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镜中花

[求助] 重复使用后器械(器具)的科内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0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可以換位思考下,我舉個例子;我們都有送衣服去洗衣店清洗的經驗。
有件衣服髒了,我們送到洗衣店洗之前,我想我們不會為了怕洗衣店洗不乾淨,而先在家裡處理一下,清洗一下吧。可能更多的是如果洗衣店洗不乾淨 ...
欢乐天空 发表于 2009-5-24 15:55

#欢乐天空
衣服送洗衣店之前,是否应该把包里的东西清理一下呢?使用后的器械再放入保湿容器之前是否应该做些简单的处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落版的意见,先做初步处理再送供应室更好一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乐天空
衣服送洗衣店之前,是否应该把包里的东西清理一下呢?使用后的器械再放入保湿容器之前是否应该做些简单的处理呢?
落花生 发表于 2009-5-30 07:35


個人認為,送洗前清洗,與送洗前檢查有意義上的不同吧!!!
送洗衣店前的檢查,更類似於清洗前的檢查與分類的工作內容。不主張臨床做預處理,完全從感染預防與控制的角度而來,試問;
A) 臨床有甚麼條件可以控制器械上的汙染不擴散??有沒有相對負壓的環境??有沒有獨立的作業區(房間)??
B) 臨床人員處理前是否也要更換自我防護用具,至少要面罩+不滲漏罩袍+清洗用手套吧!!如果是,在哪裡更換??有沒有更換??用後如何清洗??
C) 清洗後溼答答的需不需要烘乾或是簡單乾燥??如果需要用甚麼設備??如果不需要如何瀝乾??
其它還有更多管理上,人員培訓上,操作流程上的問題題,而以上這些都是CSSD成立的用途,臨床如果都不做,CSSD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啊!!!
以上淺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0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大家去蒋恒礼老师的博客看看他的观点,就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科室不清点器械会不会出现器械丢失现象,另外手术室需多大的密闭容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的医务人员为病人进行床边换药、门诊小手术、治疗检查及进行手术,并不是在负压的环境下进行的,在结束操作时,把器械上的明显分泌物做个简单的清理,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根本不会增加风险,因为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比后续器械清理大多了。不必强迫大家用一种管理方式。就是在供应室去污区没有哪间医院能达到负压条件的,大家都是戴口罩,手套。包括美国、英国的供应室的去污区,很多医院也没有达到负压的。 23# 欢乐天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欢乐天空的CSSD,光有理念不行,得实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用流动水冲洗后密闭运送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贊成風鈴老師的看法,簡單處理去除明顯分泌物等等,但這些簡單的處理應該不包含"用水先沖洗下"的處理才對。目前大部分的貼子中所談的簡單初步處理,是著眼在"用水先沖洗下"的簡單處理,這和您的要求大有程度上的不同,同時也與操作規範上的"回收"內容不一。我人微言輕還需要您登高一呼,強調其中差異。
致於英美的去污區是否通通達標,個人無法落實了解100%,但綜觀英國HBN與美國AAMI的要求,也都類似我國CSSD的規範要求,或許這是一個努力的方向,就如英國的CSSD從兩千多集中到四百多,再要集中到十數家的階段(這個階段目前也遭遇無法克服的強大問題而延宕),我以為都是觀念轉化的過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29# 欢乐天空

用水先沖洗这个步骤应该加以提倡。理由如下:
    手术过程中,由于器械接触病人(上面的污垢--血液、体液)。器械上污垢由液态很快形成生物膜。只有水可以抑制污垢的变态。

1)、由于清水价格便宜,容易大量获得,同时它有能把清洗工艺中难以去除的亲水污垢溶解、分散的优点。
    2)、微生物因素:
微生物种类不同,其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也不同;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导致消耗的强度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彼此重叠的微生物自身机械保护作用的加强、耐力强的个体随之增加,从而使消毒灭菌也就越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30# conmed
是否應該提倡,我不好說明。不過我今天剛剛收到美國SGNA(值腸鏡學會)最新的技術指南,所提倡的清洗為兩種;酶洗滌劑與清潔劑(DETERGENT),也有很多的理由在內,不外乎有機污染成分的說明未何需使用CLEANER(洗滌劑)。
有機污染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容易溶解在水中,但是蛋白質與脂肪類則需要藉助勞動力與大量的水來清洗才能達到"潔淨"的目的喔。而這些都是經過大規模的研究發展出來的,因為需要藉助這些洗滌劑幫助清洗時更乾淨,更快速,更節省勞動強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