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5个种,在临床分离菌株中,大肠埃希菌(E. coli)是最常见的一个菌种.大肠埃希菌自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伴随终生,是肠道正常菌群中重要细菌之一,并能为宿主提供一些具有营养作用的合成代谢产物.但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即可引起肠道外感染,特别是泌尿道感染.还有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能导致人类腹泻.大肠埃希菌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中,大肠埃希菌是重要的实验材料. 体温呈不规则热型,38~40℃持续数天,每天腹泻10~20 次,常为黄绿色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可有腥臭味,亦见有牛奶色或米汤样便,与霍乱基本相似,多有恶心呕吐,婴幼儿常出现惊厥.轻型:一般不发热,以食欲减退,腹泻.中型:可有低热,除具有轻型症状外并有恶心呕吐,腹泻次数较频,多呈水样便,可有轻度脱水及酸中毒症状.因此抗生素治疗应在药物敏感试验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细菌性脑膜炎.尿道插管和膀胱镜检查应严格无菌操作.对腹泻病人应进行隔离治疗,及时校正水和电解质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