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亲亲子衿

[资料] 年会宗志勇老师的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亲亲老师的分享,学习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涨知识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拍的图片重点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藤书屋小读者 发表于 2017-5-26 09:39
影响培养结果的因素有狠多:普通培养难以检出苛养菌、采样规范、延迟送检等

确实影响因素很多呀,那你判断总得需要依据吧,那培养阴性因为影响因素很多就不排除感染,那培养阳性呢?是否可以说因为影响因素多不排除不感染呢?这样的话我们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一般来说细菌培养至少目前来看还是金标准的吧,比如这个案例5,难道就以切口红肿热痛就诊断是SSI?不牵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课件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好分享,有醍醐灌顶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雏鹰 发表于 2017-5-26 10:45
确实影响因素很多呀,那你判断总得需要依据吧,那培养阴性因为影响因素很多就不排除感染,那培养阳性呢? ...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从诊断标准来看,浅表切口临床诊断成立,只是尚缺乏病原学诊断的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藤书屋小读者 发表于 2017-5-26 11:00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呵呵,那如果照着这个的话,只需要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就属于临床诊断了呀,那只要临床医生诊断的切口感染就不需要我感控的在诊断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期待更多与实际结合的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期待课件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期待课件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课件,系统学习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已认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