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痰培养报告为念珠菌,是否需要用抗真菌治疗?
答:念珠菌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引起皮肤、黏膜感染,也可侵入任何器官导致危及生命的重症侵袭性感染。本指南总结现今对于各种念珠菌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防。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公共卫生事业局(IDSA—USPHS)临床指南推荐分级系统。白念珠菌是口咽部和皮肤念珠菌病最常见的病原真菌,但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所致侵袭性念珠菌病持续增多,尤其是危及生命的急性侵袭性念珠菌病。通常根据菌种可推测其对现有抗真菌药的敏感度,但菌株之间存在差异。例如,白念珠菌通常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敏感,但在HIV感染患者反复发作性口咽部念珠菌病和重症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中,该菌对吡咯类耐药者常见。因此,将吡咯类药敏试验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日益重要,尤其是对于初始经验治疗失败的病例。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念珠菌仍对两性霉素B敏感,但最近资料提示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可能需使用最大耐受剂量。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周颖杰
李光辉
本题点评:
1、本题来自于临床,国内问题严重,痰培养经常发现念珠菌,而临床看到念珠菌就用抗真菌药,这是错误的。
2、本题的核心是关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正确的病原学诊断问题。痰培养出念珠菌,不一定是念珠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所以本题的答案是:不一定,很多情况下不需要。(1)其他证据证明或高度提示念珠菌感染,必须用抗真菌治疗;(2)对于全身情况较差,痰培养念珠菌阳性,虽然不是或很可能不是感染,但至少存在菌群失调,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目的是预防真菌感染;(3)一般情况可,仅是痰培养念珠菌,估计使用抗菌药物后口腔菌群失调,不宜使用抗真菌治疗。
3、本题的参考文献,感觉不是很切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