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使体内一种或几种厌氧菌得到优势增长,破坏了正常菌群的平衡。如脆弱拟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耐药性。
  3.抵抗力降低 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代谢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的病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慢性肝炎患者、老年人、早产儿等均易并发厌氧菌感染。
  4.局部组织供血障碍 如血管损伤、造成局部厌氧微环境,有助于厌氧菌生长繁殖。
  5.
深部需氧菌感染,需氧菌生长可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为厌氧菌生长提供条件,从而导致厌氧菌合并感染。
  二、感染特点
  1.感染部位 接近粘膜表面发生在口腔、鼻窦、鼻咽部、胸腔、腹腔和肛门会阴附近的炎症、脓疡及其他深部脓疡。
  2.分泌物为血性或黑色,并有恶臭。
  3.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可见到细菌,而一般培养则无细菌生长。
  4.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
  三、所致疾病
  作为条件致病菌,这些厌氧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
  1.败血症。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最常见的为脑脓肿,主要继发于中耳炎、乳突炎等临近感染,也可通过血行扩散导致。
  3.口腔与牙齿感染 大多起源于牙齿感染,如齿槽脓肿、下颌骨髓炎和牙周病等。
  4.呼吸道感染 可以感染上下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厌氧菌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5.腹部和会阴部感染 胃肠道因手术、损伤、穿孔及其他异常引起的腹膜炎、腹腔脓肿等感染主要与消化道厌氧菌有关。
  6.女性生殖道感染 可由手术或其他并发症引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三单元 棒状杆菌属

考点:

  白喉棒状杆菌
  

  (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棒状杆菌属细菌种类较多,其中白喉棒状杆菌致病性强,其余一些寄生于人体内无致病性或条件致病菌统称为类白喉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菌,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用亚甲蓝或奈瑟染色后可见异染颗粒,具有鉴别意义。
  
  需氧或兼性厌氧。在含有凝固血清的吕氏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在含有0.03%~0.04%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菌落呈黑色。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包括白喉毒素、索状因子和K抗原三种致病物质。
  1.白喉毒素 使EF-2失活,阻断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引起组织坏死和病变。
  2.索状因子 是细菌表面的一种毒性糖脂,能破坏细胞中的线粒体,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
  3.K抗原 具有抗吞噬作用。
  (二)所致疾病
  白喉棒状杆菌
经呼吸道传播,常侵犯咽喉和气管粘膜,形成假膜,引起白喉,严重时发生呼吸道阻塞,窒息死亡。白喉毒素进入血液,与易感组织细胞结合引起心肌炎、肾上腺功能障碍等症状。
  (三)免疫性
  白喉棒状杆菌主要为体液免疫,病后、隐性感染及预防接种均可获得免疫力。调查人群对白喉的免疫力采用锡克试验。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采集病变部位假膜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毒力试验。鉴别产毒白喉棒状杆菌与其他棒状杆菌的重要方法是豚鼠试验、琼脂平板毒力试验。
  四、防治原则
  (一)人工自动免疫
  应用
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DPT混合疫苗)。婴儿满月即可接种白百破疫苗,以后在3~4岁和6~8岁时各加强注射一次。锡克试验阳性的青少年及成年人也需接种白喉类毒素。
  (二)人工被动免疫
  对白喉患者及密切接触的易感者肌注
白喉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对白喉患者的治疗要早期、足量注射白喉抗毒素。注射前做皮肤试验,阳性者应采取脱敏注射。
  (三)抗菌治疗
  对患者采取隔离,并同时应用抗生素,还应注意继发感染和带菌者的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四单元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弯的杆菌,因繁殖时有分枝生长趋势而得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脂质,一般不易着色,但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为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常用抗酸染色法进行染色,结核分枝杆菌为抗酸染色阳性(红色)。
  
结核分枝杆菌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常用罗氏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需3~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
  结核分枝杆菌对干燥、酸碱及某些染料抵抗力较强,但对乙醇、湿热及紫外线抵抗力较弱。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菌落、毒力及耐药性等较易发生变异。
  
卡介苗(BCG)是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230次移种传代,历时13年而获得的减毒活菌株,目前广泛用于人类结核病的预防。
  二、致病性
  结核分枝杆菌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皮肤粘膜等多种途径进入机体。
  
致病物质主要包括类脂、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和侵袭性酶。
  其中分枝菌酸、索状因子、磷脂、蜡质D和硫酸脑苷脂等类脂物质为主要毒性成分。
  索状因子: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
  磷脂:促进单核细胞增生,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形成结核结节。
  蜡质D: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迟发型超敏反应。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和溶酶体的结合。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一)免疫性
  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寄生菌,
故抗结核免疫主要以T细胞为主细胞免疫。
  此种免疫力的维持,依赖于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的存在,一旦体内结核分枝杆菌或其组分全部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这种免疫称感染免疫,或称有菌免疫。
  (二)免疫与超敏反应
  
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结核菌素试验利用Ⅳ型变态反应的原理,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试来检测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
  在两前臂分别注射PPD-C和BCG-PPD,2-3天后红肿硬结≥5mm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对临床有诊断意义,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排除特殊情况)。
  若红肿PPD-C侧> BCG-PPD侧,为感染。
  PPD-C侧< BCG-PPD侧,可能是BCG接种。
  
  四、微生物学检查
  形态检查:结核分枝杆菌不同的感染部位采用不同的标本,标本直接涂片或集菌后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如发现抗酸杆菌,结合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将集菌后的标本接种于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
  快速诊断:PCR在结核病的早期和快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五、特异性防治
  卡介苗预防
卡介苗是目前惟一可预防结核的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但不同地区的人群接种后免疫保护效果差异较大。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乙胺丁醇等。上述抗结核药物常联合应用,不仅相互间有协同作用,还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M Leprae)简称麻风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菌。
  麻风分枝杆菌亦为抗酸杆菌,但较结核杆菌短而粗。抗酸染色着色均匀,呈束状或团状排列。为
典型的胞内寄生菌,该菌所在的细胞胞质呈泡沫状称麻风细胞。
  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的病原菌,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人类是麻风分枝杆菌的唯一宿主,也是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破损的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早期主要损害皮肤、黏膜和神经末梢,晚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
  
此菌尚未人工培养成功,已用犰狳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
  目前主要根据患者鼻粘膜及皮肤损伤处的刮取物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后镜检诊断。氨苯砜是治疗麻风的主要药物,目前对麻风病尚无有效的菌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五单元 放线菌属和奴卡菌属

第一节 放线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放线菌为
革兰阳性、非抗酸性丝状菌,菌丝细长无隔、有分枝。放线菌培养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二、致病性
  放线菌大多正常寄居人和动物的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条件致病,其中
对人致病较强的主要为衣氏放线菌。
  衣氏放线菌属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外伤时引起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呈慢性过程,伴瘘管形成,排出硫磺样颗粒为其特征,称为放线菌病。最常见的为面颈部的感染。放线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三、微生物学检查
  在病灶的脓样物质中可找到
肉眼可见的黄色硫磺样颗粒,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硫磺样颗粒制成压片或组织切片,显微镜下可见颗粒呈菊花状,核心由分枝菌丝交织组成,周围部分长丝排列成放线状,菌丝末端膨大呈棒状。
  四、防治原则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牙病是预防的主要方法。治疗方面进行外科清创处理和应用抗生素。

第二节 奴卡菌属


  奴卡菌属广泛分布于土壤中,不是人体正常菌群,对人致病的有星形奴卡菌、豚鼠奴卡菌和巴西奴卡菌。我国最常见的是星形奴卡菌。
  奴卡菌主要由呼吸道或创口侵入机体,引起化脓性感染。尤其是抵抗力下降者,如T细胞缺陷和器官移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经皮肤感染,形成慢性化脓性肉芽肿和瘘管,从瘘管流出许多小颗粒,即奴卡菌的菌落。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局部治疗采用手术清创,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如磺胺药,可加环丝氨酸。疗程不少于6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六单元 动物源性细菌


考点:

1.布鲁菌属

形态、染色、种类和所致疾病

2.耶尔森菌属

鼠疫杆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3.炭疽芽孢杆菌

形态、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布鲁菌、鼠疫耶尔森菌和炭疽芽孢杆菌。该类病原菌可同时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称人畜共患病。

第一节 布鲁菌属


  布鲁菌是一群革兰阴性小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有微荚膜。专性需氧,对营养要求较高,常用肝浸液培养基培养。
  布鲁菌共有6个种,对人致病的有羊、牛、猪和犬布鲁菌4个生物种。
我国流行的以羊布鲁菌最多见,其次是牛和猪布鲁菌。
  布鲁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细菌的脂多糖(LPS)。羊、牛、猪等动物是布鲁菌的主要自然宿主。病菌常局限于腺体组织和生殖器官,原因是赤藓醇是布鲁菌的生长因子,孕期动物的胎盘、绒毛膜和羊水中赤藓醇含量较高,故孕期动物极易感,常引起母畜流产。非孕期动物感染后多无症状或表现为乳腺炎、子宫炎、睾丸炎和附睾炎等。
  人类感染布鲁菌主要是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如羊水、乳汁、尿、粪便等,或接触被污染的畜产品,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等多种途径感染。
人类布鲁菌病并不表现流产,因为人的胎盘组织中不含赤藓醇。入侵机体反复引起菌血症,导致患者出现波浪热热型。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耶尔森菌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菌体两端钝圆且浓染。对人致病的主要是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
  鼠疫耶尔森菌
  俗称鼠疫杆菌,是鼠疫的病原菌,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的烈性传染病,为我国的甲类传染病。
  两端钝圆的卵圆形短杆菌,无鞭毛,无芽胞,在死于鼠疫的新鲜动物内脏制备的涂片或印片中,可见吞噬细胞内、外形态典型的菌体,有荚膜。
  鼠疫耶尔森菌
毒力很强,少数几个细菌即可使人致病。
  鼠疫耶尔森菌主要寄生于啮齿类动物,传播媒介以鼠蚤为主,在人类鼠疫流行之前,往往先有鼠类鼠疫流行。通过鼠蚤叮咬或呼吸道途径进入人体。
  临床上常见三种类型:
  ①
腺型鼠疫:最常见,病菌通过疫蚤叮咬的伤口进入人体后,引起出血坏死性淋巴结炎。多见于腹股沟淋巴结;
  ②
败血症型鼠疫:病菌侵入血流所致,病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小时至几天内发生休克而死亡。
  ③
肺鼠疫:由于吸入带菌尘埃飞沫可直接造成肺部感染(原发型),或由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继发而致。患者高热,咳嗽,痰中带血及大量病菌,可在几天内死于休克,心力衰竭等。死者皮肤常呈黑紫色,故也称“黑死病”。

第三节 炭疽芽胞杆菌


  形态染色 炭疽芽胞杆菌是革兰染色阳性,菌体形态呈直杆状,两端平切,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中可呈竹节状长链排列,易形成芽胞。有毒菌株产生荚膜。
  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在动物皮毛中也能存活数年而致病力不减。
  所致疾病 炭疽是一种急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为草食动物所患疾病,牛、羊、马最敏感。在炭疽疫区,动物通常因炭疽芽胞侵入受损皮肤、粘膜而引起感染。
  致病物质:
荚膜和炭疽毒素(损坏血管内皮细胞)。
  人对该菌中度敏感,人类炭疽是典型的动物源性疾病。根据感染途径分为3种临床类型:
  一、皮肤炭疽
  
最为常见,接触病畜或污染的皮毛等物品时,病菌或芽胞通过皮肤微小伤口侵入,局部出现无痛性、周围水肿、中央呈坏死黑痂的典型炭疽痈。
  二、肠炭疽
  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内脏及其他污染食物引起。有连续性呕吐、肠麻痹和血便,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于2-3天死于毒血症。
  三、肺炭疽
  由于吸入炭疽芽胞引起的肺感染,多发生于皮毛加工业的工人。病情发展迅速,可在2-3天死于中毒性休克。
  防治
  预防人类炭疽的关键是有效控制动物炭疽。治疗炭疽以
青霉素为首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七单元 其他细菌


考点:

1.流感嗜血杆菌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所致疾病

2.百日咳鲍特菌

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3.幽门螺杆菌

形态、染色、培养特点及所致疾病

4.军团菌

传播途径及其所致疾病

5.铜绿假单胞菌

形态、染色、色素及所致疾病

6.弯曲菌属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其防治原则

第一节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流感杆菌,不是流感的病原菌。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短小球杆菌。用石碳酸复红或美蓝单染色,呈现两端浓染现象。无鞭毛,无芽胞。毒力株(粘液型菌株)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6~8h有明显荚膜,在陈旧培养物中荚膜消失。
  (2)培养特性:需氧菌。初次分离培养时,最好在5%~10%C02环境。在普通培养基中须加入X和V因子,才能生长。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良好。
  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共同培养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因此,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菌落越小,此称为
卫星现象,这有助于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致病性
  致病物质为内毒素、荚膜、菌毛和酶类。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
  ①原发性感染:表现为急性化脓性感染(化脓性脑膜炎、鼻咽炎、咽喉会厌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包炎等),以小儿多见。
  ②继发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常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结核病等,表现有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以成人多见。

第二节 百日咳鲍特菌


  生物学性状:鲍特菌是革兰阴性短杆菌,两端着色较深。有毒菌株有荚膜和菌毛。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常用鲍-金培养基进行培养,生长缓慢。
  致病性: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疾病为百日咳。
传染源为带菌者和患者。通过飞沫传播。细菌首先附着于纤毛上皮细胞,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剧烈咳嗽。由于病程较长,故名百日咳。5岁以下儿童易感。
  白百破三联疫苗(百日咳死菌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预防效果较好。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


  生物学性状
  革兰阴性,菌体细长弯曲呈螺旋形、S形或海鸥状。菌体常呈鱼群样排列。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运动活泼。
  微需氧,在5%O2、85%N2、10%C02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对营养要求较高,一般需含血或血清才生长。通常需要3-5天或更长时间培养,才形成细小、针尖状、无色透明菌落。
  HP与其他细菌相比有一定的耐酸性,但对酸仍比较敏感,pH降至3.5以下活力明显减弱。
  致病性
  全球一半以上人口被HP感染。传播途径推测经口感染。HP存在于胃黏膜上皮表面和粘液底层,胃窦为定植的最佳部位,HP数量较多,胃体和胃底较少。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腺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第四节 军团菌


  军团菌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群细菌。各种天然水源及人工冷、热水管道系统是其主要贮存场所。
  
嗜肺军团菌是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之一。医院中央空调冷却塔污染的循环水是病菌的主要来源。带菌飞沫、气溶胶被直接吸入下呼吸道造成感染,引起流感样型(庞提阿克热)、肺炎型和肺外感染三种临床类型,病死率可达15%。
  流感样型可出现发热、不适,头痛和肌肉酸痛,预后良好。
  肺炎型起病急,出现以肺部感染为主的多器官损害,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肺外感染型为继发感染。

第五节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俗称绿脓杆菌。
  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本菌为细长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有1~3根鞭毛,运动活泼。
  (2)培养特性:为
专性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由于本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
  致病性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细菌之一。当机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时,以及在医院接受某些诊疗措施中引起感染。感染部位可波及任何组织。常见于烧伤感染、创伤感染、气管切开和插管、人工呼吸、留置导尿,内镜检查等以及化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局部感染,甚至引起心内膜炎、肺炎,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死亡率甚高。

第六节 弯曲菌属


  弯曲菌属细菌是一类微需氧,不分解糖类,氧化酶阳性,菌体弯曲呈逗点状、S形或螺旋状,有动力的革兰阴性菌。
  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革兰阴性、细长、螺旋形或海鸥展翅状、S形的弯曲杆菌。一端或两端具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有时呈螺旋状运动。无芽胞,无荚膜。
  2.培养特性:微需氧菌,初次分离时需在含5%O2、85%N2、10%CO2气体环境中生长,传代培养时能在10%CO2环境中生长。
  
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需加入血液、血清才能生长。常用的选择培养基有Skirrow琼脂和Campy-BAP培养基。
  致病性
  致病因素主要与肠毒素、细胞毒素、内毒素和黏附、定植能力有关。主要引起人类肠道感染和各种肠道外感染。其中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散发性细菌性肠炎最常见的菌种之一。胎儿弯曲菌主要引起肠道外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
  治疗原则
  空肠弯曲菌常对
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多数空肠弯曲菌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及氟喹诺酮类敏感,由于可产生β-内酰胺酶,一般对β-内酰胺类耐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八单元 支原体


考点:

1.生物学性状

支原体的概念、培养特性及其与细菌L型的区别

2.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1)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
(2)溶脲脲原体所致疾病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上呈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具高度多形态性,可通过除菌滤器。Giemsa染色着色较好,呈淡紫色。
  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要添加动物血清、新鲜酵母浸液。支原体生长缓慢,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3天后形成特殊的油煎蛋样的菌落。
  三、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
           表1-3-18-1 支原体与细菌L型比较
  ------------------------------
  性状         支原体         细菌L型
  ------------------------------
  细胞壁        无           无
  通过过滤菌器     能           能
  对青霉素敏感性    不敏感         不敏感
  来源         自然界、人与动物体内  在一定条件下诱导细菌形成
  遗传性        与细菌无关       与原菌相同,去除诱导素可回复为原菌
  培养         含胆固醇培养基     大多需高渗培养
  ------------------------------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引起人类疾病的支原体常见有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
  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人类间质性肺炎,即原发性非典型肺炎(PAP)。儿童和青年易感,首先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然后下行感染。病理变化主要是间质性肺炎、急性细支气管炎。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
  肺炎支原体可从口腔、呼吸道分离到,血清中还可诱发一种非特异冷凝集素,临床上常用
冷凝集试验进行非特异性辅助检测。
  解脲脲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寄生菌之一。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现已被列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还可通过垂直传播,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呼吸道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

第十九单元 立克次体


考点:

1.生物学性状

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特性

2.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和伯氏考克斯体(Q热柯克斯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


  概念: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寄生在细胞内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征:
  ①大多是人畜共患病原体,引起人类发热和出血性疾病。
  ②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③大小介于一般细菌与病毒之间,革兰染色阴性,呈多形性主要为球杆状;
  ④除极少数外均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⑤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⑥菌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
  ⑦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第二节 主要病原体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

传染源

传播媒介

所致疾病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群

普氏立克次体

患者

体虱

流行性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

鼠蚤或鼠虱

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立克次体

啮齿动物(野鼠和家鼠)

恙螨幼虫

恙虫病

贝纳柯克斯体(又称Q热立克次体)

受染的牛、羊等家畜

蜱或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

Q热。以出现肺炎和肝炎为其临床特征

  血清学诊断——外-斐试验
  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X株的菌体抗原(OX19、0X2、OXK抗原)具有共同的耐热性多糖类属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后者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作为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关抗体的检查。
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用于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习题】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立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康氏立克次体
  D.普氏立克次体
  E.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答疑编号911190101]
  答案:D
  易使外-斐试验呈现假阳性的疾病是
  A.伤寒
  B.变形杆菌感染
  C.立克次体病
  D.痢疾
  E.沙眼
  
[答疑编号911190102]
  答案: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