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胡杨

[原创] 武汉会议有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楚楚 的帖子

气性坏疽不需要先消毒,标委会10月23号审定。有什么途径把意见带到标委会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舟舟 的帖子

保持供应室低温和低湿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防止微生物繁殖,那不光是工作期间,24小时都是需要的。所以我想应该是。
16-21度,40%湿度的环境,如果没有相关设施来人为控制,恐怕谁都无法达到吧??我地目前室外温度5度,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建在地下室,室内昨天实测温度32度,供应室人员讲,这还不是全年最高点,室内温度几乎就没有低于30度过。

[ 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08-10-24 16: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破伤风、炭疽也不用先消毒吗?对于我们这种基层医院没有全自动清洗机,个人防护很难做到万无一失,这样清洗过程中万一被污染了怎么办?强调先清洗再灭菌是因为担心消毒后蛋白凝固再难清洗,那这三种特殊感染的就没这种情况吗?:L

[ 本帖最后由 小雨点 于 2008-10-24 22:4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胡杨 的帖子

胡杨老师,请你把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讲解一下好吗?谢谢!: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5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有新的收获,但,我也觉得 清洗前不消毒工作人员的防护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5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小雨点 的帖子

个人浅见;
一) 这三种【特殊污染】不是因为传染或是防护的问题而特别处理,是因为供应室的设备或是处理的方法,无法有效处理朊病毒与坏疽,或是未来的新发生的病种一时间不了解时,因此要特别处理。
二) 如果对这三种特别污染CSSD所采取的标准预防没有信心,哪实施医疗治疗的人员又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6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胡杨 的帖子

谢谢带来新的信息,有没有更详细一些的资料!如有,能否共享?

E-mail:wangzc02@yahoo.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中心供应,我借助福建三明以及西安事件,制作了我院中心供应的相关方案,向院长及时进行了反映。院长原则已经批准了,现在在忙于做下一步的改建方案以及流程。原则上同意购进2台清洗消毒机(预留一台的位置),添置两台超声清洗机!

中心供应,我认为最科学的一种管理模式。各位要努力去推进哦!: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一枝梅 于 2008-10-26 22:1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小雨点 的帖子

关于个人防护问题,护理司巩老师讲,她们讨论认为,感染手术器械通过清洗前的分类,来达到预防的目的,极不可靠,也不符合标准预防的理念。因此没有在规范中特别要求。推广标准预防的概念,不仅是临床,也在其他部门一视同仁的体现。
        关于感染手术器械清洗前的分类与否,我认为虽然没有要求,但根据自己医院实际情况来定比较客观。条件好,意识强,机洗可靠的医院供应室,不分没有什么,否则,还是有分类的必要,至少在某个阶段是这样。还有,某些机洗设备,它本身就有特定的“感染器械清洗程序”,那就分别处理也无妨啊??这就像对内镜室,不要求传染病人内镜检查使用单独内镜同一个道理。
      
              另外更正,对供应室的温湿度要求,16-21度,湿度不是40%,有人告诉应该是60%。过去的讨论稿要求为20-25度,可能是要进一步与国际的16-18度接轨,而提高了温度要求吧??

[ 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08-10-27 10:5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3、棉质包布的要求:质地与颜色;不得缝补和紥十字线;标记起始使用时间和洗用次数(但目前没有限定使用次数)。
请问:使用时间和次数实际怎样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7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欢乐天空 于 2008-10-25 23:14 发表
个人浅见;
一) 这三种【特殊污染】不是因为传染或是防护的问题而特别处理,是因为供应室的设备或是处理的方法,无法有效处理朊病毒与坏疽,或是未来的新发生的病种一时间不了解时,因此要特别处理。
二) 如果 ...

赞成!这点信心都没有,临床治疗护理人员咋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幸福 的帖子

这几天忙院感自查总结和定便携式血糖采血笔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回应,非常抱歉。另外,也为了对帖子负责,耐药性分析内容繁杂,好好归归类也需要时间,所以现在回复,供参考。

       我国的耐药菌株分布现状与监测,我的感觉是大会上朱老师介绍的,2007年国内各地12家医院联合收集的耐药性监测汇总资料最具有代表性了。也就是他们称为“CHINENT”监测网的工作总结资料。复读了几遍后,认为可以提炼的内容主要有:
1、该资料数据是在全国各地采集,分布大江南北。汇总了36000余个标本统计的结果,因此可以认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2、检验标本类别中:痰50%;尿20%;血10%其他20%;
3、培养分离到的致病菌革兰氏阴性与阳性比大约为2:1.
4、        检出前10位的致病菌按降排序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排前6位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偏高。
5、典型耐药菌分析,MRSA检出率各地各医院差异较大,分别在13-80%不等。湖南湖北较相近50-60%;西南西北30-40%;北京地区60-70%;上海地区各医院之间差异最大,13-80%。提示怀疑MRSA感染,建立用药方案,要参照本地区统计数据。VRE没有统计。
6、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我国各医院检出率差别不大,均在70-90%之间【注:CNS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
7、克雷伯、鲍曼、铜绿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在20-50%;泛耐药菌检出率在0.5-5%;
8、高频检出的25种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该资料分别做了详尽描述。对临床经验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另外,该资料没有对厌氧菌、真菌的检出情况做说明。并且没有检出率统计??处理的标本没有无菌生长和没有临床意义的正常菌株生长??有点疑惑。据我了解,我国的标本采集合格率还是很低的。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培养,可以讲是在做无用功。没有临床价值。拿我院来讲,我院仅2008上半年不算验收不合格而退回的标本,我院标本数量2615,无菌生长571;正常菌群368;致病菌1676,检出率为64.1%。培养的标本中无菌生长与正常菌群就占近半了。全国应该也差不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舟舟 于 2008-10-23 21:52 发表
“供应室工作温度不得超过21度(国外要求16-18摄氏度)。恐怕要安置温湿度计监测和空调了。”是否24小时都要维持规定的温度呢?

那是肯定的。如果温度湿度加高,相当于对所有保存的无菌包进行一定程度的加速老化,从而缩短理论上的无菌保存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胡杨 的帖子

谢谢胡杨老师带来最新的耐药菌株咨询,学习!: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胡杨 的帖子

温度16-21度,40%湿度的环境,24小时都是需要的话,怎样操作呢?下班以后怎么办?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舟舟 的帖子

应该只能是24开机的空调动力设施来实现吧??类似于独立的中央空调设备系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基层医院的一名院感工作者,我院无机器消毒机,全人工清洗,如果所有器械都不消毒,清洗后直接灭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不能得到保障,如果对一些感染性器械分类浸泡消毒后灭菌是否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linlin321 的帖子

请问哪些感染属于需要先消后洗的??用甚么原则分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一枝梅 的帖子

一枝梅老师:请问你们准备买啥牌子的清洗消毒机呀,我们院长也说考虑给买一台,但买什么样的还没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欢乐天空 的帖子

我院是属于计划生育部门,门诊妇科检查室放2个浸泡桶,对有霉菌感染,滴虫,性病等病人的器械由产生的科室浸泡在含氯制剂中消毒后,送供应室清洗灭菌,对没有感染的病人产生的检查器械放在清水桶中,送供应室直接清洗灭菌,我不知道这样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