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鬼才

从年会的主题,看感控工作的走向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从事感染工作的人员由政府发工资,弄虚作假的行为就会少之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目前国内感控现状,加大对基层的关注是必要的,所以卫生部2013年底颁发了关于基层感控落实的通知,基层医院构成了医疗机构的底部,夯实基础才能更好的杜绝、预防一些感控暴发事件,至于落地的办法那就多了,山东省刚刚下发了基层医疗机构落实感控的通知,在培训方面出了实招,部分内容:“为各市培训院感管理师资队伍,4月底前完成各市院感师资培训工作,并适时组织巡回培训。各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分类、分级、分层的培训方式,6月底前组织完成辖区内全员培训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1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憨豆 发表于 2014-3-18 15:38
从我们到基层卫生院调查的情况显示: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薄弱,主要体现几点:1、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员 ...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培训只是应加强的一方面原因,除此之外,还要有其他的激励措施。要从顶层开展重视感染控制的工作。医院感染不控制,对一所医院来说,谈不上发展。对感控工作必须要下猛药,只有象重视教育那样去重视感控工作,才能使感控工作得到真正发展,实现对医院感染的“零宽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循证实践,才能给决策者更准确的数据来指导我们院感学科的发展。
基层,的确是一个需要大家关注的问题,就如胡教授之前的提议,专家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14-3-18 17:14
根据目前国内感控现状,加大对基层的关注是必要的,所以卫生部2013年底颁发了关于基层感控落实的通知,基层 ...

加大对基层的关注和帮助,不尽是输血的问题,而是如何帮他们造血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基层的同仁学会自己构筑知识的体系,对感控学科的研究,要学会创造性地工作,要建立他们对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信心。
说实话,现在的培训方法,几年不变,应有所改变了,要引进全新的方法和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感控工作最需要什么,现状是什么?这个首先要搞清楚,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 发表于 2014-3-9 15:41
我的理解是,基层培训只是其中的一项目工作。除此之处,感控研究也很重要。既要接地气,也要有攀登精神。

也就是说,从理论走向实践,不但是要让基层人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正确的,还要知道该怎么做,如何落实,其实,这真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光靠培训、会议、交流是达不到您所说的境界。只有基层的感控人主动行动起来,做正确的事,而不是疲于应对,只有工作状态真正的改变了,也才会有希望。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4-3-19 09:45
基层感控工作最需要什么,现状是什么?这个首先要搞清楚,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

问得好。我认为基层感控最缺乏的是对感控学科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帮助这些同仁补足基础知识,这中间希望有些系统的培训,从最基础的开始。只有补足了基础,才能建立信心。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4-3-19 09:48
也就是说,从理论走向实践,不但是要让基层人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正确的,还要知道该怎么做,如何落实,其 ...

这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要让基层的同仁感到开展对感控学科的研究有奔头,从事这些工作对他们来说有吸引力。如何建立这样一种激励机制,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感控知识缺乏,我觉得第一发放营业执照前要对他们进行感控知识的培训、考试,还有实际操作方法,并且要制定一套实际可行的规章制度,让他们有法可依;第二感控支出不能亏本,要有合理的收费制度。第三要有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再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才能激发他们对感控学科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午夜薰衣草 于 2014-3-19 12:32 编辑
中华 发表于 2014-3-18 16:44
啥时候从事感染工作的人员由政府发工资,弄虚作假的行为就会少之又少

呵呵,不好意思,发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叫上基层医疗机构的一把手,让他们好好洗洗脑,认知下别人怎么做的,这样基层的感控工作才能跟上去,我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感控不是单打散打,要全方位渗透。这个问题看着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因为真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在院校就应该开始做起。
我院也是基层,去年才成立院感科。在一年磨合期当中,最让我体会深刻有二:
一.热情,持久的热情更为重要,挫折会很多。冷言冷语不理解更多。但结局很好,会帮到无数无数的人。
前提是院领导必须重视。我很庆幸!
二.早期处罚强制,逐渐适应。现在时代的人想自觉实现什么是有难度的,但,呵呵,强制了就会有效。
目前我们还处在最基础的边沿上,但也在快马加鞭地前进中。很需要上级医院来给我们正面的扶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手榴弹 + 1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一位在我院上全科医生的学生,来帮老师交材料,问我“您这部门是干啥的?”,我赶紧问“您是新来的吗”?然后,花了很长时间进行解释,被我灌输了一通后,童鞋很迷茫的回去消化了。看着童鞋的背影我在想,如果感控从学校抓起,应该会事倍功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对新员工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了解听说过“医院感染”这个词语的人不多,在学校学过“医院感染学”这门课的人就更少了。为什么不在医学院校开设“医院感染学”这门课呢?也许困难重重,但克服困难,越早开设越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楼上两位版主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专职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直接上岗。即使是服务员也要有基本的训练吧。我们念大学之前也是因为有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感控工作做好了,中国的感控工作才算真正做好了,这话说得真对。我们市(县级市)67万人口,医疗机构443家,其中市级医疗机构4家(床位设置分别是500张、300张、250张、150张),公立卫生院26家,民营医院26家,床位数在20-99张之间,其余387家均无床位设置,为村卫生站、个体诊所、门诊部。
    2013年分别对床位数在20-99张之间的医疗机构、无床位医疗机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了现状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成立了我们市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中心挂靠人民医院,由卫生局授牌,我们编写了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分别对院长、专兼职人员进行培训,成立了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开发了区域医院感染信息系统交流平台,申请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了培训班。今年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现在初见成效。
    开发的区域医院感染监控系统信息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做成了壁报(在软件设计栏目中)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提宝贵意见。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点在医疗机构多,工作量大,但工作比较简单,介入性操作少,患者住院时间短,科室设置少,很多工作是无人帮助他们进行规范管理。再一个难度就是有手术的医疗机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管理,实行集中供应舍不得出钱,无法接受生产1个无菌包需要几十元钱的事实。总是想方设法自己简单做消毒灭菌工作,这是最大的难点。
    还有1项工作需要政府做,卫计委《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中规定,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开,大部分村卫生站、个体诊所都建在自己家里,无专门的、独立的村卫生站及个体诊所,这需要政府投入很多资金的。
    慢慢做,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