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拙凌

[正式赛场] 【万金兆元】12月赛——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是否需要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佳蕙淼淼 于 2015-12-24 23:00 编辑
明玥 发表于 2015-12-24 21:45
我是反方,针对182楼进行反驳:
哈哈,2015年多重耐药菌监测标准的修订,从循证依据上,不正是来源于前 ...

回复186楼,
有道是,计划跟不上变化.还有事实胜于雄辩!还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您懂得!
我们肯定要从自家的实际情况考虑问题,建议您多看看近期的文献资料啦,不一样啊.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娜姆 发表于 2015-12-24 21:16
回复170#
对方辩友很高兴你引用小小牧童的观点。我方也是赞同这个观点。
我方在10楼讲到了健康人群中携 ...

回复181楼,
我的观点是,都检测也许不可行,但是,只要检测出阳性就该执行防控措施,如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不就是这样的道理吗!做永远比不做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这个道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玥 发表于 2015-12-24 23:36
我是反方,欢迎正方辩友支持我方观点,也回答了我在前面提出的问题,那么现在我就把依据摆放出来给大家 ...

我是正方
昨晚出差回来太累,有些笔误,我已更改,谢谢你查阅并贴出一些资料供大家学习。
我要再说明一下,2010年CLSI删除产ESBLs常规监测后,我们医院就不监测了,我是说在新折点下检验科报告中对三类及三类以上抗菌素耐药的肠杆菌依然执行接触隔离,这其中包括了产ESBLs的肠杆菌,难道你们医院对你们医院报告中对三类及三类以上抗菌素耐药的肠杆菌不执行接触隔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儿飞 发表于 2015-12-24 14:31
大家好,我是反方辩手,对139#进行辩论。难道正方辩友在采取隔离措施的时候都不考虑高危因素等易感原因么 ...

我是正方 针对141楼
没有不高考高危因素,我的意思的高危因素是不断在变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得,另外就是考虑高危因素跟隔离不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娜姆 发表于 2015-12-24 16:00
回复155楼
你方高兴就好。看来对医院接受病人是不是根据医院情况来决定还是承担社会责任这个观 ...

我是正方,针对156楼
我方并不认同病人数量是根据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实施隔离的能力来决定的,我不知道你从哪点能得出这个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5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niujialan 发表于 2015-12-24 16:47
103楼狼头观点:
您的意思是全部的标准预防措施你们做不好的话,隔离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啊!

我是正方 正对158楼
我多次说过 标准预防就包括隔离,你承认标准预防就是承认了隔离的必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佳蕙淼淼 于 2015-12-26 16:49 编辑

正方结辩陈词
尊敬的主持人拙凌、各位嘉宾以及各位对方辩友:
                                                                        大家好!
      作为正方,我首先代表正方团队对主持人和嘉宾的辛苦工作,以及对方辩友的努力表示感谢!理越辨越明,经过几天的辩论,大家都觉得收获颇丰,就像我方队长“狼头”说的都可以着手写篇好的文章了。在此感谢论坛的斑斑们为我们双方构建了非常好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学习感控的知识,也增进了坛友们的友谊,谢谢!
      言归正传,经过这次辩论,我方团队更加明确坚持“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是否需要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这一观点。
辩论开始的时候,在拿到这个辩题时,首先的感觉是这个辩题还要辩吗?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然而在与对方辩友的辩论中越来越发现,这场辩论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对方辩友才会对成熟的规范和感染性疾病的防控的预防医学理论有所了解;才会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也给我们些许启示----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的重要,以及关于医院环境中的公共卫生知识的全员培训和科普宣传的重要性了。
      在这个辩题中,关键词是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和多重耐药菌及隔离措施。首先,我们来想想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是否是多重耐药菌?回答是肯定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是多重耐药菌,许多医院一直作为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常规内容,我们医院对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就是其中代表性的质控指示菌呢。为什么要监测肠杆菌科细菌是否产ESBLs?不可否认,目的是防控的依据。另外,国家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出台了许多规范,目的是防控或者减少由此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甚至暴发的风险。那么,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就应该遵照相关规范和指南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可是,对方辩友为什么会认为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不必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呢?
      在辩论中,我们从对方辩友的陈述及辩词中发现他们理解上的误区以及其根源所在,分析总结如下:
      1.首先,他们认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ktended-spectrum a-lactamases 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含酶抑制剂的药物依然保持较高的敏感率。所以,这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有药可用;而且健康人群中携带产ESBLs细菌检出率也高,隔离防护的资源会需要很多,所以,不必继续多重耐药菌防护的隔离措施。我们要不要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是依据规范或者感染的可能性,危害性的。不能因为需要花费资源就不做少做。
      2. 他们还认为,在免疫低下以及接受手术和侵袭性医源性操作的人群才会罹患本属细菌感染,一般人群不易感染,因此,临床上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不必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这种观点确实很荒唐,为什么?难道患者易感染就不要预防?一般人群不易感染就可以考虑不要采取防控措施?医院内住着的是一般人群吗?
      3.他们还以为产ESBLs的肠杆菌属代表菌株属于正常菌群,多为内源性感染,耐药具有专一性,而且容易治疗,在医疗资源很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其他外源性感染的多重耐药菌监测,因此无需对产ESBLs的肠杆菌属进行隔离。首先,产ESBLs的肠杆菌属代表菌株是多重耐药菌,对不?怎么是正常菌群?医院感染很多是患者之间通过接触感染,因而很多是外源性感染啊,所以,在基本的知识都没有理清楚的情况下势必会导致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
     4.对于产ESBLs的肠杆菌属感染是否是所谓的普通感染,不是因为它多吧,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是多重耐药菌,怎么是什么普通细菌呢?
      如果不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可能有无药可治的担忧,但这仅仅是加强管理的一个原因,在医疗机构保护患者,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才是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重要原因。即便如对方辩友所言产ESBLs细菌在健康人群中甚至在普通的家庭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也是不可与医院环境中的患者或者我们医务人员的感染同日而语的呀。
      在《2015年版---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中确实没有纳入产ESBLs细菌,但并不是说,没有纳入计算的多重耐药菌就不用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
      总而言之,在这次辩论中,对方辩友也提出了客观条件的许多不完善,还有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医院内患者与普通社区健康人群的情况相比较都是在认知上的错误。我们的信念是只要是经过论证是科学的,合理的,就应该做,也定能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做到!
      几十年前的中国个体裁缝制衣与今天的服装行业的流水线作业相比较就会发现每一次的变革都会让我们有些科学的认知变成现实,有的简直不可思议。我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技术也会随着方方面面的变革而变得简单易行,资源的重新调整和分配也会使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医学,对待感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医院感染,促进人民健康!
      最后,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