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18-4-28 15:43 编辑
看到你的问题与大家的讨论,感觉实在是太乱了,同时很多初入行者更是一头雾水。还是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手术位置的信息是有用处的。国外多有关注与研究,目的不是关注感染,而是关注包括感染在内的各种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并发症!!
然后----再议手术部位感染与分类问题
SSI的发生率与手术污染度相关。早期Cruse 等统计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手术的术后SSI发生率分别大致为2%、5%、10%和20%。经过多年的改善,近年来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ACS-NSQIP)数据库统计显示,Ⅰ类-Ⅳ类切口手术构成分布为50%,35%,10%,5%。其中各类手术SSI发生率大约为表浅感染分别为2%、4%、5%和5%。深部感染为0.5%、1%、1.5%和2%。器官/腔隙感染分别为0.5%、2%、3%和4%(详情见原文,整理一下见下表)。数据提示,手术部位污染度不同感染率不同,手术累及部位不同感染率也不相同。同时,研究发现发生SSI并非仅与污染度有关,还与病人体质,手术方式等多因素相关。
手术污染度分类,还有三分类方法。各个国家和专业,以及不同的指标体系在使用上有所不同。在数据汇总和比较上也会有差异。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常与手术累及(位置)部位相关,SSI作为其中的一种并发症与污染度相关。手术并发症多属于突发非过失相关疾病。因此需要提前预判以防不测。术前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决定是否还要“完善检查、调整用药、功能改善,术后监护,甚至延迟手术”决策的重要环节。
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入“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就是为了致力于改善医务人员认知,减少手术的”过失与非过失“患者伤害。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医院医务部应该有所担当,积极培训组织实施。
感染流行病学专家运用手术风险评估表,还可以预测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美国手术NNIS分级,就是采用了该表提供的参数,对手术进行了4级分层,预测统计感染率。该3因素4分级体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4类污染度的单因素分层体系,对预测感染并发症有其独到之处,受到感染防控部门的青睐。
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减少了SSI的并发症,但再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改善上还有待提高。微创术实施中一旦出现状况,大多会及时决策改为实施传统术给予处理。为了区别于传统术式,专家学者提出了0类手术的概念,并应用于SSI监管。
我国在SSI防控领域涉及的国内权威文献大致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级医院评审质量指标,医院感染监测数据集。目前,无论是法规制度的文本,还是培训学术交流,不规范的用语常常误导了很多人,原本并不复杂的问题反而成了很多人的困惑。
在实际工作中,听到太多院感专职人员的不解。比如困扰大家的诸多问题,大致梳理如下。希望读者可以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法规,自己分析到底怎么表达才是更清晰合理的方式。
1、Ⅰ类手术?还是Ⅰ类切口?还是Ⅰ类手术切口?
2、手术并发症防控的管理医务部?还是院感办?关心感染?还是并发症?也即如何利用手术风险评估表?你做的是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评估还是手术后发生SSI并发症的风险评估?
3、院感办只关心手术感染,并不关心其他并发症与死亡,如何辨证的对待?
4、手术部位和手术位置的区别?某器官手术与某器官感染的区别?有必要再做手术位置分类吗?
5、风险指数是风险管理学科中的一个名词,意指用数值来表达的风险程度。什么叫风险指数?风险分级与风险指数有什么区别?
6、手术分层方法中1级和Ⅰ类的区别?
7、污染度3类还是4类?手术方式的0类如何与污染度融合?
8、为什么还要把器官/腔隙分开?有单独的腔隙手术吗?有单独的腔隙感染吗?
最后,围绕近期大家议论关注的医院感染监测指标集“ⅡHAI63和ⅡHAI64”谈自己是看法。63是引用美国的3因素分类法,称为“NNIS分级”,数据可以来源于“手麻系统”或“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时间由于是预测,不可能做75百分位处理,所以最好使用各手术的标准时间,也可使用固定的3小时或2小时。64是我国常规的污染度3分类法和手术方式分类法的集合体。同时又增加了手术位置的二级分层。设想会有一例“Ⅲ类的器官手术的表浅部位感染”,分类与填报都不会有问题,但结果可能关注的更多是并发症的危险程度,而不是感染。因为感染累及的部位和手术累及的部位关注点是完全不同的。再有64表的名称描述有待商榷,为了和63的NNIS分级以示区别,是否不使用“某级感染风险指数”,使用“某类”。这个“某”使用罗马数字,而不使用阿拉伯数字。指标集不做手术位置的二级细分,仅考虑感染累及部位,是不是对关注感染并发症更直观有效?另外还有没有比“指数”更贴切的叫法?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