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283
- 最近打卡:2025-10-03 08:12:51
|
转贴医笑而过的一篇文章.
疯狂检查何时休
一个医院一年要经历多少检查?这些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对检查的过程与结果有没有再评价?检查后到底是如何反馈的?有没有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再检查?带着这些问题,去看我们每个医院所经历的林林总总的大小检查,你就会感到很无奈,但你不能不尽心尽力地去应付。
我们会发现,上级某些部门经常搞紧急检查,翻开通知开展检查活动的文件,阅读那些密密麻麻的考核细则,感觉如同天书。考核细则要求医院要有哪些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向社会公布;每半年要有工作计划、总结;要有会议记录、文字资料;要有调查问卷、学习问卷;要开展学习培训多少次以上;要有95%以上的活动知晓率和满意率……至少三四页纸的内容。不知道这些考核标准从哪里冒出来的,从来没有文件要求过,而到检查的时候却什么都要求了。于是,医院里的一帮人没日没夜的搞材料,一盒、两盒、许多盒,摆在一起,比我们的身高还高。
检查组来了,随意翻翻,只要材料够厚、够多,就可以了。然后再到几个科室象征性地转转。接着,碰头大谈特谈做的好,最后加点要完善长效机制、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继续深入开展好这项工作。最后,下馆子吃饭,山珍海味,喝的不分你我。即使某个单位检查结果有些不理想,“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检查就这样轰轰烈烈来、轰轰烈烈地去了!
不过一周,又有其他部门来检查,考核细则类似,只是侧重点不同,于是一帮秘书、干事们又开始把上次检查用的资料全部搬出来,按新的考核细则分成一个又一个盒子。对于那些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来要求必须有的新规章制度,继续胡编乱造一通。这些医院管理年检查、行风建设检查、治理商业贿赂检查、党建检查、医院感染检查、医疗质量检查、医疗保险检查、文明城市创建检查、物价检查、药品动态监控检查、重点学科检查、技术准如检查、先进性教育检查、院务公开检查、对口支援检查、干部保健检查……
数不完的检查,而医院正常的医疗、教学、科研活动经常被这些五花八门的检查弄的鸡飞狗跳的,因为,一旦上级来检查,医院本身就要开全院性的迎检动员会、布置会,至少是中层干部会,领导们苦口婆心,好话坏话软硬兼施地说了一串串。不过,检查越来越多,密密麻麻,每周都有,对于那些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学术工作缠身的医务人员来说,哪有心思听这些反反复复的动员讲话,这动员工作也越来越不容易做!
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是检查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是督促工作开展情况的;是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发现优点全面推广的……检查不是给群众看的,不是给上级部门看的,更不是头脑发热的行为。政府部门总在临近检查前制定一套从未要求过的制度要求、提出一些从来没有文件提及的要求,这哪是检查,明明是逼着被查单位作假!!还有那95%的活动知晓率和满意率,我不知道检查组是怎么查的?还有某某制度规定要向社会公开,是通过医院宣传栏还是单位网络,或者是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不得而知!!
今天,这个部门抽调一些行业专家;明天,那个部门抽调一些专业人才,吃穿住行花纳税人的钱,而且耽搁专家们服务群众的本职工作,让他们参加那么多无实际意义、实际效果的检查,这难道就是咱们中国的特色?在检查反馈会上,你一句好话,我一句好话,大家都做大好人。最后,上级领导肯定成绩,鼓励再接再厉;本单位领导表态,感谢检查,一定再上一层楼,难道也是咱们中国的特色?
卫生部门负责机构和人员准入;财政部门负责给医院拨款;计划部门负责大型仪器的设备引进和改造;物价部门负责定价;社保部门负责医疗保险;工商部门负责注册和审批;药品监督部门负责药品的监管;组织部门负责管理人员的任命和提拔;人事部门负责编制……每个部门下面还有具体的业务处室,加在一起处室上百个,个个每年都到下级单位飘来飘去,看似深入基层,更多的时候是来的时候轰轰烈烈,走了后杳无音信。同时,有些功能类似甚至交叉的处室对相同的事情,政策经常相互冲突,医院哪个都得罪不起,这种检查更是让医院头痛!
不是发牢骚,更不是对检查有抵制的情绪!管理的四大最基本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检查属于控制的重要环节,但依据什么去控制、如何去控制还要从前面三个职能去找。某些部门的头头们,经常头脑一发热,就胡里糊涂弄出一大堆考核细则,弄出一群人,分组下去个单位,到现场听完汇报,转几个圈子就下馆子的检查方式实在是不可取的!
不过,在如今的中国,一切还会持续下去,至于持续多久,那要看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但我想,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类似医院检查这种传统工作方式的深入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